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在大学生党史教育中的优越性及伦理研究
2022-02-03郭春林郭华生
郭春林 郭华生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520)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承。”[6]高校是党史教育的主阵地,青少年正处于历史观和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期,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因此,高校应进一步探索和挖掘新时代下适合党史学习教育的发展路径,准确把握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不断增强学生历史定力,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作为新时代下常态化的表征符号,图像在当代社会愈益发挥着主体作用,无论是专业领域或者日常生活,借助电子数字技术的支撑,图像已然日益衍化为主流形态。在这里的图像,指的是一种信息媒介,不仅包括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还包括图像之间的交互,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学习的介质。从海德格尔的“世界被把握成图像”到巴特的“文字充实图像”,再到当下的图像思潮,都有效证实了丹尼尔·贝尔所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2]随着融媒体和5G时代进程的加速,大量知识和信息采用图像、视频等形式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各大高校也认识到基于学生日常社交的关系网,图像内容有着天然的传播优势,不仅纷纷入驻抖音、微博、学习强国等图像分享平台,2020年年初在微信以“人人可以记录和创作的平台”为口号推出视频号后,更是积极入驻视频号,期望借助微信生态在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影响力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图像在党史教育中的优越性
(一)新时代下的图像少年
图像相比文字更具原初性,从个体发展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图像先于文字被个体所接受。婴儿先识图再识字,幼孩对图画有着自然的、天生的理解力,幼孩还未学会说话就具备薄弱的欣赏图像的能力了。对于幼孩来说,识字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其他人教才能学会,而看图不需要教,在学会写字之前,幼孩就会运用图画“表情达意”了。而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更是与图像有关,人的心灵通过图像认识积累,思维不断运转,在文字的配合下,人的心灵得到丰富建构。可以说,图像是个体最原始的思考和表达方式。纵观人类历史,在文字产生之前,祖先就开始使用图像记录生活、抒发情感了。比如古人在岩石上刻画记录捕猎、耕种等生活场景。我国的贺兰山岩画、雅典的塔努姆岩画等都是远古人类图像习惯的历史佐证,这些图画所描绘出的场景是远古时期文化崇拜的符号象征,随着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图像开始衍生出文字,比如象形字。后来文字成为传播信息及学习的主要方式,但图像在人们心中依然占有一定地位。比如“在儒家所宣扬的个体行为中,不仅从视觉上对个体的形象有着较为严格的规诫,对个体日常的视觉行为同样也提出了要求”,[3]提出“非礼勿视”等。不仅如此,中国古代文化中还有“以文释图”和“以图释文”。“以文释图”中代表性的是“题画诗”,这种“诗画一体的阐释形态贯通了语言和图像之间意义指涉的交互性,奠定了语图之间跨媒介阐释的先河”。[4]而“以图释文”则不得不提到《洛神赋图》,“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相传就是根据曹植的同名文学作品创作而成,据此看来,这就是典型的以图释文模式”。[4]由此可见,不管是从个体角度、人类角度或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角度,通过图像帮助高校学生学习党史都是具有可行性的。而反观当下,图像时代下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学生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8.88亿人看短视频,6.38亿人看直播,短视频、直播正在成为全民新的生活方式,3.25亿人用在线教育。”[7]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文化与环境的加持下,90后、00后学生通过网络传播信息、记录生活的方式也由文字跨越到视频。“通过00后APP使用习惯,记者发现,古法养生、熬夜看成功学、通过短视频获取资讯,已是00后手机里的生活日常。”[8]
(二)图像表达方式契合党史教育需求
图像不仅具有审美性,也有教育性。现代社会,图像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已经彰显出强大的教育能力,尤其能够与历史事件、政治意识勾连在一起,并且这种能力还在不断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的社会正在形成一股图像教育合力。图像在当代社会绝不仅是简单的图片或者视频,它是能够巧妙地将政治与公民学习生活结合在一起的,调节社会的有效组成部分。这里有一个例子,美国1980年总统大选时,里根与在任总统卡特进行了人类史上第一次通过电视辩论实况播放的总统竞选活动。“里根与卡特的支持率在辩论前相差无几,在辩论后里根的支持率急速上扬,当年大选结果呈现‘一边倒’态势。”[9]在此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电视图像媒体成为了影响大选结果的大因素,更直接地讲,图像媒体影响了美国公民的心理认知。党史教育是涉及青少年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总体印象和评价的教育,它既要综合反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又要准确把握青少年意识文化形态。学习党史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面,第一个是现实层面,党史是党的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的相统一,这个层面下的党史由许多历史事件和精神等组合而成,青少年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很难对党史形成全面正确的理解。第二个是拟态层面,也就是青少年所看到的社会媒体呈现出来的党的历史,这个层面下的党史具有象征性、隐喻性,可能是对党史的浓缩和概括,也可能是对党史的污蔑和歪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就提到:“有的夸大党史上的失误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党的历史、攻击党的领导;有的将党史事件同现实问题刻意勾连、恶意炒作。”[6]第三个是认知层面,是青少年通过直接或间接经验所获得的对党的历史的总体认识。从现实,到拟态,再到认知,我们会发现党史的传播、学习和接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运用过程,青少年只有在最终的认知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总体印象和观念,党史教育才得以真正见效,而仅仅依靠抽象的概念等青少年又难以形成对党史的认知,因此,这时候就需要借助能够直观展现意象的表达工具,图像就正是这种工具,借助于动态或静态的图像向青少年传递真实的党史、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对党的情感,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相比于文字,图像是更直观更具体的表现形式,它能够将党的精神谱系直接诉诸于青少年的感受力。
(三)图像的跨文化性
图像具有非凡的跨文化性,作为世界“通用工具”,图像能够冲破一切文化、语言障碍为人们构建起超越时空的信息传播桥梁,在图像跨文化性的影响下,党史教育走向世界,不再只是针对部分群体的教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运用图像,无论是藏族青少年、维吾尔族青少年还是汉族青少年等,无论是香港青少年、澳门青少年又或是台湾青少年等,甚至无论是来自英语国家、法语国家又或是德语国家的留学生等,都能够让党史具有某种被心领神会的潜能,总结来说,图像的教育能力本身就具有跨文化性,我们无须某些特定的知识积累、语言文化积淀作为钥匙,便可以推导出图像所要表达的东西,因为这种感性直观是可以先于思维的,图像本身就能阐明自己,不像文字需要某种语境。人类天生的视觉感知和情感共通为党史图像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理解基础。就像党史展览中的那些图片和视频,我们并不觉得它们是专门展示给中国人看的,来中国留学的青少年,又或是来中国旅游的四面八方的游客,他们在参观展览时也能感受到党的历程的波澜壮阔,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6]图像的表象与实像具有融合性的特征,在这种特征帮助下,我们不需要多丰富的知识积累或是多深厚的人生阅历,仅仅只是运用图像意识就能理解其蕴藏的内涵。且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降低了图像传播的成本,将图像运用于党史教育中,青少年能够快速复制和传播带动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了解党史,“发挥互联网在党史宣传中的重要作用”。[6]
(四)图像强大的情感感召力
图像具有强大的情感感召力,在图像中,青少年可以找到“现实”的表象,在这个过程中成为“目击者”,并按照表象的牵引理解背后的含义。从观感到解读的过程,就是图像教育力量彰显的过程。图像不仅能“仿真”叙事,还具有超强的“再现”能力。对于过去的党史事件,图像可以采用“还原”“重现”的方式将其载入当下,使青少年清楚认知过去与现在的因果关系。例如2020年上映的《金刚川》显然不光是让我们重温中国人民志愿军无畏美军炮火攻击、拼命架起一座运输物资桥梁的历史,而是将我们彻底卷入其中,感知战争中战士们有血有肉的爱国情怀和殊死拼搏的忠心赤胆,民族精神和党的精神谱系在其中得以彰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员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的:“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6]图像的情感力量还在于它能够把隐匿、分散的党史以详尽、连续的方式加以展示,冲击青少年的感受力,激起青少年的最大情感反应。同时,图像还可以选择性地勾勒突出党史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加以展示,将常态化下青少年难以发现和认知的,或者容易忽略的现实及细节加以呈现。从人民日报建党百年主题系列微视频《这百年》便可见一斑,无论是《广东这百年》,还是《云南这百年》《湖北这百年》……都是对各省百年来人、物、景的精挑细选,每一帧画面我们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变化,感受中国这百年怎样走来,感受中国的艰辛历程、辉煌成就,感受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如何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亚里士多德认为,在说服力上证据是第一位的,除此之外,三种技艺在说服中具有重要作用,即逻辑、情感和伦理。”[5]而图像,同时具备以上所说的四种特性。面对党史中一个悲苦的画面,学生们不仅会将其视为过去发生的有力证明,同时“会感到一种道德压力,因为悲苦的图像具有一种道德权威,我们不得不服从、不得不作出反应,否则我们自己内心都过不去”。[5]
二、党史教育中图像伦理的坚守
(一)图像内容的健康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图像传递信息是非常普遍的,如果这种传递的内容不健康或者不真实、歪曲事实等,在“有图有真相”的惯性思维下,人们会更加容易被误导,失去自身对图像的正确判断与理解。在党史教育中,我们决不能将图像与不实的事情人为勾连、恶意炒作,决不能利用图像歪曲抹黑党史。党史教育是道德事业,这就决定了党史教育只能运用图像强大的说服力对青年学生有道德的培育,给青少年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不能利用图像的力量去恶意操控青少年。不仅如此,高校在进行党史教育时还要提醒学生警惕图像的真假,懂得识别图像,抵御不良图像带来的危害。同时教师在党史教育过程中自身也要有图像选择的伦理意识,以从教者专业的眼光为学生选取适宜的图像。当前从业的高校教师与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图像少年不同,教师们与屏幕、图像有的可能是半路相遇,有的可能还处于对图像的操作学习阶段。
(二)人物事迹的尊重
尊重人物事迹,就是捍卫良知,为追逐名利打着“揭秘历史”的幌子随意臆断人物事迹,是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必定会遭到世人唾弃。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站在现实的高度“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6]当我们把党史中的人物当成“现实中从事活动”的人看待,就必然会发现他们会受到自身所属年代生产力水平、政治环境、文化传统、知识结构等的制约。因此,对党史人物事迹,我们要放到其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把握,不必刻意美化党史人物形象,也不恶意丑化党史人物形象,做到尊重、理解、客观。“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1]
(三)图像的刺激度的控制
在党史教育过程中,比起文字,图像更能引起对学生的冒犯、刺激或伤害,因此教育者在党史图像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在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度的把握,倘若教师只提供给学生舒适温和的党史图像,学生也就失去了接触浓重、激烈的党史图像机会,也就失去了了解中国共产党经历的苦难和历史真相的机会,这时学生对党史的思考的深刻、对党的感情的深入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但过于刺激性的图像,确实又有可能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冲击和伤害。在党史教育中如何避免图像使用失当对学生造成伤害?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引发警告的策略,即在党史图像展示学习前,教育者提醒学生图片的内容和性质,给予学生恰当的建议,让学生自主选择是否观看学习。党史教育中图像伦理的坚守,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图像使用不当给学生造成伤害,另一方面能够在党史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伦理教育,通过示范性的图像让学生明白党史学习中应当遵守的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