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使命教育的对策
2022-01-21韦燕英
韦燕英
摘 要:中国青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想让中国持续发展需要当代青年的不断奋斗,提高学生的使命感,才能让大学生对自己的使命有正确的认识,帮助大学生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及责任感。本文将基于当代大学生使命教育存在的相关问题,从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周围环境出发,为提升大学生使命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提升 使命教育 对策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在祖国不断昌盛的现在,培养大学生的使命责任感能让祖国发展更加地繁荣。在提升大学生使命感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使命有更加深刻地理解,让学生自觉地承担起大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让学生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从而让学生找到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2 深刻把握大学生使命教育的内涵
现在大多数学生对使命的认知依旧只停留在认知读书,学习知识等方面,虽然“读万卷书”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尽量达成的,但同时大学生也应该学会“行万里路”。新时期的中国和中国刚刚成立时相比已经发生了伟大而又深刻地变化,中国积极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大国形象和担当,因此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也应该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除了有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并不断创新发展,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让中国发展更加地稳定迅速之外,还应该有历史责任感。要深知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自己的梦想和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自觉承担起国家对学生的期待,也要勇敢地肩负推动世界发展的责任,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为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提升大学生使命的意义
3.1 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开展使命教育能够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我国的伟大变化,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和学习,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学生进行使命教育后加以实践,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闻,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和空间,让学生能够全力追逐自己的理想,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要大学生勇于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责任,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培养自身勇于拼搏,不怕困难的美好品质。
3.2 立德树人的客观需求
大学生是未来的栋梁,是引导祖国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提高学生的使命感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还能够让国家的发展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如果只是注重学生的知识成绩,反而会让学生成为只会读书的呆子。现在祖国需要的不仅仅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的人才,还需要会将所需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实践人才。将使命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中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的强大信念,帮助学生完善人生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其成为一个优秀的青少年。
3.3 大学生的成才动力
当前,有部分大学生因为受到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将自己和国家分开考虑,没有站在自己是国家的一份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殊不知,有国才有家,只有将自己的梦想和价值和国家紧密的联系起来,才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能够让大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是肩负国际和社会责任,自己和国家是密不可分的,要让当代大学生心中时刻牢记自己身上的使命,才能让学生保持紧张感,激励学生不断地进步,成就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4 大学生使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4.1 学生对使命理解不到位
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大学生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各种电子产品的出现不断的影响着大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在当代大学生的认知中,绝大多数都认为自己的力量太小,根本不能回报社会和国家,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不积极,对社会和国家不关注,使命感也不高,还有的学生认为使命会束缚自身,让自己失去自由,让自由和使命形成对立,因而对历史使命避之不及。甚至还有的学生会对使命抱有消极的态度,认为使命感可有可无,这些都是使命教育没有完善而产生的问题。
4.2 学生对使命不易接受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的老师和家长都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这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吸收知识,但是却也忽视了对学生的使命教育,使得学生对使命不理解,接受的程度也不高。因为使命教育和传统的学科教育不同,需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学生心中逐渐形成使命框架,最终让学生牢记于心,这些都决定了使命是抽象的,是需要学生自己理解的。一旦使命教育的知识超出了学生的理解,就会让学生本能的感到抗拒和排斥,让使命教育难以进行下去。
4.3 信息技术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的确能够给使命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好处,但是大多数老师依旧没能正确的把握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不少的学生过于的专注手机等电子产品,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展开,使得教育效果十分的有限。甚至不少学生学习使命也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这显然只做到了形式主义,并没有让学生对使命的意义和内涵有正确的认知,更别说加深学生的使命责任感。
4.4 教学方法单一
除了学生个人的思想问题,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是学生不能深刻理解使命感内涵的原因之一。在我国,老师和家长过于的看重学生的成绩,完全忽视了对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在现在的应试教育之下,不少学生逐渐的沦为了做题的工具,学习也完全靠的是死记硬背和生拉硬套,缺乏對问题的理解,使得学生和理论知识和实践脱节。总之,相对于提高学生的使命教育,老师和家长更加倾向于将时间和经历放在学科知识上,让使命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4.5 家庭教育的重视度不高
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一般都是父母的独生子,是生活的全部重心,再加上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使得学生一直都生活在竞争的环境之中。而且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成绩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因为之一,因此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反而渐渐的忽视了对孩子使命责任的教育,使得大学生对使命责任方面的知识极为薄弱,同时,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使得当代学生缺乏了最基本的责任担当能力和承担责任和后果的勇气和决心,这极大的增加了高校提升大学生使命感的难度。
5 提高大学生使命教育的对策
5.1 教师引导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占比是极大的,因此学生和教师的相处时间也会大幅度的增加。想要提高学生的使命感,教师适当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教师引导学生的期间还是有值得注意的地方,教师不能过多的干预学生的想法,要让学生自行探索,从心里让学生产生使命感,而不是长篇大论,逼迫学生必须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这样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兴趣,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除此之外,老师也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使命感教学时,要联合生活实际,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使命感的重要性。
比如在开展使命教学时,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之间分成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让学生举例说出现在祖国的变化。通过对比,能够让学生更加具体的了解到祖国发展的迅速以及祖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伟大之处,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最后在让老师从旁引导,让学生说出使命感对学生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使命感的记忆,让学生明白要想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所贡献的,那么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使命感,只有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才会让学生产生压力,从而推动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的眼界不止停留在学校的成绩单上,而是着眼于祖国和世界。
5.2 课堂教学
想要提高学生的使命感,那么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上除了教师的讲述和引导之外,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分组交流。因为学生和学生之間是同龄,接触的外界环境也差不多,所以更加能够理解彼此的想法,让学生开展交流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交流之中感受到找到相同价值观的惊喜,还能够让学生在交流之间形成思想的碰撞,从而让对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有更加全面的理解,让学生明白使命感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如何承担使命感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完善个性的发展。
比如,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和平时不怎么熟悉的同学进行分组,这样还能在不知不觉之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之后再让学生之间进行探讨,让学生说出自己对使命感的见解。因为分组的是不熟悉的同学,这样思想之间的碰撞才会更加的激烈,在不断的讨论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一个使命感的框架。最后在学生讨论完毕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框架进行补充说明,完善学生对使命感的认知,只有学生对使命感的内涵有了自己的了解之后,才能够明白使命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有多么的重要。那样学生做出的改变才会有针对性。
5.3 利用实践
在开展使命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课堂学校和动手实践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要以学校党委为中心,抓好顶层设计,全面地推进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责任认知更加地深刻。在课堂中,老师除了可以讲授理论知识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之间开展小组活动,考验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同时,在生活中,家长也应该引领学生了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而不是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性格和价值观的教育,要把学生的成绩和使命教育两手抓,从而促进理论知识教育和使命教育不断融合,使得教育体系更加的完善。
然而使命感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老师和家长以及学生的共同配合。在学校,老师要学会将专业知识和使命教育相融合,在保证学生成绩的前提下也能够兼顾学生的使命教育,双管齐下,效果才会立竿见影。当然,除了学习和使命之间的兼顾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学校在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像是举办辩论赛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逐渐对使命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学会和与人合作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责任感的担当,让学生学会勇于承担和奉献。
5.4 信息互助
虽然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使命感,但是在方法上也可以有着多种变化,除了上面所说的各种方法之外,信息技术的利用算得上是当下的流行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虽然信息技术在使命教学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在教育中的帮助是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所不及的。在开展使命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在网上进行资料的搜集,学生也可以在网上进行课前预习,让使命教育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在教学课堂中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从而让使命教育的效果真正的发挥出来。
众所周知,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祖国有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人工智能的诞生,因为其强大性和广泛性,让信息技术能够适用于各个方面,当然在教育中也不例外。想要提高学生的使命感,那么最快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对使命感产生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自主的去承担自身的使命,才能够让使命教育的效果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首先,利用多媒体的力量,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等让学生对祖国的发展产生自豪感,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祖国和国际环境的关系,并且还能够结合历史,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建设伟大祖国的主力军,让学生能够在各种环境中思考对策并且找到解决的办法,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带领祖国走向光明的未来。
5.5 学生意识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和兴衰和当地学生密不可分,而且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国家发展的重任。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在国家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在疫情期间更是展现出了大国的风范,获得了国际的赞许。作为中华子女,我们应该以祖国为荣,向祖国学习,积极的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明白只有国家富强,才能够实现个人梦想的道理,将自身的发展同国家联系起来,只有当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祖国,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重担并且勇敢的承担,才能够让使命教育取得优秀的效果。
想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除了老师的教导之外,家长的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可以拿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举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的繁荣和变化,从而让学生对祖国产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学生自身也可以寻找相关的书籍,从书本中了解到祖国的伟大和革命先辈的英勇。当然,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是花费最多的,因此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让知识和使命教育融为一体,能够让大学生使命感的提升更加的明显。我国高校中和使命感教育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历史和政治教育,在课堂上,老师适当的引导学生,将历史和政治相结合,让学生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能够让使命教育的開展事半功倍。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要增强学生的使命知识之外,适当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拥有勇于面对使命的品质,也是极为重要的。
5.6 校园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因此校园的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融入到学习之中,放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更加的有效率。因此校园中开展使命教育,可以适当的运用学校的环境,将使命教育融入在校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在校园中开展使命感的精神文明教育,能够让学生将使命铭记于心,外化于行。
想要开展校园活动,可以结合学校的特殊建筑或者风景,放在显眼的位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时刻都能够观看到,从而对其产生记忆。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一些校园的活动,像是主体班级团会或者校园文化竞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就接收到了新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最后,因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络文化层出不穷,所以要想要提高学生的使命感,就需要帮助学生合理化的运用信息技术,抵制不良的校园网络文化,有引导的让学生在网上开展讨论,在线下线上开展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教育,从而加深学生的使命感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使命教育观念。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使命教育能够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一个“三好”青年。然而在开展使命教育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需要老师和学生不断地解决和完善,最终才能让使命教育工作顺利地开展。但是在开展使命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学生认真学习,脚踏实地,深刻的理解当代大学生使命责任地真正内涵,从而让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地宏伟目标不断努力。总之,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不仅能够让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形成正确价值观,还能够抵制社会的不良风气,让国家发展更加的繁荣。
2018年度校级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教育研究》,课题编号GXYZSZ2018F09。
参考文献;
[1] 李伟,孙希磊.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教育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8):83-84+90.
[2] 许晓晴,于杰,于淼,于海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提升大学生使命意识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30):125-126.
[3] 冯来兴.新时代使命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教学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02):4-7.
[4] 杨富清.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意义及策略路径分析[J].课外语文,2021(01):5-6.
[5] 李文俊, 王树欣. 新时代高校提升大学生使命教育效果研究[J]. 知识经济, 2018, 478(20):151+153.
[6] 吕娇.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 2020(17).
[7] 张帆.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赤子, 2017, 000(03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