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模式,让识字课堂更生动

2022-01-15许炽煖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低年级识字

许炽煖

摘  要:识字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小学生应具备的语文素养之一。低年级识字教学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掌握识字方法为教学重点。教师应发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有利资源,探索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使识字教学更有活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思维和能力等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素养;低年级;识字;课堂教学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统编版教材的编排也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课程标准中对各个学段的识字与写字教学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低年级识字教学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掌握识字方法为教学重点。

教师应该发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有利资源,在优化课堂识字教学中不断积极探索,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思维和能力等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识字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让儿童牢记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图片和视频对他们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从具体形象的到抽象的文字学习,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统编版一年级上册《升国旗》一课,我先播放天安门广场上升国旗的视频,学生会被那壮观的场面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此时导入课题,相机引导认识“升”字。教学《日月水火》时,出示“太阳、月亮、流水”等图片和相对应的甲骨文,能引起学生对这些古象形字和现代汉字的思考和联想,使他们对学习本课汉字产生兴趣。

二、发现汉字特点,习得识字方法

识字教学要尊重汉字的构字思维和逻辑关系。《新课标》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是:学生能学会归纳、总结识字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合理加以运用,做到学法迁移。这也是学生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运用汉字构字特点识字

汉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结合紧密。如教学“风”字时,通过视频演示“风”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风就是指空气流动的现象,让学生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一年级上册识字课《日月明》是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先过“读音关”,再借助图片直观地揭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同时鼓励学生自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也可以说说课外学会的会意字。学生学会分享新知,体验识字带来的乐趣,又巩固了生字。

(二)猜字谜识字

猜字谜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猜字谜识字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也有助于思维的启发。一年级下册识字课《猜字谜》就以字谜识字的形式编排,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猜课文中的两则字谜的方法,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字谜识记汉字。注意从简易的汉字入手,学生才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所学习的汉字印象深刻。

(三)对比、归类识字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字形相近或偏旁相同的字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对比或归类的方法进行识字。这样有助学生理解同一类字之间的联系,辨析形近字。二年级上册《中国美食》中“烤、爆、炖、炸”等字都带“火”,与火有关;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中“蜻蜓、蚂蚁、蜘蛛”等都带“虫”,指动物;《小猴子下山》中的“扛、扔、摘、捧、抱”都带“扌”,表示用手完成的动作。此类带有同一偏旁的同类字,应指导学生归类识记。

(四)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识记汉字,还可以通过交流,对识得的汉字加深印象,鼓励在生活中识字,做识字的有心人。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的“泥泞”一词,可以引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交流、谈感受、说句子等方式随文识字。

三、归纳识字方法,学会学法迁移

低年级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比较直观的识字方法,教师应适时指导学生归纳识字的方法,使他们能运用更多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一年级下册《小青蛙》一课,教学“清、晴,睛、情、请”等形声字时,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再根据字族文的内容,归纳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尝试识记形声字。《语文园地五》的“识字加油站”也以字族文的形式呈现。可引导借助图片,运用已有识字经验,学习“泡茶”的“泡”,理解其构字特点;再运用学法迁移,交流“饱、抱、跑、袍”的识记方法。这种迁移心向的逐渐加强,能有效地促进低年级儿童的汉字学习。

四、采取个性化评价,延伸识字成效

由于学生的学情不同,学力有差异,对于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应采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例如:“生生互评”“识字小能手”“最佳识字小组”“识字大王”等。分范围、分层次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识字带来的愉悦,从而促使他们在生活中自己主动地去识字。

总之,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生应具备的语文素养之一。为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教师应该不断探索高效的识字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使识字课堂更具活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使学生掌握识字的技巧,孩子们才能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学.中国语文报刊协会 总第662期

[3]B.A.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一册).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汕头市澄海实验高级中学附属小学,广东   汕头   515000)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低年级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