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对肝癌患者肝功能指标及甲胎蛋白水平的影响△
2022-01-24尹先哲
付 民 尹 星 常 欢 周 阳 尹先哲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南阳 473000)
肝癌作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是指肝细胞、肝内胆管细胞癌变后所导致的癌症,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通常认为大量饮酒、病毒性肝炎、遗传等因素与其发病过程联系密切[1~2]。肝癌表现较为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进而造成患者诊治时已错过最有效治疗时间。而TACE作为治疗肝癌的常用手段,可有效消除病灶。但化疗药物的长期应用毒副作用较大,影响预后[3~4]。冷循环微波消融可有效弥补TACE治疗不足之处。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在肝癌患者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96例肝癌患者,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5]中肝癌有关诊断;伴有肝区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肝脏外未见转移;患者知情并加入。排除标准:存有肝内弥漫性病灶;重要脏器严重不良者;合并精神疾病或视听障碍者;依从性较差者;对本方案所用药物难以耐受者;病历资料丢失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1.38±2.45)岁;病灶直径1.2~5.6cm,平均直径(3.24±0.65)cm;体质量指数(BMI)19~27kg/m2,平均BMI(23.27±0.15)kg/m2。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1.43±2.48)岁;病灶直径1.4~5.8cm,平均直径(3.25±0.67)cm;BMI 20~28kg/m2,平均BMI(23.29±0.17)kg/m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TACE:消毒铺巾、以Seldinger技术对股动脉行穿刺,动脉造影确定肝部肿瘤动脉位置后置管;经右侧股动脉输注80mg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357)、20~30mg吡柔比星(瀚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983)和5~15ml碘化油(烟台鲁银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398);之后用明胶海绵栓塞动脉最底部,1次/月,以碘油全部沉积在病灶处为良。观察组加用冷循环微波消融:于TACE治疗1~3周后复检,了解病灶与碘化油变化状况,以此明晰微波治疗时间与穿刺途径;患者仰卧位,消毒铺巾,局麻,选用康友冷循环微波消融仪(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超声指引下确定穿刺点与穿刺路径,进针至预先设定点后开启微波发射系统;处于肝表层的小病灶以前极7mm天线,其他以前极11mm天线,功率为50~70W,根据患者肿瘤直径调整消融参数,持续进行6~10min,消融范围为肿瘤外沿0.7cm,1次/月。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于治疗3个月后评估。完全缓解:病灶完全消失4周以上;部分缓解:病灶最大垂直直径与最大直径乘积减少>50%,且保持4周以上;无效:病灶体积无变化甚至增加。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2)肝功能及甲胎蛋白(AFP)水平: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抽取两组晨起空腹5ml静脉血,分离血清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FP水平。(3)以CT复查病灶,记录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肿瘤直径变化。(4)不良反应:记录呕吐、头晕等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肝功能
治疗前,两组TBIL、AST、AL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TBIL、AST、ALT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对比
2.3 AFP水平与肿瘤直径
治疗前,两组AFP、肿瘤直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AFP、肿瘤直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AFP水平与肿瘤直径对比
2.4 不良反应
对照组呕吐3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5/48);观察组呕吐1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3/48)。两组不良反应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712)。
3 讨论
肝癌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恶性病症之一,该病与饮水污染、酒精、黄曲霉素等相关[6~7]。当肺癌患者病情进展到后期时,癌细胞会发生转移,对肺及邻近组织器官造成严重损伤,甚至会诱发肝破裂等不良情况,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故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
临床对于错过最佳诊疗时期的患者,主要以控制病情、延缓生存周期为治疗原则[8~9]。其中TACE是治疗此类肝癌患者的首选措施,该措施可通过对肿瘤血管进行阻塞,使得肝癌细胞出现大范围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缩小病灶,控制肿瘤进展[10]。然而TACE对于肿瘤直径较大患者治疗效果较差,且易导致肝功能损伤,难以达到临床所需,不利于患者预后。AFP是使用较多的肿瘤标志物,在肝癌筛查、病情评估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TBIL、AST、ALT和AFP、肿瘤直径较对照组低,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提示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在肝癌患者中作用确切,有利于缩小病灶,改善AFP及肝功能指标水平。薛建章等[11]研究指出,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消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周期,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进一步证明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冷循环微波消融作为微创介入措施,采用微波电池以生成热量,促使局部组织固化,进而使得肿瘤细胞变性、坏死,有利于缩小病灶,进而降低AFP水平[12~13]。同时,经TACE诊治后,堆积的碘化油利于血管造影的准确定位,还能够形成高温效应,强化冷循环微波消融功效,更好地杀灭癌细胞,促使肿瘤缩小,减轻肿瘤压迫及侵犯,有利于肝功能的改善。冷循环微波消融与TACE联用可共同破坏肿瘤纤维分割,还可有效延伸微波消融范围,加快热量传递,疗效更佳[14~15]。少数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但无需治疗即可自行缓解,提示冷循环微波消融与TACE联合应用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在肝癌患者中疗效确切,可促使肿瘤病灶缩小,降低AFP水平,有效恢复患者肝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