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学评价及持续改进策略研究

2022-01-17王桂芝孙汉卿王广亮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评教课程目标培养目标

王桂芝,孙汉卿,王广亮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上对《华盛顿协议》签约国的本科工程类专业的学历资格相互认可的认证工作,已成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和保障制度,OBE理念是其核心思想。2016 年6 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我国拉开帷幕,OBE教育理念也在国内高校广泛应用。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

学习产出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一种目标导向教育,也被称为能力导向或需求导向教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于OBE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目标,反向构建教学框架,指导学生渐进式学习,多元评价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成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其基本教育理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

1.以学生为中心

OBE理念强调,所有的教学资源应该以保证实现学生学习目标为准则;教学设计旨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其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标准为准则;教学评价以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为准则[1]。这些准则其实提出了一种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新模式,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把学生视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受益对象和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旁观者。教师教学评估、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模式变革、学校事务管理等都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改革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新模式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其突出特点是新的“三中心”:一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当前学习状态设计教学,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在学生所有活动中学习是中心。三是以学习效果为中心。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建立合理且有效的及时反馈机制,使评价结果真正、有效帮助学生和教师改善教学。

2.以产出为导向

OBE理念强调,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最后取得的学习成果(即产出)为导向,并根据毕业要求指标点来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产出导向关注下面几个问题:预期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评价学生取得的这些学习成果?如何保障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以产出为导向的学习成果是指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取得的最终学习结果或获得的最大能力[2],而不是学习结果的累加或平均;学习成果不仅指专业知识,也包括实际应用能力;学习成果需要分阶段进行评价。

以产出为导向的教学以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为出发点,“反向设计”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课程体系,从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反推学习过程。教学设计流程为:毕业要求基于培养目标而确定,再由各个毕业要求指标点确定课程体系,由课程目标决定教学要求,由教学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形成教学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结果来衡量毕业要求是否达成,从而形成校内循环;另一方面,进行教学评价时,结合社会、行业以及职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从而形成校外循环。其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产出导向的教学设计流程

3.持续改进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最终的培养质量与其培养过程的质量紧密相关,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进。OBE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质量是指教学给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带来的提高,它是一个增量,要以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教师的教学效果作为质量评价的标准。

OBE 理念强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评价-反馈-改进”反复循环的持续改进机制[3]。在这种机制下,“评价”内容即包括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也包括对教学各个环节的评价;要建立周期性、综合性评价机制;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相应的教学主体,以达到对评价内容进行改进的目的。通过持续改进人才培养目标,以保证培养目标始终与学生、学校及社会等各方面需求相符合;通过持续改进毕业要求,以确保毕业要求始终与培养目标相一致;通过持续改进教学活动,以保障各项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毕业要求进行。

二、教学评价模式及原则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学生所能达到的专业培养目标是由毕业要求决定的,而毕业要求的达成与各个支撑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相关,因此教学评价需要从课程教学、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三个方面递进式评价。

1.教学评价模式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持续改进教学提供有力依据,进而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促进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不断提升。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中,教学评价实际上是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跟踪与评价,通过反馈、持续改进,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根据评议的三方面内容,形成基于课内、校内以及校外的“评价-反馈-改进”的 “三循环”模式。

课内循环是指对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主要以评价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依据来衡量课程教学质量,通过反馈,促进教师不断完善改革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实现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

校内循环是指对学生在校一个周期(4年)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主要通过周期性对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评价,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修正毕业要求,以达到对毕业要求持续改进的目的。

校外循环是指对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结合用人单位及行业专家意见,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不断优化毕业要求,持续改进培养目标。

2.教学评价原则

教学评价时要遵循以下原则[4]。

(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是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没有客观性,任何评价都会失去意义。客观性原则要求评价标准客观、不随意;评价方法客观、避免偶然因素;评价态度客观、避免主观性。

(2)发展性原则。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不是判断对错或优劣。发展性原则要求评价要及时、全过程全员参与,并提倡多元化评价及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化等。

(3)达成性原则。教学评价应是对学习成果的评价,评价时强调学生学习成果的取得或个人能力的进步,不做比较性评价。评价可以通过计算目标达成度来衡量,结果用“达成”或“未达成”表示。

(4)导向性原则。教学评价具有调控教学的作用,引导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向。基于OBE的教学评价应精心设置各个评价指标,以引导教师提升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三、课程教学评价及其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每门课程根据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确定其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选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课程教学评价的目的是评价课程的教学质量,可以用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衡量。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促使教师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加强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课内循环。

1.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主要根据课程考核结果进行定量评价,也可增加问卷调查辅助评价。评价对象为全体学生,评价责任人为课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监督、评估。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结果大于0.65则视为达成,任一分项目标小于0.65均视为未达成[4]。

工程教育认证强调对教学全过程的评价,而不是只进行一次性终结评价。因此,课程考核包括期末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部分,对学生知识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例如:假设某门课程的综合成绩由课后作业(10%)、课堂表现(10%)、实验作业(1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50%)五部分成组成,该课程有5个具体的分目标,那么可设计表1所示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表。

表1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表

表1中,课程各分目标的权重系数代表该分目标对课程总目标的支撑度。每个分目标的评价可通过一个或多个手段达成。如目标1的权重系数为50,分别通过课后作业(5)课堂表现(5)期中考试(10)期末考试(30)来达成。表中各评价依据分配值横向之和等于该目标的权重系数,纵向之和等于在综合成绩中所占比例。

通过课程考核的具体数据可以计算出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表中期末考试总分按100分计算,其他总分按表1所设比例调整。

表2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计算表

总课程目标达成度等于各分目标达成度的加权和,即∑(V*权重)。按表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总课程目标达成度为0.778。总课程目标达成度也可以按所有学生的综合成绩平均分来计算,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除了上述基于考核结果的定量评价以外,还可以通过问卷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问卷的内容由教师针对课程目标进行设计,选择项一般设为:很好、较好、中、较差、很差。学生评价后,统计结果并量化选项(如:0.95、0.75、0.60、0.45、-0.25),最后由每个选项的加权和得出结果,评价值如果大于0.65结果为达成。此时,课程最终的目标达成度为两项达成度的最小值。

2.课程教学持续改进策略

(1)根据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改进教学

从上面示例计算结果来看,课程目标达成度为0.778,结果为达成。从表2可以看出,目标3和目标4的达到度比较低,教师应仔细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改进下一轮课程教学。

(2)优化评教模式改进教学

传统的评教一般由学生评教、督导评教和同行评教,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集中体现在对教师教学表现的评价,评教结果通常用于教师年终教学质量考核。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评教对教学的持续改进意义不大,反而把学生、督导和同行放在被评教师的对立面;学生评教态度消极敷衍、督导和同行评教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等,导致评教结果常常不能得到教师的认可,更谈不上对教学的促进。因此,我们需要改变现有的评教模式,让评教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的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客体,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对于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学生评教指标需要精心设置。评教内容应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的效果。调查选项既要覆盖全部教学评价内容,又要便于学生评价。另一方面,只在期末进行一次教学评价,不能达到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的目的,所以学生评教要多次、及时进行。学生评教可借助于网络平台,简化评教流程,使学生能评、愿评。教师应该及时查看学生评教情况,并对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答复和改进。

督导和同行评教在整个评教中占比不能太大,重点强调其评教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每次听课后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不能仅是完成听课和评价任务。

四、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及持续改进

毕业要求是对学生学习产出结果的综合要求,深刻反映了毕业生的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每学年进行一次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评价,每4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订和完善,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校内循环。

1.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数据包括各课程目标达成度和面向学生和社会的调查问卷。评价对象为全部修完人才培养方案内容的毕业生,评价由专业负责人执行,学院组织监督。各类数据的评价结果均大于0.65,则总的毕业要求为达成,具体达成度值采用分项达成度值加权计算。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专业设置12条毕业要求。设第i个毕业要求达成度为Gi(i=1、2…12),其值依据课程达成度Ci、学生自我评价达成度Pi和用人单位或行业评价值Ei三个维度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Gi= Ci×W1+ Pi×W2+ Ei×W3

其中,W1、W2和W3分别表示课程目标达成度、学生自我评价达成度和社会(用人单位或行业)评价值的权重分配,权重总和为1。课程考核成绩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检测指标,W1的值较大;学生自我评价反映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切身体验,主观性较强。所以权重值W2稍小。毕业生在单位的综合表现是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直接体现,因此用人单位反馈更具有权威性,因此W3较大。

Ci的值通过支撑它的课程达成度计算得到。由于每个毕业要求指标点又分解成多个二级指标点,每个二级指标点由多门课程支撑。于是设Cij是第i个毕业要求的第j个二级指标点达成度,则支撑第j个二级指标点的所有课程达成度的加权总和即为Cij的值。即:

Cij=∑Cijk×Wk

其中,Cijk是第k门课程的目标达成度,Wk为该课程对第j个二级指标点的支撑权值,保证所有支撑课程的权值之和等于1。每个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取其所有二级指标点达成度的最小值,即:

Ci=min{Cij}

Pi和Ei的值采用与课程目标中学生自我评价的相同方法进行计算。评价内容根据毕业要求的12个一级指标点设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给出评价值,最后对各个选项分值的加权求和得出具体结果。

2.毕业要求持续改进策略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并不是等学生完成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毕业时才进行的,而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随时进行。一般每一学年(甚至每一学期)都要由专业负责人检查人才培养方案,找出支撑课程全部完成教学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对这些指标点达成度进行计算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微调提供依据。

以4年为一个周期,完成所有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撰写专业评价报告,分析评价结果,明确改进措施,提出课程毕业要求及课程体系的修订意见。对达成度较低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分析其支撑课程,把评价结果反馈给课程组,督促他们改进教学。如发现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存在问题,召开专业教师会议、组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讨,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五、培养目标评价及其持续改进

专业培养目标是指学生毕业后工作5年左右时间,能够在职场上达到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总体描述[5]。

培养目标的评价数据主要来源于社会人士,包括毕业生本人、工作单位、校友、行业专家等。根据毕业生毕业5年后用人单位的评价数据和校友、行业专家提供的社会评价,结合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综合反馈,定期组织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邀请行业专家参与研讨,综合评价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组织人员进行培养目标的修订与完善,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校外循环。

猜你喜欢

评教课程目标培养目标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高职院校学生评教工作改进与实践总结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