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对比分析▲

2022-01-17康敬敬郭二呢王文静张同静李艳宾郭林

内科 2021年6期
关键词:布司高尿酸血症

康敬敬 郭二呢 王文静 张同静 李艳宾 郭林

1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肾病风湿科,河南省焦作市 454003;2 焦作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河南省焦作市 454003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因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尿酸排泄功能减退,易出现血尿酸(SUA)水平升高,导致尿酸结晶在肾小管内沉积,阻塞肾小管,损害肾小球,导致肾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1]。别嘌醇是临床常用的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但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会加重患者的肾脏负担,影响肾功能。非布司他能够与钼蝶呤活性位点紧密结合,保持氧化还原态的钼辅因子处于孤立状态,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与底物结合,从而减少机体尿酸合成,有效降低SUA水平[2-3]。为对比分析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CKD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择90例患者分别给予非布司他与别嘌醇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CKD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诊治的实践指南(2017版) 》中CKD、高尿酸血症的相关诊断标准[4-5];CKD分期为G2~G4期;男、女患者的SUA水平分别≥420 μmol/L、≥360 μmol/L;自愿签署治疗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紊乱;合并严重肝功能不全、心脏疾病;合并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入组前3个月曾接受噻嗪类利尿剂、茶碱类药物治疗;曾接受透析或肾脏移植治疗;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非布司他组和别嘌醇组各45例。非布司他组患者年龄47~72岁,平均(64.21±2.14)岁;女20例、男25例;原发病高血压肾损害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梗阻性肾病5例、糖尿病肾病11例。别嘌醇组患者年龄45~73岁,平均(64.16±2.12)岁;女18例、男27例;原发病高血压肾损害1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梗阻性肾病4例、糖尿病肾病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给予促红细胞生长素纠正贫血,保持低蛋白和低盐饮食,使用碳酸氢钠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给予钙通道阻滞剂降压等。在此基础上,别嘌醇组患者服用别嘌醇片(江苏美通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初始剂量每次50 mg,2次/d,2周后改为每次100 mg,2次/d。非布司他组患者使用非布司他(杭州朱养心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每次40 mg,1次/d;治疗14 d后复查SUA水平,若女性SUA水平仍高于360 μmol/L,男性仍高于420 μmol/L,则调整用药剂量为每次80 mg,1次/d,直至疗程结束。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治疗6个月后进行评价。SUA降低>40%,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血肌酐(Cr)水平降低≥30%或恢复正常为显效;SUA降低10%~40%,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好转,Cr水平降低20%~30%为有效;SUA降低<10%,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Cr水平降低<20%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SUA及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分别采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检测SUA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

1.3.3 不良反应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恶心、肝功能损害、腹泻、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6个月,非布司他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别嘌醇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酸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UA、TNF-α、IL-6、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UA、TNF-α、IL-6、TGF-β1水平均明显下降,非布司他组患者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别嘌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酸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n,x±s)

续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别嘌醇组患者出现恶心3例、肝功能损害1例、腹泻3例、皮疹1例、瘙痒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4%;非布司他组患者出现恶心、瘙痒、腹泻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非布司他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别嘌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4,P=0.020)。

3 讨 论

肾脏疾病患者出现肾脏功能减退时,会削弱其肾小球的滤过功能,阻碍体内尿酸的正常排出,诱发高尿酸血症;反之,高尿酸血症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肾损伤,形成恶性循环[4]。对慢性肾脏病(CKD)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上常使用别嘌醇进行治疗。别嘌醇具有类嘌呤结构,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阻碍黄嘌呤、次黄嘌呤向尿酸转化,使尿酸合成减少,从而降低患者的血SUA水平。但别嘌醇同时也会影响与嘧啶、嘌呤代谢有关的其他酶的活性,可能会引起患者发生相关的超敏反应,并且别嘌醇主要经肾脏排出,不适用于严重肾脏功能不全患者。CKD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后可出现血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反应增强、代谢性酸中毒、血管紧张素Ⅱ分泌增多等,炎性因子水平进一步增高,促进病情进展[6-7]。

为对比分析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CKD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择90例患者分别给予非布司他与别嘌醇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非布司他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别嘌醇组(73.33%);两组患者的SUA、TNF-α、IL-6、TGF-β1水平均明显下降,非布司他组患者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别嘌醇组;治疗期间非布司他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别嘌醇组(24.44%)。结果提示,使用非布司他治疗CKD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别嘌醇治疗,可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尿酸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降低恶心、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王鑫等[8]报道,非布司他能够选择性抑制尿酸的合成,但对与嘧啶或嘌呤代谢相关的其他酶类活性无明显影响,可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加快患者体内的尿酸盐溶解并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从而显著降低高尿酸慢性肾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非布司他能够与氧化型、环原型黄嘌呤氧化酶形成相对稳定的药物-酶合成物抑制酶的活性,与别嘌呤相比其降尿酸作用更强,能更有效地减轻慢性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同时,非布司他主要经肝脏代谢,不会对患者肾功能造成严重影响[9-10]。

综上所述,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别嘌醇治疗,可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尿酸及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布司高尿酸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非布司他的上市情况和新剂型研究进展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自拟痛风方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痛风明星药非布司他,为何被“黑框警告”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