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堂运用时政新闻引导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策略的研究
2022-01-21李丽
摘 要:时政新闻,作为课堂教学素材,频繁的出现在初中思政课堂中,或是用来导出教学内容、佐证知识点,或是用来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思考社会问题。无论出于哪种目的,初中思政课堂中,时政新闻越来越成为老师课堂教学的好帮手。随着老师、学生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不仅将注意力放在对课堂知识性教学的辅助功能,更希望通过对时政新闻的思考和引导,培育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 思政课堂 时政新闻 核心价值观
1 初中課堂运用时政新闻的现状
1.1 时政新闻材料内容处理过于简单
当前初中思政课堂中,老师们或是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不强,因此会对时政新闻进行简单加工处理。例如有些老师会将复杂新闻简单化处理或将一个新闻事件中利于教学的部分留下,省去剩下部分。这种处理方式会让学生得到的信息片面化,对时政新闻一知半解,难以养成全面、辩证看问题的能力,也会让学生关注社会、国家、世界的角度单一甚至产生负面的、极端的观念。
还有一些老师会选择较为冷门、奇闻轶事类的新闻作为课堂导入,这些新闻在课堂中虽然能让学生感兴趣、乐意听,但其教育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由于其不具有代表性,难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基于其偶发性,无法得出其事物普遍规律,可以说是让学生听了个热闹,对课堂教学的作用并不大。
再有就是老师选择时政新闻时,会刻意回避负面的新闻,哪怕学生在课堂中讲到负面的新闻,也简单带过,有意回避,意图规避学生形成负面看法。现代学生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是网络,他们的关注点会分散到众多的新闻中,难免会关注到热度比较高的新闻,这里一定会包括一些负面新闻。如果老师对负面新闻一味地回避,会让学生质疑老师分享时政新闻的目的,助长部分对社会的消极情绪和观点的扩散,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1.2 对时政新闻引导手段的单一
老师们对时政新闻的分析方法,缺乏专业的指引,没有太多的资料予以帮扶,也缺乏相应的培训,对时政新闻在课堂中的运用多是基于自身专业素养,通过自己探索、同行交流来学习相应的策略,所以引导新闻时采取的手段相对单一,水平层次不齐。
在初中思政课堂中大多数使用的时政新闻的引导手段是课前三分钟由学生来分享新闻。学生分享可以激发学生看新闻的积极性,但时常会出现信息掌握不全甚至将假新闻当真新闻说,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分析总结,分享新闻就会流于形式,价值不大。
另外较常使用的对时政新闻的引导手段是老师讲述,由老师分享最近的时政新闻,说事件清前因后果,加以分析。这种手段在操作时相对简单,实用性强,但存在一些弊端,例如难以把握学生的接纳程度,课堂中时间有限,不能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因此在课堂反馈和评价时,常常达不到教学目标。
1.3 分享时政新闻的目的过于刻板
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发展,思政教师们的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有时候还是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思维惯性,在课堂中的重点放在知识点的教学上。与此同时,老师又觉得应该适当拓展学生视野,就会利用时政新闻来突破某个知识点。例如用时政新闻导入新课、将时政新闻作为案例材料,引导出某个知识点教学,或者不在课堂中引用时政新闻,而是将其放入课后练习中,用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训练答题方法。老师们在课堂中用时政新闻的目的如果仅仅局限于知识教学,未免没有将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没有物尽其用,略显可惜。
2 初中课堂中核心价值观引导的问题分析
2.1 课堂教学重知识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初中思政课堂教学中,个别老师习惯于传统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并没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上,这就导致课堂上有种不协调的感觉。例如我们发现个别老师在课堂大赛中会刻意加大对学生核心价值观引导的比例以求好名次,而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依然追求成绩,舍弃对价值观的引导。甚至个别老师认为教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班主任的责任,不应当放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浪费时间”。总体上来说,产生这种现象还是个别老师教学理念没有转变,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到位,过于追求学生的考分而忽略学生为人处世的价值观教育。
2.2 对学生核心价值观引导手段过于简单
随着对老师培训的精准化、专业化进程的推进,大多数初中思政老师的教学理念是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的,会考虑课堂中三维目标的达成,并且会探索三维目标达成的方式方法。但是相对于知识获取易量化的特点,核心价值观引导过于抽象,因此老师会采用相对简单的引导引导方式,例如干巴巴的语言说教式引导;靠观看视频等感动式引导;学生交流式引导等等。以上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并非一无是处,但如果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方法或方法使用不当,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使产生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不愿意听信老师等问题。
3 运用时政新闻引导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选择原则
3.1 准确性原则
由于网络自媒体的发展,很多新闻材料的准确性变得扑朔迷离,初中生由于年龄小,辨别能力较弱,非常容易受到谣言的蛊惑,因此更加要求老师在课堂中所涉及到的时政新闻必须准确。2020年3月,《外国人永居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引发社会热议,学生中传出“中国要和黑人联姻”的谣言。针对这种严重偏离事实,动摇学生价值观的谣言,必须予以纠正,还原真相,避免学生因此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对祖国的怀疑和不信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一个个准确的新闻中也能得到自我感悟。
3.2 全面性原则
针对一则时政新闻,应当全面阐述,切不可掐头去尾,尽可能将前因后果呈现于课堂中,对于时政新闻而言,不完整意味着不准确,极易让学生感到一知半解甚至产生误解。2020年5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民法典(草案)》,老师应当了解修订《民法典》的前因,修改内容及对人民生活产生的影响。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学生认识国家法律,初步建立法律思维,感受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和保护,从而体会国家对人民的保护,感恩国家。
3.3 务实性原则
时政新闻不应当只为求新求奇,课堂教学中选择的新闻应当务实且有代表性。随着网络对学生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成为中学生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之一,他们会经常带着猎奇的心理去看新闻。老师应当教会学生进行分辨,类似于某人彩票中奖、某娱乐明星离婚等新闻相对不具备普遍性,对课堂教学本身及引导学生思考意义的不大,可以尽可能不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若学生十分感兴趣,可以利用课后进行探讨。
4 选择时政新闻的分类及引导方向
4.1 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往往可以引发更多的关注,学生从网络上、电视新闻及家长聊天过程中很容易或多或少的了解到相關信息。当这些信息出现在课堂中时,学生更容易接纳也会更加关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国内外重大新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例如:2019年9月基里巴斯共和国与中国“复交”、全球疫情、我国“5G”技术发展等,以上新闻在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感受国家富强、激励学生向上、培养敬业精神等方面都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4.2 重要的纪念日
重要的纪念日也可以作为时政新闻出现在初中思政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将重要的纪念日分成两类:一是国家纪念日,例如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2020年4月中印建交70周年等,这类新闻可以帮助学生铭记历史,不忘中华魂;二是事件纪念日,例如2020年4月1日“4·1中美南海撞机事件”19周年,这类事件中往往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奋斗的精神动力。
4.3 社会新闻类
社会新闻时常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各大媒体也会争相报道,会有各种角度的解读,这些解读中有官方的,也有一些故意炒作的。学生对于这类新闻事件会不自觉的关注,由于初中生辨别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部分不良媒体的蛊惑。例如疫情期间不执行隔离政策的法治案件、双十一全民购物现象、蚂蚁森林环保项目等。在课堂中不应回避此类事件,而应该全面还原事件真相,做出正能量的分析,让学生结合身边人、身边事来理解此类问题。在此类新闻事件中,可以看到法治国家、和谐社会的优势,也可以正面的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感同身受,感受敬业、诚信、友善的力量。
5 运用时政新闻引导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策略与反思
5.1 为师者当身正服众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因此,想要对学生价值观养成产生正面影响,不论用什么方法,都应该有个前提,就是老师自身得行的正、坐得端,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榜样。老师的价值观正,自身拥有核心价值观,才不会让学生觉得老师说的话假、做作。除此之外,老师也应该拥有一定的亲和力,我们对学生的引导不是强行灌输,填鸭式教育,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教育。最优的状态就是学生不知不觉被感染,从内心中受到感召,认可老师的观点。
5.2 运用多种方式引导
过于单一的引导方式会让学生产生疲惫感,如果连续一个月的课程都是用课前三分钟来讲新闻,并用学生讨论老师总结的方式来进行引导,会发现学生的参与度会越来越低,那么引导效果也不会太好,所以方式要多元化,防止学生疲惫怠惰。
在时政新闻在课堂的出现时机,可以放在课前三分钟,专门开辟出一点时间来分析讨论新闻,也可以放在课中,把新闻作为案例来突破教学内容时,穿插对其价值观的引导。新闻的出现可以由老师或学生来分享,呈现不限于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我们还看到部分老师运用学生讨论、辩论等方式来讨论新闻,一是加强新闻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二是学生分享更多观点,让观点在学生内心进行碰撞,同龄人影响同龄人。方式的多样性不局限于某一种,不时变化的方式会让学生对新闻保持热情,老师便有更多的机会来引导学生。
同时也应当注意,初中三年中,随着学生年龄跨度的变化,可以使用到的方法会越来越丰富,例如:面对初一年级的学生,初入学可能更多的需要老师带来新闻并分析,给学生思考做个示范,待学生入门之后,将更多的方式带入课堂,让学生始终有兴趣,始终能思考,始终在感悟。
5.3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在时政新闻出现在课堂中时,老师切勿急于分析,要留给学生一个自我思考的时间,利用一些新闻,给学生一个自主思考的时间更好。2020年6月仝卓被爆出高考违纪,同月还有山东女孩高考被顶替事件,一时间高考公平被推倒风口浪尖。学生在讨论时纷纷表达了对当事人破坏公平正义的谴责、对受害者的同情,这其实已经展示了学生的正义感和善良,但老师认为力度还不够,于是反问学生:“在我们生活中,有此类的事情吗?”学生一头雾水,表情充满不解。老师表示,这些事情,其实在我们身边,抄作业、考试作弊、骗家长零花钱等行为其实都是不诚信、破坏公平的行为。在点到这里时,课堂中与些许的低气压,这时老师并不要求学生指出谁有类似的行为,而是要求每个人反思自己是否有类似的行为,并思考这类行为有哪些危害,短暂的沉默后学生有所感悟。引发社会关注的大事件把它本质找到,还原到生活中,更容易让学生由大见小,回归生活中的自省,体会正确价值观对行为的指导作用。
5.4 及时有效纠正学生误区
初中生虽然对社会认识不够深刻,但是生活阅历正在快速增长,对一些社会事件也会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在讨论“老人跌倒扶不扶”这类社会事件中,部分学生还是会表达出自己的顾虑,不愿出手帮忙。这种现象或是受到网络评论中的影响,或是受到家长的左右,无论产生这类看法的原因是如何,都与我们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友善”、“和谐”不符。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及时纠正学生的误区,在纠正时,不需要生硬的判断对错,可以试图让学生换位思考。老师先是说到一则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同校某老师的母亲不小心在公园门口不小心摔倒,在冰天雪地中在地上坐了二十多分钟没有爬起来,来来回回的人们没人上前帮忙,后来一名交警走过去把老人送去了医院,还联系了家属。身边事的真实感比遥远的新闻更有冲击力,学生马上可以对老人的遭遇感同身受,之前选择冷漠相对的同学也陷入沉思,在此讨论之上,老师又加上一个假设:假如不小心摔倒的人,是你或者你的爷爷奶奶呢?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之后,对之前坚信不疑的看法开始有了动摇,这时可以让他们看看身边,他们所顾虑的“遇到碰瓷”的现象是常见的吗?其实学生是可以感觉出来的,生活中,好人远远多于“坏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友善才能让心里的冷漠消融,智慧且有效的引导,可以改变价值观中的误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5 发挥语言的力量
无论我们如何使用怎样的新闻材料,采用怎样的引导方法,想要引导初中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常见的是用语言来引导,所以老师说话要有智慧,有水平。课题组在探究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当老师的语言过于生硬、套路,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更不要说打动学生的内心,引领其价值观了。面对时政新闻,尤其是国家大事类的,老师讲述的层次可以多样化,呈现形式也可以多元,避免“新闻联播”式播报,让学生听不进去。所以老师们还是要多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说话不仅是信息的交流,更是情感的沟通。
5.6 教会学生辨别,理性思考
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价值观的养成还未定型,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课堂上的触动让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刚刚萌芽,回家后看到网络上负面的言论或听到父母的抱怨,使之价值观动摇。因此必须教会学生辨别是非,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通过自己的心去体会社会,不过于乐观,也不过于偏激,坚定地相信自己认定的真善美,信仰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自己会辨别,就不容易受到社会生活中来自各方面负能量的影响。
作者简介:
李丽:(1990-),女,甘肃酒泉人,学士学位,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