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1-15陈飞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

陈飞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尤其是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数理形象化、生活化,从传统的单向的知识传授变为双向、多向的信息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构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良性发展机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机会,逐渐成为教师们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里有这样的一句话:“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再看,一本书、一支粉笔、一面黑板,这种单调的、枯燥的课堂,相信大家仍然历历在目。现在,信息技术应用给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课堂,提升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互联网+、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微课……如雨后春笋。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功能呢?

一、互联网+延伸课堂生命力

“创强”“创现”带动着教育改革的春风,农村小学都接上了互联网,校园实现wifi无线网络全覆盖,拥有了多媒体教室,实现了班班通。这些都为我们开展“互联网+教学”奠定了基础,切切实实做到了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

为了能让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课堂插上腾飞翅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互联网知识和技术做支撑,要有善于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让教学穿透课堂植入。互联网+支持师生平板电脑移动智能终端的接入,以云课堂、人人通、101教育PPT、粤教翔云等各种网络教学、APP工具为载体,提升实时的互动、交流、反馈等活动效能。以上学习方式的改变,催生了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有效延伸了课堂生命力。

例如在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图形的变化”教学时,出示“想一想,怎样移动图中的人物,才能让曹操从华容道出来”。我们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说明华容道游戏取自于著名的三国故事,曹操兵敗逃到华容道,关羽为了报答曹操对他的恩情,放走了曹操。读着“华容道”的故事,感受图形的变化带给我们的乐趣。在这里教师如果只是在黑板上画画,在书本上指指,学生肯定会感到索然无味。如果能够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必将引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历史名著、历史人物,本就是学生关心的内容,相信在教师的引导下,教学效果不言而喻。曹操、刘备、关羽等都是学生喜欢的历史人物,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继续学习名著内容,了解故事及人物,领悟深层的名著文化。

再如在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方向与位置”和“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内容中,出现了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造纸术等代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看到“一千一百”“二千五百”“九百七十”“一千九百”等数字后面隐藏的传统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通过互联网了解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造纸术四大发明,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从而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在数学中表现出来的美感。

这种充满时代感的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让教学内容得到灵动的呈现,也让我们透过广阔、开放的互联网平台,重新焕发课堂生命力。

二、多媒体教学助推智慧课堂

为了让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在博学宝、实物投影、希沃白板、PPT课件、微课等充满时代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面对现代感洋溢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懂得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助推课堂教学。多媒体通过声音、光线、动画等形式,艺术性地呈现课本知识,创设生动引人的教学情境从而实施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让多媒体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灵感,打造智慧型的课堂。

例如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中的“欣赏与设计”教学内容,相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课本中的图形让人眼花缭乱,还要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图形,似乎难度很大。如果仅靠老师讲,学生看,这些知识是很难让学生消化掌握。若能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则一目了然。教学时可以首先展示课本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是否能找出自己熟悉的图形。接着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光线闪烁,从而帮助学生确定基本图形。最后在教师的解释说明引导下,明白这些好看的图形原来是由基本图形进行连接、重叠等演变而成。多媒体通过声音、光线、动画等形式,艺术性地呈现课本知识,创设生动引人的教学情境从而实施教学。

再如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中的“轴对称”“平移与旋转”教学内容,介绍的就是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可是什么是轴?什么是轴对称?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这些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抽象的、无法理解的数学概念。此时,若教师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把课本中静态的展示变为动态的呈现。多媒体教学让“死”的知识变“活”,透过课件操作将图形进行动态对折、移动、旋转,把趣味性融入到知识的传授中,必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求欲,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进而利用课件中的图片把学生的视角从课内扩展到课外,通过图形的运动变化去理解“轴”“轴对称”“平移”“旋转”等概念。最终达到固化知识、形成能力。如此,学生便轻松地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

空间与图形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绝对是个教学难点,其知识的抽象性而让学生难于理解,形成思维障碍。所以,讲解千遍不如演示一遍,多媒体教学往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造出一种积极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学情境。

三、信息技术运用时应注意问题

信息技术让数学课堂创设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神奇,更是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但在应用信息技术于数学课堂教学时还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在保留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往往有些教师把信息技术看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课课用,时时用,甚至成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代言人”。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中的一些优点,例如具有书法美感的粉笔字,再如教师在教学中突起的灵感。所以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目的, 是为了让信息技术解决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所以要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为教学服务,切忌“华而不实”

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地追求“高科技”的表现,动画、渲染、声效等技巧层出不穷,把教学课件变成技术展评。这种过多地追求和利用信息技术的使用功能,殊不知在信息化教学的道路上背道而驰。其实现代信息技术也是和黑板一样,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已,它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切忌“华而不实”“喧宾夺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做到适需、适时、适量、适度。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契合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做到融合共生,形成一种新的学习生态。在教学的道路上,发挥我们的智慧,努力成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陈梅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小学,2011

[2]王小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当代教育,2018

[3]范学功.运用现代技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4]“互联网+”为农村小学教学改革插上腾飞的翅膀[EB/OL]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908/8105016066002141.shtm

(作者单位:茂名市茂南区山阁镇中心小学,广东   茂名   525000)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