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重要维度
2022-02-03邓建
邓建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湛江 524088)
近年来,“课程思政”获得普遍关注和认同,“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理应与时俱进,积极吸纳先进理念,自觉践行“课程思政”,以“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人才培养,将“立德树人”切实贯彻到课堂教学之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生俱来的自身特点,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先天优势和独特条件。文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高度契合,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文学教育具有形象可感、亲切动人、化物无形、润物无声等特点,这些特点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践行和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运行机制、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评价体系等四个重要维度。在这四个维度中,机制是基础,课程是抓手,师资是关键,评价是手段。只有这四个维度共同发力,同向同行,才能不断充实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内容,不断丰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
一、运行机制
为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相关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为“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和高效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一)以教研室为单元,建立“课程思政”研讨机制
教研室是落实课程育人的基层单元和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所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外国文学、语言学等各个教研室应结合各自承担的课程群的特点,定期开展研讨,研讨如何结合各门课程的课程内容、历史发展、现实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生活实践,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研讨如何有效推进“课程思政”。通过充分交流和研讨,让所有专业课教师增强“课程思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做到自觉开展“课程思政”,高效推进“课程思政”,着力“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二)建立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一岗双责机制
为保证“课程思政”的有效展开,应建立一手抓专业教育、一手抓“课程思政”的一岗双责制度,让所有教师明确自身的使命、责任与担当,进一步增强教师课堂育人的主动性、自律性、组织性和规范性,系统深入地做好思政元素的挖掘、渗透与融入,建立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家国情怀、道德情操、社会责任等多层面的正向联结与立体交融关系。
(三)完善课程评估机制
旧有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中关于“课程内容”的要求是“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及系统性,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优化,保持与时俱进,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课程思政”的要求体现不是特别充分。与“课程思政”的时代要求相适应,应依据“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原则,在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中引入思政内容,并赋予相应分值。
(四)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等效评价机制,“课程思政”业绩与其他优秀教学业绩和教学成果同等对待
通过等效评价机制,实现正向激励,激发教师努力开展“课程思政”、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热情和动力,主动探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有效实施路径,努力解决“课程思政”实践中的核心问题,有效拓宽“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实现良性循环,形成常态化、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运行机制。
二、课程建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充分发挥自己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先天优势和独特条件,积极挖掘相关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向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这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几大主干课程群要先行一步、作出表率,发挥好抓手和载体作用。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致力于弘扬中华诗教传统,努力挖掘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当代价值,厚植家国情怀,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古代文学无缝衔接的实施路径与有效办法。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群,不再仅仅停留于对文学史的梳理、讲解和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鉴,而是超越表层文学现象、达于价值的引领与心灵的会通,引导学生深入体认现当代文学优秀作品所蕴含的作家对国家命运与民族前途的热切关注与思考,感受他们深沉的家国情怀、超卓的人格魅力与不屈的斗争精神,从而更好理解作家、体认作品,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三)文艺学课程群,引领学生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科学评价各个时代的文艺思潮与文学批评,正确分析中国现当代社会与文艺发展的历程,认识到文艺只有植根生活、服务人民、书写时代,方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力,从而强化学生的人民立场与文化自信。
(四)外国文学课程群,在带领学生领略外国文学奇异风景的同时,熟练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和辩证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异域文学现象与文化现象,在比较分析和辩证分析的视野中深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从而让学生达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认知和新境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进一步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愫。
概而论之,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把“课程思政”和课程建设有机融合;在推进课程建设的进程中,要同步将“课程思政”纳入建设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课程思政”的知识点与育人环节。比如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讲授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等著名爱国主义作家专题时,厚植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成长发展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讲授李白《上李邕》、杜甫《望岳》、王之涣《登鹳雀楼》等言志抒怀诗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志存高远;讲授《诗经·秦风·无衣》、《楚辞·国殇》、杨炯《从军行》、王昌龄《出塞》等卫国诗词、边塞诗词时,激发学生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在讲授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优秀作家时,着重选取有助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的生平事迹,强化其家国情怀与人格魅力,并不断渗透爱国主义、强国梦等德育内容。等等。
三、师资培训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育人由育师开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1]。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和直接主体,教师能否独具慧眼、及时发现和有效挖掘出所承担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能否得心应手、恰如其分、游刃有余地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和融入思政元素,取决于教师的政治立场、思想认识、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几个重要维度中,师资是关键。为了抓好这个关键环节,解决好“教育者先受教育”的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方面的专项培训,通过专题讲座、集体学习、外出调研、访问观摩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素质和能力。
师资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课程思政”相关理论学习,强化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领会与认同,让“课程思政”的理念入脑入心,使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内化为教师自觉的行为选择,教书与育人同频共振。二是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与素养,使教师既能育才,又能育德,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有效的传授方法,又熟练掌握“课程思政”的挖掘方法、切入角度、融入方式、尺度把控等。对于很多教师而言,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教师“必须在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认识和重构再造,将所挖掘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实现所讲授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上的有机统一,进而达成育人和育才的统一”,“教师把所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不是一道简单的物理工序,而是一次充满挑战和艺术的‘化学反应’,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育人工作”。[2]三是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团队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形成专业背景的互补与课程资源的共享,使全体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同向同行、步调一致、形成合力。
四、评价体系
对于一个专业来讲,“课程思政”建设是否得到有效推进,是否达成预期效果,是否具备推广价值,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评价方式来进行科学考量。为了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这种评价和考量,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一套“课程思政”全程评价体系。
(一)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进行评价。具体评价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了“课程思政”的要求,是否融入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家国情怀、道德情操、社会责任等“课程思政”方面的目标,也就是教学目标中“立德树人”理念的嵌入度、融合度和显示度如何。比如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杜甫一节,教学目标中应该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方面的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的闻一多一节,教学目标中应该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方面的内容。
(二)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具体评价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否体现“课程思政”的要求,是否做到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能力的培育、思政元素的融入三者有机结合;评价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否做到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是否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是否达成上述“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能力的培育、思政元素的融入三者有机结合”的三维目标。比如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的闻一多一节,教师在讲授闻一多的思想魅力与崇高人格时,应联系社会人生与国内外时事,渗透社会责任、道德规范、中国梦等德育元素,让学生深入体认闻一多的崇高人格与爱国情怀;再如外国文学课程中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一节,教师在讲授马可·波罗及《马可·波罗游记》时,应同步联系历史同期中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在此期中外文学和文化之间建立对话关系,使学生在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的视野中,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
(三)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主要通过对学生认同与接受程度的评价来实现,具体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熟知与体认情况、学生政治认同的坚定情况、学生道德情操的养成情况、课程内容对学生成长的促进效应、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同感与获得感如何等。
五、结语
当前,“课程思政”成为高等教育界为众人所关注的一个焦点,“立德树人”这一所有专业都面临的共同任务、根本任务得到凸显和强化。和其他专业相较,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思政教育有着更多的契合点和联结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面对“课程思政”这一时代使命与实践课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探索,努力实践,从机制、课程、师资、评价等多个维度共同发力,不断充实“课程思政”的实践内容,不断丰富“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在践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既要避免“思政教育能力不强”“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增长,忽视思想政治能力的提升”,又要避免“思政教学模式极端”“过分强调课程思政,弱化了专业课的教授”。[3]“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入,不应该是简单机械的,而应该是潜移默化、浑成自然、融化无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