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哈经贸合作分析和建议

2022-01-24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哈哈萨克斯坦

王 希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1)

哈萨克斯坦地处欧亚大陆心脏腹地,作为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一直以来有着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1991年从苏联独立后,借助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及重要的地理位置,哈萨克斯坦发展迅速,经济总量位居中亚五国首位。哈萨克斯坦是中国重要睦邻,是“一带一路”建设境外首站。2019年两国确立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两国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近年来,美国、土耳其纷纷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积极提升对哈关注力度及投入,巩固中哈经贸关系及“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推动双边经贸合作深入发展。

一、国别情况和特点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亚洲中部,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亚欧大陆心脏地带的地理位置,给予了哈萨克斯坦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使其成为了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早在古丝绸之路时期,哈萨克斯坦就是贸易通道上的重要连接点。直到水路开发后,水路交通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安全性,逐渐取代陆路交通,陆上贸易通道才逐渐没落。

哈萨克斯坦历史上经历了向清朝称臣纳贡,被沙俄侵略,归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几个被征服的阶段。1991年12月25日,哈萨克斯坦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登上国际舞台。经历了独立后的阵痛、政权的巩固、经济发展模式摸索及确立多元平衡的外交策略后,哈萨克斯坦这个年轻的国家成为发展最迅猛的国家之一。

经济状况方面,根据EIU数据,2003—2007年,哈GDP年均增速为9%,2011—2014年分别增长7.5%、4.9%、5.9%、4.3%。受俄罗斯经济下滑、国际油价下跌影响,2015—2016年增速放缓,但仍维持正增长。随着油价回升、俄经济回暖,2017年增速恢复至3.9%,2019年GDP增速为4.5%。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际能源价格下跌,以油气出口为主的哈经济也受到较大冲击,当年GDP约1618亿美元,增速为-2.2%。据EIU估计,2021年哈经济将恢复增长,增速约3.8%。

哈萨克斯坦主要经济数据

农业产值增长(%)工业产值/GDP(%)工业产值增长(%)服务业产值/GDP(%)服务业产值增长(%)人口(万人)人均GDP(美元)人均GDP(PPP)失业率(平均,%)平均通货膨胀率(%)平均汇率(货币/美元)商品出口(亿美元)商品进口(亿美元)商品贸易差额(亿美元)服务出口(亿美元)服务进口(亿美元)服务贸易差额(亿美元)商品及服务贸易差额(亿美元)54.91经常账户余额(亿美元)5.4 33.9 1.7 61.3 0.9 1780 7511 23147 5 14.6 342.1 354.86 262.32 92.53 60.85 98.47-37.62-81.32 3.2 34.3 6.3 60.9 2.5 1810 8978 24171 4.9 7.4 326 473.01 305.73 167.28 65.05 100.83-35.78 131.5-51.02 3.8 35.9 4.5 59.4 3.9 1830 9546 25407 4.9 6 344.7 598.26 342.47 255.79 73.2 119.81-46.62 209.17-1.38-0.1 35.5 6.6 59.7 4.4 1860 9478 26804 4.8 5.3 381.2 581.65 400.34 181.31 77.83 114.68-36.86 144.45-72.06 2.8 36.3 0.3 58.7-4 1880 8606 26028 6.2 6.8 414.3 454.88 338.52 116.35 70.57 96.7-26.13 90.22-64.31 2.8 36.6 5.1 58.4 3.2 1900 8995 27139 5.4 5.8 430 534.1 383.62 150.48 84.42 102.18-17.76 132.72-55.93

根据2020年12月EIU国别风险报告和国别报告数据整理,B为EIU估计值,c为EIU预测值。

哈政治格局为“大总统、小政府、弱议会”。哈首任总统为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自1991年哈独立后4次连任总统。2019年总统大选,时任议会上院议长的托卡耶夫当选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卸任后继续担任国家安全会议主席、祖国之光党主席以及宪法委员会委员职务,加上其“首任”总统和“民族领袖”的身份,纳扎尔巴耶夫仍在较大程度上掌控哈政权并主导政局走向,形成了独特的“双总统制”。

二、中哈经贸合作现状与潜力

中哈于1992年建交,两国是传统友好邻邦,2011年中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9年9月,哈新任总统托卡耶夫访华,两国元首宣布发展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与哈方2014年制定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不谋而合,都将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作为重点方向。2016年,中哈两国政府签署《中哈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有力地将两国政策相互连接深化。中哈产能合作是两国间另一个重要合作机制,这一合作框架确立于2014年。李克强总理访哈时,与时任哈总理的马西莫夫确定了“将中国在基建能源领域的优势产能引入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机制。目前,在该合作机制下已确定了55个投资总额约276亿美元的产能合作重点项目。截至2019年,15个项目正式投产,11个项目正在实施,投产和正在实施项目总投资额达到77亿美元。

2013—2020年中哈两国贸易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13年中哈贸易额达286亿万美元,受2014—2015年国际油价下跌,俄罗斯经济下滑影响,哈经济增速放缓,2014—2015年中哈贸易额呈下降趋势。2017年,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中哈贸易额开始回升。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哈贸易额仍达到214.3亿美元,同比仅下降2.6%。截至2020年9月,中国是哈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也是哈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近年来,中哈经贸合作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除传统的双边贸易外,形成了以油气领域合作为基础,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产能合作为突破的合作局面。根据商务部数据,截至2020年9月,中国是哈第8大投资来源地。在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减少,中方对哈全行业直接投资逆势增长,达5.8亿美元,同比增长44%。截至2020年底,中方对哈各类投资累计214亿美元,主要集中在采矿、交通运输等领域。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中方对哈工程承包合同额达16.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4.9亿美元。截至2020年底,累计合同额389.7亿美元,累计额完成营业额约277.9亿美元。从数据看,工程承包仍是中哈经贸合作主要方式,中国对哈投资规模仍较小。

在各类中哈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一系列重大项目接连落地,带动了中国企业、产品、技术走出去,也推动了哈工业体系建设和工业技术水平提升,促进哈经济发展。能源行业,中哈原油管道和中亚天然气管道,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输送渠道。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19年5月,中哈原油管道已累计向国内输送原油1.19亿吨,贸易值4438.1亿元;中方承建的阿特劳炼油厂石油深加工项目获境外工程“鲁班奖”。矿产行业,巴甫洛达尔电解铝厂项目结束了哈不产铝的历史。建材行业,中方承建的阿克套沥青厂、葛洲坝西里水泥项目填补了哈国内的产业空白。交通行业,双西公路哈萨克斯坦境内路段、阿斯塔纳西南环城路等项目通车,大大巩固了哈萨克斯坦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中哈两国毗邻的地理位置,产能和资源的互补性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坚实基础。目前,两国的合作领域集中于能源、矿产及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中哈两国经济的发展,未来两国的合作领域有待拓宽,信息科技、新能源、农业等行业有望成为新的热点领域。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哈经济经历了自独立以来的首次衰退。同时,新冠疫情也刺激了哈数字经济的发展。2020年,哈制定新版《数字哈萨克斯坦》国家规划,确定了10个优先方向,包括建立能源和产业“工业4.0”技术平台、建立电子政务技术平台、打造“智慧城市”技术平台、发展金融科技和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中国在此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可引领中哈合作新格局。哈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尤其是风电和太阳能潜力巨大,据美国国际开发署数据,哈半数领土上的30米高度平均风速达4-5米/秒,全年日照时间长达2200—3000小时。在中国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推动下,可预见未来国内新能源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成为中哈新能源合作的助推器。哈萨克斯坦农业基础较为雄厚,农产品对华出口呈增长趋势。目前,已有741家哈企业获批向中国出口农产品。作为粮食进口大国,中哈开展农业领域合作前景可观。

三、中哈经贸合作建议

中哈在多年的经贸合作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很多短板和问题,如汇率问题、境外项目管理问题、人员签证问题等。哈本国货币坚戈汇率波动较大,给经贸合作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哈自2015年8月宣布开始实施坚戈自由浮动汇率后,坚戈兑美元汇率由197:1骤跌至256:1。2015—2020年,坚戈一直处于贬值趋势中。2020年,坚戈兑美元平均汇率已跌至414.3:1。汇率波动影响双边贸易结算,以工程承包合同为例,业主支付货币主要是坚戈,但大量材料、机具都需在国内采购,因此需进行换汇。汇率的持续下跌将使得实际收益贬值,项目成本间接增加,影响项目利润。项目管理方面,中哈法律法规、营商环境、社会人文风气等方面的差异,给境外项目管理带来一些挑战。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哈两国人员往来受限,哈国内各类物资、原材料价格上涨,且出现短缺问题,项目实施组织管理难度加大。哈签证难办也是困扰中哈经贸合作多年的一个问题,中哈政府间多次就此问题进行磋商,但仍未能有效解决。

面对合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一方面,中哈两国政府要积极协调,从政策层面出台利好政策;另一方面,中方企业也要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实力,做好谋划。

(一)把握政策脉动,找准合作方向

中哈经贸合作中的大项目往往紧跟两国政策走向。中哈两国合作初期,大项目多集中于油气领域,如管道建设、炼油厂、油田收购等为主流合作方向。2013年,中方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与哈政府2014年提出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有着契合的理念。在两国政策支持下,2016—2020年,由中国进出口银行融资,中方在哈承建了总额约26亿美元的公路项目。可见,紧跟两国政策才能找准合作方向。在新能源、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国内“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在这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先发优势,而哈政府也提出了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要求、“数字哈萨克斯坦”规划。预测未来中哈在这两个领域有较大合作空间。

(二)立足哈国情特点,加强政策法规研究

哈萨克斯坦的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完善,有着较为严格的招标法规、采购法规、税收法规等。如果企业事前不做好调研,很容易走冤枉路,花冤枉钱,甚至因为违反法规受到处罚。此外,哈还有较为严格的劳工政策、签证制度等。根据工种的不同,企业在哈雇佣一定数量的外籍员工,需要配比2倍或3倍的本地员工。中国企业需提前做好调研,做好人员配置安排。哈签证难办理一直是影响中哈合作的一个问题,因此,找到合规可靠的办理方法,也是在哈企业需要做的必修课。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深入调研,加强研究,才能打牢合作基础。

(三)投融资相结合,打造新型合作模式

目前,我国在哈项目主要以工程承包为主。由于哈方资金有限,中方企业常以可带来项目融资为吸引点打市场,形成了“工程承包+融资”的合作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哈外债近几年一直呈增长趋势,2020年达1651亿美元,EIU预测2021年为1673亿美元。哈债务率、负债率、偿债率均较高,2020年分别为311.1%、102%、55.1%。外债中约76.4%是中长期私人债务。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油价下跌影响,根据EIU数据,2020年哈财政收入减少至265亿美元,赤字率达到4.4%,预计2021年财政收入将有所增加,赤字率可能回落至3.8%水平。在此背景下,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开始减少贷款投放,或实施贷款短期化措施,中资金融机构也对海外项目更加审慎。大型基建项目将出现一定的融资缺口,未来有必要开拓新的合作模式。因此,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及海外投资并购,是转型升级的可探索道路。“投建营”模式中,企业可用部分自有投资带动融资,项目建成后加强运营管理,能获得更好项目收益。单纯的工程承包,对对象国的经济社会影响力往往很弱,弱于投资经营。因此,从合作的可持续性角度,合作模式的转型升级也势在必行。

(四)提升企业能力素质,做好宣传打造品牌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企业想要在中哈经贸合作中打下一片天地,提升企业实力是关键。市场很大,项目很多,谁能拿下,最终还是靠综合实力。在哈市场,受追捧的还是欧美发达国家企业,日韩及土耳其企业也有着较好声誉。中国企业进入哈时间相对较短,影响力及声誉不及老牌欧美企业,只有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从硬件的产品质量、建设水平,到国际团队的打造、项目实施管理,中国企业都要提高标准要求。部分中方企业在海外会低价恶性竞争,导致中标项目价格不能覆盖项目成本,看似拿到了项目,但却常因项目停滞得不偿失,影响项目质量和声誉。企业在提升能力素质的同时,也要做好自我宣传工作。中国人往往比较低调,经常埋头苦干却不善营销,应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与媒体合作,宣传合作项目及企业本身,同时适当参与一些当地公益项目,培养民众好感度,多措并举打造品牌。

四、结语

总体看,中哈经贸合作基础良好,潜力巨大。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境外首站,哈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开拓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哈合作框架下的一系列大项目落地,合作领域不断被挖掘,中哈经贸合作全面深化。两国政府进一步推进人员签证的便利化,改善贸易条件,消除壁垒,降低商品和服务成本。相关企业也要注重总结合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打造品牌,提高声誉,成为中哈经贸合作浪潮中“弄潮儿”。

猜你喜欢

中哈哈萨克斯坦
1月份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6.3%
一季度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0.1%
哈萨克斯坦油粕产量预计达到62.5到68.5万吨
哈萨克斯坦航天发展现状及中哈航天合作浅析
哈萨克斯坦外汇管理概览
哈萨克斯坦6月提前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