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减压联合双氯芬酸钠对小儿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2-01-27周开亮吴声忠黄志勇林廉洋董志军

疑难病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酸钠胫骨黏度

周开亮,吴声忠,黄志勇,林廉洋,董志军

胫骨结节骨软骨病属于运动损伤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胫骨结节处肿大、疼痛,发力时疼痛加重[1-2]。有研究显示,过度运动、伤后未妥善治疗是导致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的主要病因[3]。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多见于爱好剧烈运动的青少年,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单侧发病者居多[4]。骨减压疗法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创伤小等特点,可恢复软组织和关节骨的动静态平衡;双氯芬酸钠是一种抗炎、镇痛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功效[5-6]。现观察骨减压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小儿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于贵州省骨科医院骨外二病区收治胫骨结节骨软骨病患儿7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37例、联合组38例。药物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10~15(12.5±2.0)岁;病程2~5(3.5±1.2)周。联合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10~15(12.5±2.0)岁;病程1~5(3.0±1.6)周。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8)伦审第(36号)],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骨科学》中对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的诊断标准[7], 年龄≤15岁,临床资料齐全,且自愿参与本研究。(2)排除标准:①接受过其他方法治疗者;②患有造血系统障碍者;③患有重大器官功能异常者;④有药物过敏史者;⑤未能按照医嘱配合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服用双氯芬酸钠(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2 mg·kg-1·d-1,于每日3餐后温水服用。联合组加用骨减压治疗:在胫骨结节骨内侧2 cm处,龙胆紫标记,常规消毒,局部麻醉,铺无菌巾,开皮针切开皮肤,在减压点,骨减压针穿过软组织,在骨面处稍停顿,后迅速刺入骨质,顺时针旋转,钻入病变处,达到治疗目的后出针,注射器吸取出针后涌出的骨内淤血,碘伏消毒、无菌布包扎,1次/周。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周。

1.4 观测指标与方法

1.4.1 样本采集:治疗前后分别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10 ml,离心提取上清液,-15℃冰箱保存待用。

1.4.2 KSS、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8]评价膝关节功能,包括疼痛、活动度、稳定性、行走能力等,共计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膝关节功能越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9]评价疼痛程度。无痛 0分,轻度疼痛1~3分,重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 7~10分。

1.4.3 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使用血液分析仪(济南茂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BC-2600)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连续测量3次,计算平均值。

1.4.4 炎性因子水平检测:采用酶标比色计(济南路达试验仪器有限公司,型号510A)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

1.4.5 氧化应激指标检测:使用分光光度计(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UV2000)检测患儿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

1.5 疗效评价标准[10]显效:疼痛感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炎性因子水平下降>70%;有效:疼痛感明显减轻,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下降30%~70%;无效:疼痛感、关节功能均无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下降<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KSS、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KS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SS评分均增高、VAS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KSS评分高于药物组,VAS评分低于药物组(P均<0.01),见表1。

表1 药物组及联合组治疗前后KSS、VAS评分比较分)

2.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治疗前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药物组(P<0.01),见表2。

表2 药物组及联合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3 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MMP-1、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药物组(P<0.01),见表3。

表3 药物组及联合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4 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DA水平均降低,SOD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药物组(P<0.01),见表4。

表4 药物组及联合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2.5 2组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药物组的7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1,P=0.037),见表5。

表5 药物组及联合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6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19,P=0.022),见表6。

表6 药物组及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胫骨结节骨软骨病又称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多发于骨骺未闭合的青少年,男性患病人数居多[10]。由于青少年胫骨、结节骨未完全融合,经常剧烈运动或外伤易导致胫骨、结节骨积累性损伤,影响血液循环[11-12]。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西医常采用固定下肢、局部封闭的方法进行治疗,但疗程较长,且不利于患儿的骨骼发育[13]。

本结果显示,使用骨减压、双氯芬酸钠对小儿胫骨结节骨软骨病进行治疗,患儿KSS评分上升,VAS评分下降,取得显著疗效。我国传统中医将胫骨结节骨软骨病归于“骨痹”“膝痹”范畴,《证治准绳·杂病》中言:“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素问·痹论》中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认为该病的发生与风寒入侵骨骼、气血不足、经脉痹阻相关,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胫骨结节凸起[14-15]。本结果表明,使用骨减压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小儿胫骨结节骨软骨病,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疼痛、提高关节活动能力,可能是骨减压可改善骨内微循环,减少酸性代谢物的堆积,从而改善组织细胞水肿状况,降低关节内压力,恢复筋骨平衡,进而改善关节功能,双氯芬酸钠具有镇痛、消炎的功效;二者联合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疼痛感,治疗效果显著。

本结果显示,骨减压、双氯芬酸钠对胫骨结节骨软骨病患儿进行治疗,患儿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下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变化与机体血液流变学密切联系[16]。有学者研究表明,小儿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的发生常伴随血液流变学异常,因此,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是临床治疗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的关键[17]。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双氯芬酸钠、骨减压治疗小儿胫骨结节骨软骨病,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血液流变学,可能是二者联合治疗,可改善血管壁通透性,减少骨髓内容物堆积,恢复骨内压平衡,从而有效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功能。

本结果显示,双氯芬酸钠、骨减压对小儿胫骨结节骨软骨病进行治疗,患儿MMP-1、TNF-α、IL-6水平下降。有研究显示,MMP-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等炎性因子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呈现高表达,且随着病情加重MMP-3、TIMP-1表达随之增加,MMP-3、TIMP-1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8]。有研究表示,使用艾灸治疗软骨病,可有效降低炎性反应聚集,减轻膝关节肿胀,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艾灸具有活血化瘀、疏通气血的功效相关[19]。本结果表明,骨减压、双氯芬酸钠治疗小儿胫骨结节骨软骨病,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炎性反应,从而发挥治疗效果。

本结果显示,骨减压、双氯芬酸钠对小儿胫骨结节骨软骨病进行治疗,患儿MDA水平下降,SOD水平上升。有研究表明,小儿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的发生伴随着氧化应激功能的异常,因此,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是治疗的关键,可促进患儿的病情恢复[20]。有学者研究显示,骨减压+双氯芬酸钠治疗胫骨结节骨软骨病,可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发挥治疗效果[21]。本结果说明,骨减压+双氯芬酸钠治疗小儿胫骨结节骨软骨病,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抗氧化能力,可能是二者联合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从而促进患儿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使用骨减压+双氯芬酸钠对小儿胫骨结节骨软骨病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膝关节功能,有效降低疼痛度,缓解炎性反应,提高抗氧化能力,为小儿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周开亮、董志军: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论文撰写;吴声忠、林廉洋:提出研究思路,分析试验数据,论文审核;黄志勇:实施研究过程,资料搜集整理,进行统计学分析,论文修改

猜你喜欢

酸钠胫骨黏度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基于GBW(E)130397d探讨标准物质的应用研究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关节注射玻璃酸钠,好吗?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测试条件对橡胶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分析
内燃机油黏度特性和分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