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运动疗法对预防脑梗死偏瘫患者DVT发生的影响

2022-01-24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下肢治疗仪气压

吴 芳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南阳 473000)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是神经内科、急诊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1]。流行病学显示,脑梗死有极高的致残率[2]。偏瘫(Hemiplegia)患者常表现为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肌痉挛等。因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疾病特殊性,患者双下肢产生DVT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有研究指出气压治疗仪的机械力量可以用于预防DVT形成[3]。本次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究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运动疗法的干预方式对预防脑梗死偏瘫患者DVT发生的效果及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脑梗死偏瘫患者10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2例,男33例,女19例;平均年龄(58.42±6.39)岁;左侧肢体偏瘫30例,右侧肢体偏瘫22例。观察组53例,男30例,女23例;平均年龄(57.38±5.72)岁;左侧肢体偏瘫29例,右侧肢体偏瘫24例。纳入标准:(1)患者影像学检查及临床体征符合脑梗死偏瘫的诊断标准[4];(2)年龄≥40岁,无精神类疾病或相关病史;(3)首次发病,且入院前1个月无相关病症治疗史;(4)本次研究已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先天性肢体畸形,行动不便的患者;(2)糖尿病患者或胰岛素水平紊乱患者;(3)双下肢静脉曲张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手法及早期运动干预手法。常规干预包括:(1)入院健康宣教;(2)环境干预;(3)身心干预。早期运动干预方式如下:(1)干预前评估患者情况,做好分析与记录;(2)协助患者每天进行20次足部内翻运动,每次按摩双下肢时间≥15min;(3)系统训练:主要训练患者膝关节、踝关节、双下肢肌肉;(4)每2h变换体位1次,指导患者训练臀部、腰背部、双下肢肌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气压治疗仪(Power-Q6000型号,韩国),气压治疗1次/d,30min/次。使用方法如下:在患者足掌部和髋关节外侧贴上生物电极片,将气压治疗仪套筒套于患者双下肢,压力大小以患者体感标准舒适为准。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DVT发生的人数,对比两组患者DVT发生率。

(2)神经运动功能:应用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评估两组患者入院时、干预2周后双下肢神经运动功能变化。NIHSS评分:分值小于4分为轻度卒中,每升高1分代表预后效果下降17%。Fugl-Meyer评分:该评分量表包括5个项目,总分值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运动功能越好。

(3)凝血功能:在患者入院时和入院2周后检测患者aPTT、PT、TT水平。

(4)下肢静脉血液循环:检测患者入院时、入院2周后双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DVT发生情况

观察组DVT人数2例,DVT发生率为3.77%;对照组DVT人数9例,DVT发生率为17.30%,差异显著(P<0.05)。

2.2 神经运动功能对比

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比较分)

2.3 凝血功能对比

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aPTT、PT、TT比较

2.4 股静脉血液循环对比

观察组双侧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通常会出现肌肉萎缩、肌张力高等症状,因此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双下肢极易产生深静脉血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研究指出,气压治疗仪对预防DVT有积极治疗意义;气压治疗仪在对气囊充气与释放过程中,对患者双下肢形成环形挤压,产生一定规律的压力梯度,可有效地将淤积在双下肢的静脉血液和淋巴液推回有效的血液循环,避免下肢血液淤积产生血栓[6]。

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气压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病发后DVT发生的风险,说明气压治疗解决了早期运动疗法机械力量或徒手康复的局限性。通过有规律的充气过程,促进了长期卧床后双下肢静脉淤积血液的回流,增加了纤溶系统活性;对凝血因子的聚集有一定的预防作用[7~8]。大脑局部供血障碍会造成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损伤。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运动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的干预模式相比对照组的干预模式而言,气压治疗通过气压的机械作用,提高了双下肢的回心血量,进而侧面促进了脑部供血量,对神经系统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aPTT、PT、TT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佐证了气压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凝血功能水平,说明气压治疗仪的按摩挤压作用可以通过外部机械力量刺激血管,增加血液系统内部纤溶系统的活性,使内源性纤维蛋白在刺激作用下提高溶解活性[9~10]。观察组双侧股静脉平均血流峰速度及血流平均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气压治疗可以提高双下肢静脉血液循环水平;气压治疗在气压套的辅助作用下,对双下肢的按摩挤压作用更为全面均匀,由远心端至近心端的挤压过程,避免了对血管内静脉瓣的损伤。本研究与罗丹等[11]研究结果相似。

本次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患者年龄较大,基础病较多,在进行例数筛选时应严格控制入选标准;脑梗死偏瘫患者往往心境较差,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应在实施干预过程中适当增加心理干预;血栓形成后容易造成一系列危重急症,应做好预防措施和急救措施。

综上所述,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运动疗法降低了患者入院后DVT发生的风险,改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水平,提高凝血功能水平和双下肢血液循环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双下肢治疗仪气压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对双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一种新型多通道可扩展气压控制器设计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看不见的气压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