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务人员锐器刺伤的危害及对策

2012-08-15汤丽霞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锐器针头医务人员

汤丽霞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Tanglixia1991@163.com)

医疗锐器包括注射针、穿刺针和缝合针等针具、各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玻璃试管、安瓿、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的金属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等。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的伤害。锐器伤危害性很强,后果严重,可造成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使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1]。同时也会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做好职业防护,保证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是人们一直在关注的问题。现将对医护人员锐器伤害的危险因素、造成的职业伤害以及防护措施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如下。

1 引起锐器伤常见的原因

范珊红等[2]对1 424名医务人员的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9.06%在调查月内有过锐器伤经历,平均发生密度为0.12次/(人·月)。另有调查结果显示[3,4]:医生锐器伤的发生率为54.29%~64.80%,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为75.41%~79.36%。据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报告,每年有40万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5]。

在杂乱的环境中,因工作紧张、繁忙,身体状况差,性格急躁是造成锐器伤的原因之一。工作中常发生的锐器伤害是在利用尖锐的医疗器械进行相关的医疗操作时,如手术、缝合、打开玻璃安瓿、处理医疗用品等等。医务人员自身的操作不当也可诱发锐器伤害的发生,如由操作者整理器具或进行伤口缝合或执行注射操作时刺伤自己;在处理废弃物不按操作规程执行。许长红[6]报道中锐器伤害总数的35%是由注射器针头引起,这与护理人员操作后习惯双手回套针帽或者治疗结束后将针头分离有很大的关系。在给病人进行治疗时由于病人不配合等都会造成锐器伤害。

而王晓王君[7]调查结果显示75.4%的医务人员认为针刺伤是不可避免的,是工作性质造成的,使大多数医务人员错误地认为针刺伤是从事诊疗工作必须接受的,因为护士每天的工作都要进行拔除液体后针头与输液管分离,同时进行医疗废物处理,因此,在心理上放松了警惕,对针刺伤的预防缺乏信心理,加上缺乏必要的预防针刺伤的安全操作规范以及防止针刺伤的有效措施,更容易造成针刺伤害。胡春玲等[8]报道实习护士锐器损伤达100%,工作3年以内的医院新职工(医生和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达95.7%。有可能是由于接触相应工作时间较短技术不熟练,或是工作粗心及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等原因所致[9]。

2 锐器刺伤的危害

在工作中被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玻璃安瓿、医疗仪器设备等造成的皮肤损伤会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意外伤害[10]。对医务人员来说锐器刺伤将会造成严重心身创伤,尤其是被带有传染病病人血液、体液等污染的锐器所致的伤害,多数受伤者产生重度的悲观情绪,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家庭的幸福。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锐器伤接触传播,HBV、HCV和HIV对医务人员威胁最大。刘秋鸣[11]报道带有HBV血液的锐器只要含有4μl足以造成受伤者感染HBV。其他病原体如梅毒、结核、疟疾、淋病等可以通过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12]。谢红珍报道显示[13]:美国每年有35例因锐器伤而造成HIV感染,8 700多人感染HBV,经职业暴露后有500例感染后患肝炎[14],有大量医务人员感染HCV。而我国是肝炎大国,HbsAg病毒携带者已有1.3亿,近年来艾滋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倍增的趋势[15],而医院又是病原微生物及传染性疾病的聚集地,如果工作不慎,有可能造成HCV、HIV、HBV等病原体感染的危险。

当锐器伤害发生后会产生巨额费用,包括了锐器伤害者的随访、治疗及误工等相关的费用;锐器伤者担心暴露后被感染传染病而造成紧张心理压力,对其进行心理治疗后所产生的费用;当被HIV、HCV等病原体感染的锐器刺伤后,锐器伤者被检出血清抗体阳性时,社会支出的费用等等[16],都是难以估计的。

3 锐器伤防护措施

3.1 普及锐器刺伤的标准预防 强化标准预防理念,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完善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避免锐器伤的发生[17],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时要戴手套;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果没有可利用的条件,可用单手技术[18,19]。在处理医疗垃圾时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和玻璃等尖锐的医疗用品;当给病人使用锐器进行治疗时,如果病人不配合,应有助手协助;操作中始终保持警惕,避免与他人交谈;使用后的针头和安瓿等锐器要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中,绝对不要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

3.2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的培训,特别是强化“标准预防”的措施,使每位职工知道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防护用品,加强如何避免由锐器引起的职业暴露危险以及对身心健康影响的教育,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改掉自身不良的工作习惯和行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掌握锐器伤流行病学知识,要做到:①领导重视,各岗位人员配置合理;②完善职业暴露的防护制度;③在工作中要注意防范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侵袭;④强化医疗锐器伤的安全意识;⑤完善医疗锐器伤处理和报告制度;⑥加强锐器物废弃处理的监管力度;⑦认真执行标准预防。同时医院建立健全相关监督、管理机制。

有效的教育是职业防护的重点,建议各类医学院校应将职业损伤的防护列入护士岗前培训的重要日程,向护生介绍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危害,培养护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自我防护意识,在提高护士业务素质的同时促进护士群体的健康,培养安全护理的信念。

3.3 安全使用锐器 医护人员应把使用后的锐器放入防刺破、防渗透的一次性塑料收集容器。重点放在正确操作和用后锐器的安全销毁上,避免注射器针头再使用。国外研究报道:导致伤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不使用锐器盒等,而合理使用防刺破、防渗透的锐器盒,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50%[20]。正确使用锐器盒,当四分之三满时锐器盒要送去焚烧。使用注射器后禁止徒手分离针头及折弯、破坏针头,禁止用手直接将锐器传递,当需要传递锐器时,应放入托盘后进行传递,以降低锐器伤害的危险。

3.4 锐器伤的处理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皮肤若意外被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医疗锐器刺伤后,立即挤压损伤部位,由近心端向外挤压,促使伤口处血液流出,然后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再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创面;如黏膜部位被暴露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及时上报相关的科室,对医疗锐器伤者做好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跟踪随访,以便及时按规章制度处理,对锐器伤者做好预防治疗工作。当被HB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24h内抽血检测乙型肝炎抗体,并注射抗HBV高价抗体和乙型肝炎疫苗;对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只是尽快抽血查丙型肝炎抗体,定期随防,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如果被HIV阳性患者污染的锐器刺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再用碘酒、酒精消毒,并在伤后24h内立即使用齐多夫定(叠氮胸苷),并及时请专家进行评估、处理。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损伤。在工作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做好“全面性防护”概念的教育,通过标准预防知识的宣教来提高医务人员行为的依从性。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及“标准预防”措施,加强职业安全知识和意识,保证职业安全[21,22],用积极的态度寻找受伤后的心理支持,来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通过普及标准预防知识来改变导致锐器刺伤的危险行为,可减少甚至杜绝锐器伤的发生,降低职业风险。

[1] 赵会杰,王力红,张京利,等.医务人员锐器伤分析及规范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3):45.

[2] 范珊红,许文,慕彩妮,等.三级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273.

[3] 任秋惠,刘晓红,辛敏.医务人员锐器损伤调查分析及管理机制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 1717.

[4] 郑晓澜,邸英如,郭蕾.医护人员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1.

[5] Trim JC,Elliott TS.Areview of sharps injuries and preventative strategies[J].J Hosp Infect,2003,53(4):237-243.

[6] 许长红,武翠萍.医护人员锐器伤害的原因、预防和处理[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7,18(6):99.

[7] 王晓王君,王小玲.医务人员对针刺伤的认知及针刺伤后心理状况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9):2452-2453.

[8] 胡春玲,张建军,樊晓明.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4):67-69.

[9] 任小兵,刘焱银,喻萍,等.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 (12):2547.

[10] 卢映霞,周丽霞,朱爱兰.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9,8(7):68-69.

[11] 刘秋鸣.我国临床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7,10(7):25-26.

[12] 符琰,李俊英.肿瘤科护士锐器伤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J].华西医学,2011,26(2):260-262.

[13] 谢红珍,聂军.国外护士锐器发生与防治研究概况[J].中国职业医学,2003,30(6):42-45.

[14] CDC.Workbook for designing,implementing,and eval-uating a sharp injury prevention program[EB/OL].(2005 -08-15)[2012-02-08].http://www.edc.gpv/ sharpsafety.

[15] 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

[16] Jagger J,Parker G.Drawing venous blood with syringes:a risky use of injection equipment[A]//Preventingoccupational exposures to bloodborne pathogens jCk.USA:the 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Worker SafetyCenter,2004:79-81.

[17] 佟亚宏.临床护士被锐器刺伤的危害及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2):1937-1938.

[18] 龚蕾,邵亚新,陆惺芳,等.门诊输液室护士针刺伤的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8):305.

[19] 张志宏.护士针刺伤的处理及防范[J].吉林医学,2010, 31(16):2536.

[20] Jagger J,Bentley M.Disposal related sharp object injuries[A]//Preventing occupational exposures to bloodbornepathogens.USA:the 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WorkerSafety Center,2004:37-41.

[21] 柳淑杰,卢爱工,李莉莉.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及防护对策[J].护理研究,2005,19(10):2791-2792.

[22] 刘爱斌,王春清.口腔门诊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J].临床医药实践,2010,10(2):138.

猜你喜欢

锐器针头医务人员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小小针头不迷路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一种可视限高安全锐器盒的设计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报复
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医疗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