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探究与优化
2022-02-03葛学彬
葛学彬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48)
理论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应该跟进一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特点,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及内在理路,具有重大意义。
一、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探索,是找寻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和船”的问题。不解决路径问题,或者传播路径选择不合适等都会影响传播效果。传播路径决定着传播效果。互联网时代,传播受众群体趋于多元化,针对不同群体特征、专业背景、知识程度等采用不同的传播路径,有助于提高传播实效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凝练性、极强的针对性、丰富的思想性、很强的指导性等特征,针对传播内容,选择适配的传播路径至关重要。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各种矛盾凸显,各种利益交织,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对于全社会统一思想意义重大。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程度提高,人民对于政治的关注度在提高,对于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也在提升,这些无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
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发挥强大的指导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原因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行动自觉。在革命战争年代,多采用报纸、无线电广播等方式开展传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呈现形态上,多选择通俗化、口语化、简单明快的话语风格。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多采用报纸、杂志、无线电广播、电视等方式。在内容的呈现上,多与当时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统一。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工具箱更加丰富,音频、视频、与艺术作品结合等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大众化的主要方式。探索传播路径是对于如何发挥理论的实践价值进行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所在,更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三)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
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自“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命题提出以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主要集中在对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传播路径的探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的具体体现。党带领人民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将其转化成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进而形成行动自觉。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探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实现民族复兴客观上要求全国人民统一思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根本在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优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从传播内容的文化内涵、话语风格,传播主体队伍建设,传播方式创新等方面不断优化传播路径。
(一)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的文化内涵
一是注重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武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有着中华文明的基因。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1]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随着社会发展,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优秀传统文化是深藏在中华民族基因里的深层次的滋养,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起到了凝神聚力的作用。文化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民族的特色,是民族和国家的符号象征。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行动指南,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2]实现伟大梦想,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凝聚共识,需要将传统与现代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作品,通过合适的艺术展现形式,充分诠释马克思最新理论成果。
二是用社会主义文化作品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承载。文化作品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当前,人民群众对于精神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能反映中国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习近平指出:“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味、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3]选取更加贴近老百姓的艺术表现形式,用老百姓身边事来诠释党的理论,寓教于乐,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某些西方国家、西方主流媒体,仍戴着有色眼镜审视中国,习近平指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4]中国应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和中国优秀文化中体现中国精神的理念,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用中国故事打动世界人民,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为世界人民所了解所认同。
(二)不断创新话语风格,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吸引力
一是注重将学术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化。马克思主义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学术性,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落地生根的必经形态,从学术逻辑到政策逻辑转化是第一阶段,实现了“学术话语”向“官方话语”的转化,语言从晦涩难懂的学术逻辑转化为了简洁清晰的官方逻辑。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是由官方主导的,在语言风格上,具有规范性、严谨性的特点,在语句的特色上,多用短句,动宾结构,这个过程可以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第二阶段,为了实现“官方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化,话语也从官方逻辑转化为生活逻辑。
二是注重用现代话语武装传播内容。对于党和国家理论政策的传播,首先要解决语言风格的与时俱进性,近年来在网上流行的许多朗朗上口、能恰如其分表达理论内涵的词语,例如“给力”“撸起袖子加油干”等,这些明快且易懂的词汇让广大人民群众耳目一新,很容易入脑入心,容易触发灵感,大量新鲜词汇频出,这些欢快的词汇不仅可以形象地描述党的政策理论,而且可以有效缓解紧张的生活压力,为生活学习增添新鲜感、感染力和时代感。
(三)不断推进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注重从提升理论传播人才的个人能力上寻求新突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熟悉马克思主义发展脉络,面对互联网,传播者熟悉信息技术和传播学理论。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加强网络传播学理论与技术的培训,要在专业的传播人才队伍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使其真正掌握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政策。
二是注重打造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化传播团队。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开放性、协调性、共赢性相统一的创新平台,不断提升传播团队的党性修养、中国气派、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严格贯彻“党管人才”的原则,制定详细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创新团队建设,培养一批专业知识渊博、理想信念坚定、创新意识强的创新团队。要建立健全创新团队的管理与激励机制,营造积极、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
(四)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方式,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
首先,深入贯彻广泛开展基层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深入了解基层群众,对于提升传播效果意义重大,毛泽东曾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5]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首要工作。邓小平曾经指出“是不是离开机关就没有材料了呢?不是,相反的下乡材料会更多,更具体,更清楚。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指示来推动宣传工作,会更实际,更及时,更生动,这就是工作方法。”同时,要注重调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要将调查研究当成一项长期的工作方法。
其次,要注重宣传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一是对于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人群,应采取隐性的教育方式。对于知识分子,可以采取理论性相对强、体系较为完整、以说服为主的显性教育方式。对于青年学生群体,采取理论灌输与图文并茂的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二是对于不同时期的同一群体也应该采用不同的传播方式。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的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多采取高度简单化的口号、标语等方式。当前,社会大众的文化水平大幅提高,宜采取更加温和的方式进行,寓教于乐,将理论传播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