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口蹄疫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2022-01-20禤德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东门镇乡村产业发展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牛群致病菌口蹄疫

文│禤德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东门镇乡村产业发展中心)

牛口蹄疫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动物疫病,一旦发生将对养殖场造成较大损失,对周边养殖场也会有很大风险。为了控制牛口蹄疫对养殖场的影响,本文综合分析了牛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和疫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措施与治疗措施,以及日常养殖过程中牛口蹄疫的预防,有助于牛养殖场和基层兽医防疫部门对牛口蹄疫的检疫和防疫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疫病传播,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牛口蹄疫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动物疫病,流行时间一般在春秋季节,夏冬季节也时有发生。春秋季节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空气潮湿,病毒病菌活性增强,从而与牛群的接触感染概率升高,容易导致牛感染患病。患病牛未表现出临床病征可通过周围环境、同槽饲料、唾液乳汁粪便等分泌物、饮用水等将病毒传播扩散,导致疫情在整个养殖场,甚至在整个地区蔓延,给整个地区的牛养殖场带来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当地动物经济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临床症状

牛感染口蹄疫具有潜伏期,一般发病时间在感染后1周左右。牛发病后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无精打采,体温升高超过40℃,在口腔、皮肤、乳房等部位出现黄豆般大小的水疱,口腔、鼻腔、眼睛有黏性气泡型分泌物,个别牛还会出现心跳加快、身体震颤、水疱破裂溃烂等现象。感染初生牛犊,还可能伴有心肌炎、出血性肠炎、眼结膜炎等并发症,死亡率在25%左右。

二、诊断与治疗措施

1.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在牛口蹄疫的诊治过程中,比较常用的诊断方法有接种试验法、血清化验诊断法等,重点是与其他疫病进行区分,如牛瘟、水疱型口炎、黏膜炎、卡塔热等具有相似症状的疫病。

一是接种试验法。首先从病牛身上采集试验病料,制作成试验触片进行染色,通过镜检确定是否存在被充分染色的致病菌,如发现被充分染色的致病菌则可确诊。如果未发现被充分染色的致病菌,可将采集试验病料进一步粉碎,通过划线接种到菌种培养基上,持续培养24小时,然后检查菌种培养基上是否存在致病菌,如检查结果确定存在致病菌则可确诊,如没有发现致病菌则可判定并非口蹄疫感染。

二是血清化验法。采集病牛的新鲜血清,进行琼脂扩散试验。通过使用口蹄疫A型抗原、口蹄疫O型抗原进行扩散试验,如发现口蹄疫抗原与血清之间存在清晰的沉淀分界线,则可确诊为口蹄疫。

2.牛口蹄疫的治疗措施。一旦发现,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牛口蹄疫属于传染性很强的动物疫病,该疫病一旦传播扩散,对当地的牛养殖场影响很大,周边养殖场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一旦病牛确诊为牛口蹄疫,紧急有效的处理措施就是直接将病牛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坚持每天早晚一次对养殖场内所有区域进行消毒杀菌。对养殖场周边2千米半径内区域进行封锁隔离处理,封锁隔离期间禁止对外出售和调运任何动物,同时将疫情逐级报告至有关部门。

做好日常的防控措施。首先对所有牛立即进行肌内注射O型双价牛口蹄疫疫苗,然后对养殖场内的牛群按病牛群、疑似病牛群、假定健康牛群进行分区隔离,并在分区之间设置至少2米的隔离带,养殖人员跨区工作时必须在隔离带进行全身消毒后方可进入。针对病牛群的治疗方案包括肌内注射、口腔清洗、牛蹄清洗、乳房清洗、环境消毒五个方面,针对疑似病牛群的治疗方案包括肌内注射、环境消毒两个方面,针对假定健康牛群的治疗方案主要以环境消毒为主。肌内注射抗菌消炎药,一般常用的是青霉素油剂,重点把握注射时间和频率,最好在每天上午7~11点之间注射,根据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坚持注射4~6天。口腔清洗使用杀菌消炎药物,一般常用的清洗液有0.01%~0.05%硫酸铜溶液、明矾溶液、0.1%~0.2%高锰酸钾溶液,每天早晚各清洗一次,每次清洗干净后使用碘甘油涂抹在牛口腔糜烂部位。牛蹄清洗一般采用3%苏打水,首先对牛蹄部进行清洗,然后针对糜烂患处涂抹消炎药青霉素软膏,最后使用绷带将患处包扎妥当。乳房部位清洗一般使用清水即可,清洗完成后再涂抹上紫药水即可。对养殖场内要进行全范围无死角的消毒处理,一般常用的消毒液有10%石灰水、2%氢氧化钠溶液等,如果有病死牛则需要对尸体进行火化处理。

养殖场内牛的体质有所不同,对口蹄疫的感染及病征表现也各不相同,如在假定健康牛群中发现疑似病牛则立即将其转移到疑似病牛群,如在疑似病牛群发现确诊病牛则立即将其转移到病牛群。

三、牛口蹄疫的预防措施

1.科学引种。牛养殖场在引种过程中需进行科学管理,杜绝因引种导致牛口蹄疫的传播。首先,对引种地进行全面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如果在流行病封锁隔离期内,则坚决不能引种;然后,联系引种地动物检疫机构进行检疫,提供合格健康的动物检疫报告;最后,种牛运输到养殖场后不能立即放入养殖场混养,先进行消毒处理,再隔离饲养至少1个月后,通过当地动物检疫机构全面检疫后确定没有携带疫病致病原,才可以混养和交配繁殖。

2.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是控制传染性疫病的重要举措。首先,对养殖场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干燥环境;其次,对牛群按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群饲养,确保犊牛或弱牛不被排挤伤害;再次,使用营养价值丰富全面的饲料进行饲喂,确保牛群个体的健康饮食;最后,每天定时清理牛舍保持环境干净卫生,并定期对养殖场内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有效控制病菌的滋生与蔓延。

3.加强疫苗免疫。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牛口蹄疫的有效措施。养殖场在进行牛养殖过程中,采用现代科学的防疫方式,开展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接种是对抗牛口蹄疫性价比较好的方式,成本低效果好。一般接种时间在春秋季节,完成疫苗接种后还需要监测抗体情况,可通过多次接种确保抗体水平达标。一般情况每年接种两次,种牛每次注射单价苗3毫升,其他牛每次注射双价苗4毫升,接种15天后基本上具备口蹄疫免疫能力,并能维持半年左右。

4.定期检疫。养殖场在牛养殖过程中进行定期检疫是防疫的关键措施。定期检疫可实时掌握牛群健康状况,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疫工作,如发现疑似疫病携带情况,可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隔离观察或治疗,将疫病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四、结论

牛口蹄疫属于传染性较强的动物疫病,该疫病一旦传播扩散,对当地的牛养殖场影响较大,对周边养殖场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牛养殖场和基层兽医防疫部门需要高度重视牛口蹄疫的检疫防疫工作,采用科学的预防措施进行预防控制牛口蹄疫的传播扩散,一旦发现牛口蹄疫疫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或治疗措施,确保最大限度地控制疫病传播范围,降低疫情传播扩散风险。

猜你喜欢

牛群致病菌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口蹄疫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解析
牛牛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