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2020年广西某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监测结果分析▲

2022-01-17梁文婷廖丹黄冠新韦艳妮廖桂姨林明黄莹

内科 2021年6期
关键词:锐器乙肝疫苗妇幼保健

梁文婷 廖丹 黄冠新 韦艳妮 廖桂姨 林明 黄莹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南宁市 530003

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被医疗针具、手术刀片、玻璃等锐器刺破或割破皮肤的风险较高,由于锐器可能存在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锐器伤职业暴露会增加医务人员血液体液传播性疾病感染的发生风险,严重威胁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开展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监测和干预已成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4]。为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现状,制订科学有效的锐器伤职业暴露防范策略和措施,本研究对2016~2020年广西某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监测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为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西某妇幼保健院感染科登记的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资料,即《锐器伤和黏膜暴露调查登记表》187份。

1.2 方法 根据《锐器伤和黏膜暴露调查登记表》,对2016~2020年广西某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内容包括锐器伤职业暴露者的性别、职业、工作年限、科室分布、暴露方式,导致职业暴露的医疗器具种类、操作环节,患者血源性病原体感染情况,以及职业暴露者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锐器伤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 2016~2020年,广西某妇幼保健院共报告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187例,其中女性占92.51%;护士、医生分别占44.39%和17.65%;工作年限5年以下者占67.91%;职业暴露者主要分布在产科、门急诊科、新生儿科,分别占27.81%、23.53%、13.37%,详见表1。

表1 2016~2020年广西某妇幼保健院锐器伤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

2.2 导致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医疗器具 导致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医疗器具主要为注射器针头、头皮针、缝合针,分别占33.69%、26.20%和12.83%,详见表2。

表2 导致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医疗器具

2.3 导致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的主要环节 导致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是注射或采血、医疗废物处理、手术切开或缝合过程,分别占30.48%、28.88%、14.97%,详见表3。

表3 导致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

2.4 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暴露源 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暴露源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分别占44.39%、22.46%,详见表4。

表4 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暴露源

2.5 锐器伤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主动免疫情况比较 对锐器伤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主要保护措施是进行主动免疫,如接种乙肝疫苗等。本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别医务人员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差异较大,其中医技人员的接种率最高(90.91%),清洁工的接种率最低(22.58%)。不同类别医务人员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接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锐器伤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主动免疫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医务人员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锐器伤等职业暴露。研究[5-6]发现,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可导致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艾滋病病毒等感染或传播,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医务人员锐器伤等职业暴露的监测和干预已成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现状,制订科学有效的锐器伤职业暴露防范策略和措施,本研究对2016~2020年广西某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监测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显示,在2016~2020年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的187例医务人员中,女性占92.51%,其中护士占44.39%。由此可见,护士是医务人员中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与刘妙玲等[7]报道的结果相似。护士承担了医院大部分医嘱的执行工作,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注射器等医疗锐器,且他们的临床工作任务特别繁重,在医疗操作过程容易忽视自我防护,这可能是他们比较容易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的重要原因[8]。

本分析结果显示,在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工作年限5年以下者占67.91%,提示工作年限较短者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他们的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有关[9]。因此,加强新入职及低年资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十分迫切。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主要分布在产科、门急诊科、新生儿科,这些科室都是妇幼保健院中业务工作最为繁重的科室,医务人员需长时间、高强度、超负荷工作,极易出现疲劳,会明显增加锐器伤等职业暴露的风险。导致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医疗器具主要为注射器针头、头皮针、缝合针;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是注射或采血、医疗废物处理、手术切开或缝合等过程,与文献报道[10-11]的结果相似。黄慧玲[12]报道,护士在注射、采血及处理医疗废物过程中,容易被尖锐的医疗用品刺伤手部;医生进行外科手术时,由于器械传递操作不当、视野受限等原因,容易发生锐器伤等职业暴露。秦文等[13]报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HIV等为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主要感染源。本分析结果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是广西某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主要感染源,这与李渠等[14]报道的结果相似。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的国家,主要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加以预防和控制。本分析结果显示,广西某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中,不同类别医务人员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差异较大,其中医技人员的接种率最高(90.91%),清洁工的接种率最低(22.58%),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均达到70%以上,提示医务人员对于锐器伤职业暴露采取预防性主动免疫的意识较强,但清洁工的主动免疫意识还有待加强。

综上所述,医务人员是锐器伤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加强岗前岗中的职业安全培训,提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规范医疗操作流程,建立完善的科学职业安全防控体系,才能进一步降低医务人员锐器伤的职业暴露风险。

猜你喜欢

锐器乙肝疫苗妇幼保健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桂林市妇幼保健院2018-2021年建卡孕妇孕检结果分析
一种可视限高安全锐器盒的设计
现代综合类妇幼保健医院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临床医务人员锐器刺伤的危害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