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言区游戏的观察与推进

2022-01-23

好家长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猪绘本材料

文 陈 芬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语言区游戏,是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语言能力发展情况,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游戏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通过倾听、表达、表演、写、画等方式,获得语言能力发展的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语言区游戏的存在问题

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教师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既要培养幼儿耐心倾听,听懂、理解常用的语言,又要培养幼儿愿意说话并能清晰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语言能力,教师不仅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引导幼儿体会标识、文字符号的用途,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还要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在绘画和游戏中做必要的书写准备,培养书写兴趣。

然而,从现状来看,幼儿园语言区游戏还存在以下问题:语言区被阅读区替代,仅在相对安静的角落创设温馨的阅读环境,提供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各类绘本、故事书等阅读材料,供幼儿自主阅读、和同伴共读;语言区的材料较单一,与幼儿互动时间较短,幼儿对语言区的材料兴趣不浓,去语言区游戏的次数寥寥等。

二、语言区游戏的推进策略

(一)语言区环境和游戏材料的改进

在“阅读吧”的基础上,我园将语言区向下延展,增设了“视听区”“说说吧”和“书写区”三个语言游戏区,并根据区域目标,创设相应的游戏环境,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发展幼儿认真听、敢于讲、喜欢看、尝试“写”的语言能力。

例如,“视听区”投放平板电脑、耳机、音响、笔、画纸等材料;“说说吧”提供故事手偶、故事指偶、头饰、故事背景、麦克风、故事围裙、故事盒子等材料;“阅读吧”提供各类与主题相关的绘本、故事书、自主借阅记录等材料;“书写区”不仅提供各种各样的纸张、笔,还提供石头、原木片等自然材料,满足幼儿自由涂画的需要。

(二)教师观察记录的改进

我园先前采用学习故事等形式,对语言区的幼儿进行观察,教师记录幼儿在阅读图书过程中的行为。大班幼儿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带领同伴一起阅读,体现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中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图书,并一页一页地翻书,能坚持五分钟左右;小班幼儿来到语言区,选择一本故事书,从头翻到尾,几秒钟就结束;有的幼儿会不停选择图书,不一会儿,语言区垫子上就堆满了书。

通过这些观察,教师如实记录了不同幼儿的阅读情况,但没有体现语言领域里阅读以外的其他目标,也没有对幼儿的阅读行为、阅读材料、阅读能力等进行追踪观察。

依据《指南》精神,我园对现有的语言区观察记录进行了调整。

首先,文案标题由“阅读区游戏观察记录”更改为“语言区游戏追踪观察记录表”;其次,我园增加了“定人观察”和“定游戏材料观察”两个选项,帮助教师梳理正确的观察方法;最后,对幼儿可以连续观察,不再局限于一次游戏。

语言区观察记录调整后,教师能及时发现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而调整游戏材料,并关注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

例如,中班语言区增加读写区后,教师提供了A4纸和水彩笔,供幼儿写、画。教师发现,幼儿不会在一张完整的A4 纸上画下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为此,教师引导幼儿在A4 纸上分别画一条横线和竖线,将其变成四宫格,再鼓励幼儿在每格里画上不同的内容。幼儿画好后,教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小书进行包装,剪下主要画面,贴在有颜色的卡纸上,再装订成册,变成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小书,同时,教师也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同伴听。

幼儿的能力存在差异。在第一次观察中,教师发现有的幼儿能力较强,可以很好地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有的幼儿却无法做到。因此,教师对材料进行调整,降低难度,增加幼儿故事操作卡、剪刀、胶棒、彩色纸等;在第二次观察中,教师发现之前不会玩的幼儿能够很好地和材料互动,可以完全自主地拼贴出属于自己的图书。

(三)语言区游戏的跟踪观察

《指南》中指出:“幼儿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想法和故事;教师要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因此,无论是定材料持续观察,还是定人持续观察,教师都要及时了解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游戏材料的适宜性,并通过调整材料和指导策略,促进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增长有效经验。

例如,在语言活动“贪吃的小猪”结束后,几名幼儿自主进行故事创编,并采用图画的形式记录故事。教师及时用文字记录幼儿的语言:“小猪觉得很饿,去超市买了苹果,吃完苹果,它的肚子变红了。小猪又去冷饮店买了一杯可乐,喝了可乐,小猪的脸变成了棕色。小猪又吃了美味的香蕉,小猪的脸变成了黄色。它又吃了一颗糖果,它的腿变绿了。”“小猪吃了西瓜、樱桃、苹果,耳朵变成红色的;吃了香蕉、梨、橙子,脸变成黄色了;吃了糖果,肚子变成紫色的。”……幼儿在故事创编过程中,不仅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按标识分类、逻辑思维能力还有所提升。教师鼓励幼儿画好封面,并协助幼儿装订成册,一本趣味盎然的自制绘本《贪吃的小猪》诞生了。自制绘本投放到“阅读吧”后,深受幼儿喜爱。因为这是最接近幼儿认知水平的绘本。

除了读写区自制小书的定材料观察,教师还可以对以下语言区的游戏材料进行跟踪观察:自助借阅材料、故事围裙、故事盒子、自制书签、故事手偶、皮影游戏等。

观察幼儿是教师读懂幼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起点。通过持续观察语言区游戏材料和幼儿游戏能力,教师学会了转换思考视角,从放手开始,在过程中看见幼儿,了解语言区如何生发幼儿的学习,进而提升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

猜你喜欢

小猪绘本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绘本
绘本
绘本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