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成长学院:家校共育落实机制的区域探索

2022-01-13康海东

中小学校长 2021年12期
关键词:北仑区分院共育

□康海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风、家教,在多种场合、以不同话语表达了对家庭教育的关切。2020 年10 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既为地方家庭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又为地方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政策环境与支持。宁波市北仑区多年来深耕家校共育,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探索出区域性家校共育的落实机制。

一、问题叠加,亟待政府作为引领家长成长

温情脉脉的亲子关系是中华家文化的伦理根基,但却正在被异化的家庭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侵蚀,这是当今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的家教问题。北仑区以北仑港得名,管辖境内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一直吸引着省内外的人口迁入,目前北仑区常住人口有近100万,本地户籍只有40 万左右(其中近10 万是户籍迁入的“新北仑人”),区外户籍人口近60 万。这为教育系统(尤其是学校教育)带来生源及其家庭和家庭教育多样化的现实,本地和外迁家庭及其子女都要面对文化冲突、文化适应、文化融合问题,从而倒逼学校思考家校共育课题并付诸行动,通过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来实现共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直面这种现实状况,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学校实践基础上,北仑区教育局统筹规划全区家校共育事业,于2019 年成立“宁波市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以“为了孩子,让我们一起学习!”为动员口号,在实践中探索区域家校共育落实机制。

二、立章建院,依托学院推动全域家长成长

北仑区教育局先后出台 《北仑区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十三五”规划》 《北仑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家校合作机制建设的意见》 《关于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建设管理规范的若干意见》 等文件,以政策引领家长成长学院建设。

(一)成立“网格式”实体学院

2019 年5 月10 日,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正式成立。家长成长学院以家长成长发展为宗旨,致力于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促进全区家长在共性基础上有个性(不同梯度)的发展。

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在组织上采取“总院+分院”模式,即家长成长学院由设在北仑区社区教育学院的总院和设在各学校、幼儿园的分院构成。家长成长学院总院的工作人员由分管副局长、基础教育科职员、心理健康教研员和外聘专家组成,指导全区家长成长学院分院开展工作,区级层面的家长培训;家长成长学院分院的工作人员由学校、幼儿园的分管副校(园)长、班主任、家委会成员和专家团队组成,主要职能是组织实施本校(园)的家长成长教育工作,继承性开发本校的家长成长课程。目前,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在总院之外,已建成136 家分院,覆盖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

为保障家长成长学院建设的各项投入,北仑区设立家校共育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外包服务及专家指导费用,各学校、幼儿园的家长成长学院分院建设经费在公用经费中列支。

(二)组建“立体式”导师团队

以提高家长教育素养为目标,就要充分思考并尊重家长群体的特殊性。基于对区域内家长群体的分析,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组建了广域的导师团队,具体包括三类群体。

一是教育系统导师组:家长成长学院面向本区教育系统,将有能力、有意愿的教研员、在职教师组织起来,作为家长成长学院的主体导师,为提高他们进行家庭教育工作的能力,北仑区教育局安排家庭教育专家进行定期集中培训。二是行业精英导师组:家长成长学院面向全区招募政府部门、企业等各行各业的精英(能优质胜任家长角色的人),组建家庭教育公益巡讲团,面向全区家长进行专题报告并在各分院巡回报告,分享其家庭教育思想和经验。三是特聘专家导师组:家长成长学院面向全国,聘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及其团队,担任家长成长学院特聘顾问,定期为我区家长成长学院总院和各分院教师开设讲座和座谈会,并指导有基础的分院创建家校共育特色项目。

(三)探究“内生式”家长成长路径

基于家庭教育现状,顺应时代要求,北仑区探索出了包含培养目标、培养路径、培养机制的家校共育模式(见图1)。我国社区教育先驱者厉以贤先生也提出“成人学习宜以团体学习和讨论学习为主,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这样即可减轻压力,又能提高学习兴趣。”[1]基于成人家长学习的特点,我们探索出了“学员自主+导师引领+同伴互助”的培养路径。

图1 北仑区家长成长树型图

家长是成人学习者,其学习的目的性很强而规范性较弱,其学习时间、场地均具有较强的分散性,且不同的家长其学习的内驱动力和主动性也参差不齐。为此,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在规范、完整的学员档案和手册的基础上,实行“学分制”评价体系,根据不同的学分,家长们可获誉“合格家长”“优秀家长”“知名家长”三个等级,其中有些“知名家长”若有意愿可转入家长成长学院的导师组中。整体而言,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非常注重成功家长的选树和宣传,以发挥激励、示范、引领作用。

在具体实施上,我们面向全区,整体性、区域化推动家长成长,依托家长成长学院进行常态运行,同时基于全区幼儿园和中小学已有的探索将其纳入家长成长学院的培养体系之中,并激发和鼓励全区幼儿园和中小学继续深化创新家长指导服务工作。

三、构建课程,切实提高家长教育素养

课程专家泰勒指出: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不足以提供能让学校为教育目标做出全面且理智的决定的基础。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要求、学科专家的建议等等都具有可取的价值。[2]基于此,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在课程设计时遵循泰勒原理,务求供给全面而科学的课程内容,助力家长教育素养提升。

(一)家长调研,明确课程需要

成人学习的强目的性决定了家长教育困惑的解释与解决,是家长成长学院课程的必要构件。在这种认知之下,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以“你最关注的家庭教育问题”为主题,通过学校面向全区全学段家长展开调查,共回收原始问卷2000 余份,包括694 个原始问题,经整理合并最终形成了价值观念、社交适应、学习能力、性教育、情绪管理、亲子沟通六大类别共112 个问题。这六大类问题基本上覆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学段,只不过在每个学段的问题表征各有其学段特点(见表1)。这些问题是我们后续设计课程的逻辑起点之一,构成了我们独特而有针对性的课程。

表1 社交适应的学段表现

(二)立足实际,构建两级课程体系

建院之初,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就明晰了“总院+分院”的办学体制。这样的办学体制也决定了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的课程体系的两级性。

1.总院通识课程

总院通识课程,顾名思义就是由北仑家长成长学院开发和组织实施的、面向全区家长的课程。其中,模块一是基于家长调研问题而开发出来的案例课程模块;模块二则是深入研读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 之后,以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要点为纲所构建的系统化、可指导的理论课程模块;模块三是以宣讲解读国家最新的教育政策为主,引导家长了解和跟进先进教育理念,转变家长育人育才观念的时势课程模块。

2.分院特色课程

分院特色课程指幼儿园、中小学等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分院开发并实施的,主要面向本校(园)的家长群体的家校共育活动。这些活动具有鲜明的校(园)本特色,体现着学校(幼儿园)的学校特色,是学校(幼儿园)整体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

(三)多样实施,提高教育效果

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运用讲座、研讨、体验、音像视频等形式,让课程以不同的方式途径与家长相遇。

1.“多平台”线上推送

北仑区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分四大平台进行推送。第一平台:北仑教育微信公众号开辟家长成长学院专栏,以公众号头条的形式发布;第二平台:北仑区名优骨干班主任直播平台专栏发布;第三平台:浙江数字家校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北仑分平台发布;第四平台:班级微信、钉钉群,家长及时互动反馈。线上微课,方便家长们随时随地可以手机观看,让家庭教育理念能够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育儿认知和教养方式。

2.“多形式”线下实践

以各家长成长学院分院为主阵地,以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为重要抓手,针对各年龄学生凸显的教育问题,开展形式不一的家长成长课程:专家授课、开放课堂、教育分享会、亲子联动项目等,创造各种机会,让家长们能从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场地、不同的内容中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接受孩子成长的差异,参与孩子成长中的故事,成为真正的陪伴者和同行者。

3.“多渠道”形成合力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与社区、街道、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家庭教育活动能够走出校园,让优质家教资源走进校园。如组织家长和学生走进北仑区青春健康俱乐部开展研学活动,借助俱乐部里各种媒介宣传,使学生们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通过亲子互动课堂,增进了青春期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四、规范考核,多层评价保障教育成果

用好教育评价这根指挥棒,将会大大促进教育改革。北仑区教育局从教育改革发展的视角看待和推行家长教育工作,积极利用评价来引导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和家长切实重视家校共育和家长成长。

在学校评价层面,从组织建设、课程开设、活动开展、教育成效等方面对各学校幼儿园的家长成长学院分院工作进行考核,每年评比若干个优秀分院,由教育局颁奖鼓励。该考核结果亦被纳入学校幼儿园年度考核体系之中。

在家长评价层面,除了以“学分制”将家长成长程度做出区分之外,对于学习期间表现优秀的家长,除了颁发优秀证书外,还将逐渐推出“知名家长”评选活动,在条件成熟时启动“名家长工作室”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家长群体的自育共育功能。在具体评价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前测——后测”的方法,通过理论知识考核与情境问题解决两大模块,使家长明确自己在教育子女、与学校共育上的现状与问题,并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在学生评价层面,通过发放学生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转变与成长,让孩子不仅能给自己的父母“打分”,还可以在问卷上表达父母在家庭教育和个人教育素质上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父母未来的期待,等等。通过子女对父母的评价,激励家长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五、成效初现,成长学院助力区域教育改革

建院三年来,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已经成为北仑区教育改革的重要引擎,不仅转变了家长教育观念,更成为现代学校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家长教育观念转变并落实到行动

通过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的课程学习,家长教育观念得到显著转变,教育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家庭教育方法得到改善。一位家长在培训课后感中写道:“没听课之前的那些日子,正处于我和女儿沟通困难的时期,谁都不想妥协,交流方式基本以吵架为主。后来参加了培训课……我尝试着用老师教我的方法,每天发现孩子的一个优点并夸出来。果然,女儿和我的关系开始缓和了。”这位家长的感受并非个案,而是说出了许许多多家长共同的心声。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使“学为父母”得到了制度化、组织化的保障,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的结业证书,更是全区家长们尤其珍视的一份资格证书。

(二)学校形成争创家校共育品牌自觉

2021 年,教育部将“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并明确指出:发挥学校指导作用。有鉴于此,北仑区家长成长学院有意识、有意图地采取“总院+分院”的办学体制,以“分院”建设引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家校共育。在优秀分院评选机制推动下,区域内学校家校共育特色品牌不断涌现。比如,宁波滨海国际幼儿园的“WE 学园”品牌、淮河小学的“家教育”和“教育家”模式、北仑中学的“家校育人共同体”品牌、长江小学的“百川教育”品牌,等等。这些学校以创建品牌的意识和标准开展家校共育工作,不仅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提供了家校共育工作示范,更为何为新时代的好学校提供了新的理解维度。

猜你喜欢

北仑区分院共育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宁波市北仑区新碶小学 把最好的给孩子
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学达小学 童创学达 性天成长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实验学校 好玩的学校 懂玩的老师 会玩的学生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柴桥小学 学最优秀的别人 做最优秀的自己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探秘霍格沃兹分院式
来听,分院帽之歌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