全球经济文化发展下的社区艺术节背景探究
2022-02-03吴晓薇
吴晓薇
(北京大学 广东深圳 518000)
从历史的进程的推进力来看,社区和城邦是历史文明的助推器。文化作为人的创造物,其生成的基础与源头无疑是人的劳动与实践。人的实践活动与人类的文化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的关系。[2]人作为主体决定社区文化的变化。
一、社区文化的遗失与消亡
(一)作为文化传承主体人的持续变化
1.自身的异化
现代化生产及物质文明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和意识中出现了众多的短暂的“中心”,而所谓西方文明的世俗化倾向,让人们丧失了内核精神以及文化认同的中心,导致了人在精神层面的分裂。[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便利和人类理性的发展,导致了很多地区传统的仪式、习俗、古老劳作都在减弱及消失。在这种环境中的生产实践偏离原有文化所遗留下来的精神内核,人最大的异化就是因为精神基础发生动摇使个人核心价值变得支离破碎,信仰的危机让人觉得无所依靠,渐渐失去自我的认同。
2.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导致谁也不可能完全占有物质世界,人永远处于相对贫乏之中以及对其无止境的追求中。现代社会专属的“外在化”“物化”“世俗化”和“秩序化”让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类型。早期出现的社区,人们集体劳作、相互扶持共同维持整体区域的平衡,有共同的文化价值,传统社会的人与人之间是情感型的人,规范他们是伦理道德习俗;而现代社会实践不管是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人文化实践目的更多的是体现个人为中心的价值,人与人之间则成为工具型和价值型的人。人们之间靠社会交换规则和都市制度等规约人们的行为。[4]
3.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异化
科技化的发展曾一度让人们以为可以做自然的主人,过度的现代化开发导致环境的破坏;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样作用于社会生产与实践。自然发展与文明的发展都是左右人类生存的因素,只有明确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遵从发展规律,才能保留更多的人类文明。
(二)文化时间空间的变迁
文化及所承载的客观条件不是永恒的,它们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离开了特定的时空场域,无从谈文化,社区文化更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社区文化也同样发生兴衰甚至消亡。
1.历史的变迁与场域的改变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同文化对所处环境的适应,通常只能被当时利用生态系统的居民所感知和认识,而不能为其他外人所感知,更不能共享。[5]在历史的变迁中,环境的变革以及居住地的改变使得区域内的文化不稳固以及难以传播。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由美国社会学家索尔斯坦塞林提出的一种观点:“长期生活在某一文化区域中的成员移民到另一文化区域时,他原先所具有的文化准则与移民地新的文化氛围往往发生冲突。”[6]伴随着时间空间的改变,文化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第一种,文化断裂——一种文化模式或精神被新的文化模式以及精神取代的过渡时期,是某种文化发展连续性的中断及慢慢消失的过程;第二种,两种文化模式以及文化精神相互融合,抗衡,在这一过程中,弱势群体文化被吞没,导致一种文化及文化精神被超越甚至完全取代。
2.历史文化偏见导致文化没落
德国社会学家米勒曾经这样描述“在变化的年代里,人们突然感到无所适从,因为现代化破坏了生命的世界性原始背景,人们失去了原有的生活依托,今天的世界变得不可信了。同样,文化价值和有效性也受到质疑。”[7]在历史变化中,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质疑与价值观的影响,让处在生产现代化初期的人们产生文化不自信及文化偏见,这种文化偏见不仅存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社区与社区之间也非常明显。社区文化传统的立足符号,语言,仪式,劳作被作为旧的,不适应发展的阻碍物,从而导致作为文化传播的符号缺失,失去传承的通道及工具。
对于人类来说,文化是通过特定的“获得性遗传”,即其积淀与融合基础上的再创造而往前延续的。积淀是文化继承:祖辈会把已有文化的性状传递给子孙,传递的途径包含文字符号和制成的器物,也有人对人的直接影响。一代一代从前辈那里接受了已有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情感模式和行为规范,经过察言观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内化过程而沉淀于潜意识底层。[8]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最大的偏见就是忽略了从社区文化实践得来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因为文化偏见而被漠视的工具不再发挥其作用,导致文化的传播及沉淀都变为虚妄。
二、社区文化的复兴
(一)社区文化的再生及传承
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由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对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各国的学者和研究者都发现其中最为集中的问题是:人群的自我认同与文化认同的缺失,尤其在城市中更为明显。城市人群没有可以依靠的精神支柱以及可以解决问题的文化追溯工具,在这样的情况下更易受到现代文明中的负文化影响,这种“毒素”的蔓延正在影响整个社会。社区文化的再生及复兴发生在社会进程的转折点上,文化的没落为其铺设了前奏,人们的文化觉醒为其奠定了基础,社会问题的频发让社区文化的再生与复兴迫在眉睫,社区文化强调的是文化在社区共同体的维系作用。[9]从国家政策指明方向作为起点,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生态环境等都践行并受到社区文化的复兴的正向影响。
1.再生与传承的政治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不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背景下,先进的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也成为世界政治格局考量非常重要的一环。以中国为例挖掘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丰富社区建设维系群众文化认同,增加人民文化自信;奉行地方的民族的既是世界的,利用文化最深处的记忆恢复劳作、祭祀、节日、文字等工具,结合现代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希望在国际文化舞台上贡献力量并崭露头角。在这样的过程中,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2.再生与传承的经济背景
随城市经济、人群高度集中,全球都迈入了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建设的最大动因就是地方经济的落后以及人口稀少问题。文化的主体是人,而人类活动的积极性减弱,经济也随着衰败,凝聚力消失就面临社区消失的后果。城镇化的建设从经济入手,以社区文化建设作为辅助,利用地方文化资本、挖掘城镇新的生产力。“我们认为要对始终坚守海岛的祖先感恩,帮助生活在岛上的人重新找回自信,并以此为基础再造海岛的未来”这是北川富朗先生在濑户内海发起濑户内国际艺术节时的初心表露。作为日本乃至全球乡土复兴的典范,濑户内海的新出发让当地居民发现自身文化的经济价值,经济组织协同地方政府改变乡镇的发展轨迹,开拓新的路径及场域,为复兴濑户内海的整体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地方经济的复苏需求,现代经济发展都成为了社区文化再生和复兴的契机点。
社区地方文化的再生和传承以新的方式回归,它既不是完全古老旧文化,也不是现代文化营造出来的新文化,而是两者互相交融,产生的一种具有现代活力影响的传统文化,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以及社区地方特色。
(二)社区文化艺术节出现的必然性
在社区文化再生和传承的背景下,文化需要展现和承载的元素和平台。“在信仰淡薄的当下,艺术赋予人们共同的意象,成为人们曾经流连某地的印迹。唤起人们对土地的记忆。”[10]艺术元素走进大众的视野,人们内在的精神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被唤醒并凸显出来,催生艺术节这样相应的形式与产业。[11]艺术节的雏形是与人们共同开发新的文化价值。这样的价值能够创造新的场域,重新发现事物的另一面,突破人们的认知,开拓新的路径。
1.人类内在精神需求
艺术节诞生以及得以延续下来的最根本原因是源于人类的自身需求。艺术节与人类的生存、生产、生活之间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均有着一种天然的原始联系。[12]从心理层面,人们需要通道来进行情感的表达、抒发、放松或是情绪的宣泄,艺术节就是这样的一个渠道;从另外一个角度精神层面来看,艺术节不仅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而且成为人们对于自然、生命、时空等的精神寄托,以及对优质审美、幸福生活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有着繁衍传承的作用,在漫长时期内,人们利用文字、图形、参与活动等方式来确认自身价值与不同之处。人类特定的祭祀,节日也是为了自我实现和确认来进行,而近代艺术节则是从这些远古的祭祀、节日活动演变而来。艺术节的诞生和延续是回应了人们的“自我实现”与“认同归属”的内在需求,这也是艺术节和节事的越来越普遍和频繁的原因。
2.社区文化资产价值的体现
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人们都会根据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合理充分地运用当地食材并不断累积起各种生活经验。他们持有的美食,工具,仪式,服装,居住环境以及庆典均成为一种文化艺术,向人们展示出当地特有的风情,快乐与生活气息。[13]这样的文化艺术作为原生文化资产,社区艺术节是将社区文化资产加以利用,并运用更多的艺术手段产生更多影响力的再生文化,形成新的文化资产价值。日本濑户内海艺术节总策展北川富朗针对艺术节有过这样的描述:“艺术节使区域居民或者与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成为一个和平、祥和、能够感受到生之喜悦的地方。将负面的东西转变为正面的东西,或者利用现有的东西创造新价值。”[14]这里的价值特指文化资产价值。
社区艺术节作为包容社区文化的容器,装满社区居民的文化记忆,透过艺术融入当地的生活,深入挖掘当地社区的文化特色,从内源性的发展角度发挥文化共同体的魅力,[15]为社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资产价值运用的空间。
三、结语
在全球化文化的变革下,社区艺术节是文化资产价值保护及复兴的手段和途径;同样是社区群众寻同文化认同的渠道。要办好社区艺术节,不仅要从地方文化保护和活化做起,更要通过现代手段及方式进行文化再生,拥有持续的创造力及自我造血的能力,让更多的人自觉保护文化,达到地方文化传承的目的,从而促进人们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