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
2022-01-13郑娜
郑娜
摘要: 本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惧怕学习文言文、 文言文普遍难教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转变文言文的教学方法,首先需让学生重视诵读,让学生爱读,然后教师需创设环境 、传授方法、激活课堂, 让学生懂得如何学。强调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希望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言文,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高考语文 文言文教学 高度重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一提起文言文,学生就皱眉;一读文言文,学生脸色就变。询问学生原因,回答是:课文难懂、内容枯燥、上课乏味。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错误认知和攻克横亘在学生面前的这座堡垒呢?方法之一是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要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呢?
[正文]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语言生动丰富,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神。文言文的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中,也是高考必考的重点知识之一。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就成了高中语文老师必须面对和积极思考的一个问题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文言文教学仍是广大语文老师头疼教而众多学生不愿学的“硬骨头”。如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意学,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富于感情的朗读
高中教材中所選的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疏通文脉。现就以文言文《滕王阁序》为例,简要谈谈诵读在难度大的文言文教学中的关键作用。第一步粗读。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时要能读通课文,以不读错读音、不读错停顿为标准。通过这一遍诵读,字音字形解决了,句子大意也基本明了,对于文章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第二步精读。在《滕王阁序》的课堂阅读环节, 我首先拿出了一、二两段,要求男生和女生作为两个团体各选一段分别朗读,这一次诵读比第一次的粗读进步不少,同学们明显的读出了一定的节奏和感情。第三步反复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的经验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文言文要想读通读透,还是需要反复揣摩诵读。这样有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也愿意学文言文了。
二、为学生创设其学习氛围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实现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就能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想学文言文。当学习文言文,学生经历了反复地朗读后,就需要学生去感悟文章的思想和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时需要转换方式,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去参加,去想象当时的场景,让学生在自己的大脑里出现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让他们置身于自己所创造的文章环境中,去身临其境的感悟文章内容。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两句,如果我们单只是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点的角度去分析去讲,学生不但会觉得枯燥无味,还会破坏诗句中原有的意境。这时应该引导学生去想象:这时,我们就是作者陶渊明本人,久居官场而厌烦,这时我们乘船顺风顺水,小舟飞驰在宽广的湖面上,风吹拂着宽敞的衣服,是不是会让人有种很惬意的感觉呢?相信,这时学生们对陶渊明这两句诗就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传授其方式方法、激活课堂
1.现在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普遍缺乏兴趣与热情,文言文的翻译、文言实词的概括、文言文断句的分析等高考内容实际上都是由老师包干,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学好文言文,更助长了他们的惰性,成了彻底的旁观者。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懂学”。具体操作是:根据课文注解和查阅工具书尝试翻译全文,并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多音词、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等,弄懂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及词类活用的现象,划出文中难理解的字词句,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的翻译原则,熟练运用“增、删、调、留、补”的翻译方法,让学生不再惧怕高考的文言文考查,而是把其当作提高高考分值的题型。
2.在语文课堂中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用赞赏的话语评价学生的发言,这更能激活课堂气氛。在文言文学习中,为了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让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学生的回答即使不太正确,我也会给予激励性评价,肯定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态度,这些都能引发学生更强烈的课堂参与激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有效性教学目标。激活课堂,练习分层,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年1月)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
[3] 全国中语会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山西师范大学主办《语文教学通讯》
课题类别:立项课题
课题名称:《高中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课题批准号:20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