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血站采血中献血者反应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
2022-01-12双莉华游桂梅付萍萍
彭 芳 双莉华 游桂梅 付萍萍 何 军
1.江西省抚州市中心血站办公室,江西抚州 344000;2.江西省抚州市中心血站质管科,江西抚州 344000;3.江西省抚州市中心血站供血服务科,江西抚州 344000
血站是血液采集和制备的重要场所,主要是采集爱心人士捐献的血液为临床提供安全血液,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大意义[1]。近年来,临床治疗血液需求量不断增加, 血站采血工作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和负担。血站采血护理不仅关系着血液采集质量,同时需注意保证献血者的满意度,以免发生纠纷。在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具备较高专业水平和良好护理态度,以确保采血顺利进行[2-3]。持续质量改进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医院管理模式,能在监督考察护理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达到持续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目的[4]。 但目前我省市血站护理工作者对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应用研究较少。 基于此,本研究将重点置于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血站采血中的应用,并观察这护理模式对献血者反应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抚州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200 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0 例。对照组中,男47 例,女 53 例;年龄 19~55 岁,平均(34.16±7.84)岁;体重47~75 kg,平均(60.25±8.43)kg。 试验组中,男 49 例,女 51例;年龄 19~57 岁,平均(34.68±8.25)岁;体重 48~77 kg,平均(59.37±8.66)kg。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经一般检查及血液检测,符合献血要求;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有血液疾病、精神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肺肾疾病者;有输血史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对采血人员集中培训,包括采血技术、综合素质等,采血中巡回护理,对情绪波动较大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观察献血者有无不良反应。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措施如下。①成立质量改进小组:采血站负责人任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包括1 名质量监督员和3 名采血人员,采血人员接受采血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及护理态度提升,根据持续质量改进要求完善采血护理制度。 每月召开1 次质量分析总结会,小组成员汇报近1 个月内采血护理质量改进情况,重点分析血液报废原因, 组内探讨采血中遇到问题的应对措施;质量监督员每周上报组内成员采血护理质量和献血者情况,组长随时抽查质量监督报告,以确保护理人员遵守采血护理规范,提高护理质量。②细节护理:a.采血前。 向献血者发放献血宣传资料,让人们认识到献血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反而对人体骨髓造血、铁含量平衡有益;献血前1 d 保持饮食清淡,忌食油腻、高蛋白食物;告知献血者采血针有轻微刺痛感,使献血者保持放松状态;在等候室内播放音乐、视频等,分散献血者注意力,以缓解其紧张情绪;保持采血室内环境清洁,对室内器材、设备等定期保养、消毒,避免霉菌、病菌影响血液质量。b.采血中。尽量选择粗管径血管,以提高一针率,减轻献血者疼痛;认真检查采血耗材,当面拆开针头、血袋,消除献血者顾虑,提高其配合度;采血中主动与献血者交流,指导其按节奏抓紧、放松拳头,帮助献血者保持放松状态。c.采血后。针头拔除后,嘱献血者持续按压15 min 左右,原地休息30 min 以上,敷料保留4 h 以上,观察献血者面色、表情等,询问其感受,无不良反应后即可离开;告知献血者献血后24 h 内避免剧烈活动,多饮水,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食用富含蛋白和补血类食物,保护好针眼,避免感染。③不良反应处理:献血者在献血中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采血,协助献血者采取头低脚高位,及时缓解头部缺血,并配合按压献血者的人中、合谷穴,给予一杯温糖水。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及血液报废率。 ①护理满意度:采用血站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 其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59, 重测效度为0.868,问卷包括采血技能、护理态度等,总分100 分,>80~100 分为非常满意,60~80 分为满意,<60 分为不满意。 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例数/总例数×100%。②不良反应:记录献血者献血期及献血后发生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肿等。 ③血液报废率:按每人1 袋血液计算, 报废率=报废袋数/总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血液报废率的比较
实验组的血液报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83,P=0.02)。
3 讨论
近来,随着献血知识普及和人们观念改变,血站每年接待的献血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但血液质量易受外界多种因素影响, 给采血人员提出较高的工作要求。 采血不仅要保证血液的合格率,还需保障献血者生命安全,故在采血中应给予献血者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5-7]。 要求采血人员具备娴熟的采血技术、敏锐的观察力及应急反应能力,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则通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改进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为献血者提供最优质护理[8]。 本研究为提升我市服务质量与工作水平, 填补采血护理研究领域的空白,将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应用血站采血工作中。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后献血者对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提高采血中献血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效果显著。 李娟等[9]研究显示,健康宣教、提高献血护理质量措施可提高无偿献血者对献血护理满意率,减少献血不良反应,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在血站负责人带领下和质量监督员监督下,提升采血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采血技能,持续改进采血护理制度,为献血者提供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有助于获得献血者较高护理满意度。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中细节护理包含采血前、中、后全程护理干预,采血前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措施旨在确保献血顺利开展,让献血者对献血相关知识有更深入了解,帮助献血者做好献血准备,可消除献血者采血前不良情绪,避免其情绪过度紧张而导致采血穿刺失败[10-12]。环境护理可降低霉菌、病菌对血液质量的影响,而提高血液质量,降低报废率。采血中注重减轻献血者疼痛, 可减轻其机体应激反应,提高献血者舒适度;再次心理干预,通过主动与献血者交流及放松训练,转移其注意力,使献血者保持平稳、放松心态配合采血人员完成采血工作,在一定程度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采血后加强对献血者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保证献血者献血后生命安全,指导其献血后饮食,使其感受到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质量护理服务,进而获得献血者认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为日后采血工作奠定良好基础[13]。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重视对献血者献血后不良反应的干预,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时立即停止采血, 给予适宜体位、穴位按压、饮用糖水等护理措施,快速缓解献血者不适症状,保障献血者身心健康,并减少血液报废的发生[14-15]。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措施可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还有助于献血者保持稳定、放松的心态配合完成采血工作,有效提高血液质量,并增强人们对献血的认知,让更多的人愿意参与无偿献血活动,而解决血站采血工作的压力和负担。 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范围存在局限性, 未来还需扩大样本量和研究范围,以提高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适用性,期望为血站采血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综上所述,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应用于血站采血中,可有效提高献血者护理满意度,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并降低血液报废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