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2022-01-15赵志军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赵志军

摘  要: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中,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信息化技术也走进了教育教学领域。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举办,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改革,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化素养。本文以我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邮件合并”教学内容为例,从四个方面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总结教学能力大赛对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教学能力大赛;计算机应用基础;邮件合并

引言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政府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计划,由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通过赛教形式,提升了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推进了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面对新时代新挑战,作为教师应该首先做出改变,需要结合教育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技术的手段,不断学习,对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审视。具体而言,作为教师需要构建课堂内外的联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学习平台,使学生突破学习的时空限制,具备持续学习的环境,逐步锻炼提升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邮件合并》是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在学习和工作中经用途广泛,也是整个教材的难点内容。运用邮件合并能快速批量生成文档,例如学生卡、奖状、工资条、学生成绩报告书等,应用非常广泛。邮件合并虽然操作过程简单,但是要让学生灵活应用邮件合并功能处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就必须理解邮件合并域的作用,理解主文档和数据源的关系,这是很多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面对中职学生对信息化学习感兴趣的特点,本文从学生学情出发,把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解决了邮件合并中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达成了教学目标,提升了教学效果。

一、教学能力大赛简介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简称教学能力大赛,通过教师教学比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信息化教学设计考察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化教学过程的能力。另外,站在学生的角度,教学能力大赛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信息化技术对学习的助推作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量在逐渐的增加,因此,借助教学能力大赛,有助于推进信息化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教学改革。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邮件合并》选自中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文字处理中的任务,通过任务案例掌握郵件合并技能。具体包含:普通文字类文档的邮件合并和带图片的邮件合并。案例取材于生活和工作实例,难度层层递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2.学情分析

上课的对象是我校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150名学生,他们的就业岗位职业就是办公自动化,而熟练掌握邮件合并技能能提高办公自动化岗位的工作效率。

学生已经学习过Word 2016文字处理中的部分内容,如文本录入与编辑、图文混排等,懂得基本操作,但不会综合运用。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厌烦听课讲解,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强,对信息化学习兴趣浓厚。

3.教学目标

依据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合并域概念。

(2)理解主文档和数据源文件的关系。

技能目标:

(1)掌握邮件合并的操作步骤。

(2)能灵活运用邮件合并功能。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

(2)提升学生高效办公意识。

思政目标:

(1)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

(2)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技能自信。

4.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能力分析,把掌握邮件合并的操作步骤作为教学重点,把理解主文档和数据源的关系、掌握含图片的邮件合并操作方法作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方法

基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知识认知规律,借鉴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讨论法,运用信息化资源和技术,以两个任务指引:制作成绩报告书(含文字的邮件合并)和制作学生卡(含图片的邮件合并),采用教师视频讲解、任务指引、学生头脑风暴激发兴趣、学生小组合作、比拼,实现教学目标达成。

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中国大学慕课、班级微信群等信息化平台以及微课视频、课件等信息化资源。

(三)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过程依次为课前导预习、课中导内化和课后导提升三个过程。

1.课前导预习

教师课前将准备好的微课《成绩报告书的制作》、《学生卡的制作》、配套课件、课前预习测验发布到中国大学MOOC平台,在班级群发布导学任务单,进行答疑交流。

学生根据导学任务单的要求,通过观看微课、课件、测验、讨论完成预习任务。

2.课中导内化

为了检查课前预习情况,教师通过情景导入的方式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师用极域电子教室广播软件发放《成绩报告书》制作素材,限定时间让学生小组比赛完成,并展示比赛结果。

教师分析邀请函制作比赛没完成的原因,邀请“小讲师团队”学生讲解邀请函的制作方法,教师总结归纳邮件合并的操作步骤和要点,突出教学重点,让同学组内互助完成《成绩报告书》的制作。

为了拓展学生技能,教师播放动画,理解主文档和数据源之间的关系。通过组织学生头脑风暴、相互交流,了解邮件合并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思维。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引出含图片的邮件合并——制作学生卡。

教师邀请学生讲解如何制作学生卡,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操作要点。学生完成学生卡的制作,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如照片显示不出来的作品,逐步引导学生把照片显示出来。学生小组内相互协作,以强带弱,完成员工卡的制作。

教师组织学生提交《员工卡》作品到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由学生完成各项评价,如最喜欢的员工卡、最佳学习小组、最佳讲师团等等,教师公布各项活动评比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邮件合并的方法和注意点,布置课后拓展任务。

3.课后导提升

教师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传邮件合并的其它应用案例或学习参考,布置课后拓展作业——批量制作邀请函,设置课后测验。

学生通过学习教师上传的案例或自己搜索案例,进一步巩固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4.教学反思

本节课针对基础知识,通过观看微课、课堂讨论、技能练习、作品展示等手段,在课前、课中、课后运行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借助动画、视频等信息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教学中的难点。在作品展示环节,选择代表性的易错案例,有针对性的讲解,解决了学生操作中的易错点。

三、教学能力大赛对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一)有效促进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大赛,促进了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职业教育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有利于院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有利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教学经验交流。开阔了视野,促使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型升级,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还提升了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有效促进了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教学中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与实现,促使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新技术,不断地积累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如课件制作、微课制作、动画制作、教学云平台和教学设备的使用、App程序的应用等等,运用这些新技術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设计,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教师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课堂教学实施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探索如何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让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掌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有效促进科高效课堂的开展

通过教学能力大赛的开展,把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借助信息化的微课、动画,让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借助游戏闯关、头脑风暴活跃了课堂气氛;借助工作情景视频引入,使学生沉浸于工作场景之中;借助云平台大数据帮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作出评价。教师教学设计中应用多种信息技术,在课堂实施中以学生为主体,借助视频、动画、游戏等信息传播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把这些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有效促进了优秀的全国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教学能力大赛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影响中,还体现在优质资源的共享。教学能力大赛汇聚了各专业、各级别的优秀教学视频,大赛官网平台分享了比赛获奖者优秀的教学视频和教学设计,供全国各地的教师们参考学习。教师可以登录平台观看,了解最新的信息前沿技术,如VR、AR等,促进了网络平台教学研究的交流和共享。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能力大赛的举办有利于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能力。把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运用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能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兴趣,对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有很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严敏.光伏技术应用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J].职教通讯, 2019(15):7-9.

[2]柯盈盈,林静,肖辉雪,等.高职护理“心肺复苏”项目的信息化教学设计[J].2020(13):61-62.

[3]易甲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改革[A].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35(2):127-132+136.

[4]蔡兴壮,解皓.基于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4(1):169-170+1.

(作者单位: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广东   东莞   523000)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与专业学科的融合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浅谈小组合作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及教学创新策略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