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标准化监测流程在ECMO 患者肝素抗凝中的应用研究
2022-01-12魏玲
魏 玲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西赣州 341000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较为有效的循环辅助方法,主要用于重症心肺功能衰竭的治疗[1]。 凝血系统障碍是ECMO 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制约着ECMO 的疗效[2]。肝素是ECMO 支持中应用最广泛的抗凝剂,严密监测肝素使用过程中的凝血指标以指导肝素用量的及时调整,对预防凝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3]。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ACT)检测血凝时间的一种客观、有效的方法,常用于体外循环肝素抗凝的监测中,是确保心脏等手术成功的有效手段之一[4]。 但目前针对ACT 监测没有特异的标准指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ACT 监测的可靠性, 造成医生做出错误的判断,影响着患者的治疗[5]。 鉴于此,本研究制定ACT 标准监测流程应用于ECMO 肝素抗凝中,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赣州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行ECMO 治疗的4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 例)和对照组(16 例)。 研究组中,男 20 例,女 10 例;年龄45~69 岁,平均(57.43±9.19)岁;疾病类型:重症心力衰竭9 例,急性心肌梗死5 例,重症急性心肌炎4 例,重症呼吸衰竭8 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 例。 对照组中,男 11 例,女 5 例;年龄 46~68 岁,平均(59.51±10.58)岁;疾病类型:重症心力衰竭5 例,急性心肌梗死2 例,重症急性心肌炎2 例,重症呼吸衰竭4 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 例。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 岁者;②具有 ECMO 适应证者;③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无法建立合适的血管通路者;②存在不可复性脑损伤以及严重的不可逆性多脏器损害者;③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时间>60 min者;④活动性出血者;⑤恶性肿瘤者;⑥术前12 h 内使用过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或长期使用口服抗凝药物者;⑦严重凝血障碍或存在抗凝禁忌证者;⑧对肝素有过敏史或发生过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史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置管前给予普通肝素钠注射液(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90120,规格:2 ml/12500 U)80~100 U/kg 静脉注射, 检测ACT 值>200 s 开始置管,然后以普通肝素钠注射液20 U/(kg·h)持续静脉泵入。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ACT 监测方法。 采用北京凯迈医疗设备技术中心生产的MD-125 型ACT 测试仪及配套测试片进行ACT 床旁监测, 每6 小时抽取血样,根据结果调整肝素用量,调整用量后0.5 h 增加测定 ACT,使 ACT 目标范围维持在 180~220 s。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ACT 标准化监测流程。 (1)建立 ECMO 护理小组:由护士长、科主任及有经验的护士、医生组成,负责ACT 监测相关制度及流程的制定、实施。 (2)ACT 标准化监测流程的设计:根据ECMO 治疗、ACT 检测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组织工作小组成员编写ACT 采集、监测的管理方案和操作流程及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3)培训与考核: 对工作小组成员进行ACT 标准化监测流程培训,内容包括ACT 标本采集、监测及检测结果处理流程,培训方式采用理论学习、操作培训等,培训完毕后进行考核, 考核通过后方可参与ACT 标准化监测流程的工作。 (4)ACT 标准化监测流程:①标本采集:采集血样前护理人员首先用耐心、细致地与患者沟通,告知其采血的目的及意义,提高其依从性;检查药试管的有效期, 用5 ml 注射器经桡动脉鞘或股动脉鞘先抽取静脉血10 ml,再抽取1 ml 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 抽取的血标本内避免混入空气及泡沫。②标本检测:血标本采集后应立即行ACT,将室温下放置的测试片插入ACT 测试仪, 仪器预热至37℃,将血标本注入血样池内进行自动测试。 ③监测时间:ACT 监测在 24 h 内 1 次/1 h,24 h 后 1 次/2 h,ACT稳定后可1 次/4 h。根据结果调整肝素用量,调整用量后 0.5 h 增加测定 ACT, 使 ACT 目标范围维持在180~220 s。 ACT>300 s 应停用肝素,直到恢复到正常范围。 ④仪器维护和保养:监测仪使用后以500 ppm爱尔施消毒液擦洗。 每周二、四检查维护仪器,并做好记录。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均给予ACT 监测至撤机,并在出院后随访3 个月,观察以下指标。①临床相关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ECMO 持续时间、膜肺使用寿命、成功撤机率、3 个月内生存率。 ②膜肺、泵及管路凝血程度[6]:观察两组患者ECMO 后48 h 膜肺、泵及管路凝血程度。未见凝血或数条纤维凝血为0 级;可见部分凝血或成束纤维凝血为Ⅰ级;可见明显凝血块为Ⅱ级;管道压明显增高或需更换为Ⅲ级。③不良出血情况[7]: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穿刺置管处、消化道、气道、颅内的出血情况。无出血为0 级;消化道、气道出血<50 ml 或穿刺置管处皮下明显血肿为Ⅰ级; 颅内出血或消化道、气道出血>50 ml 或穿刺置管处严重皮下血肿且伤口处渗血为Ⅱ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ECMO 持续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膜肺使用寿命长于对照组,成功撤机率及3 个月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膜肺、泵及管路凝血程度的比较
研究组膜肺、泵及管路凝血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两组患者膜肺、泵及管路凝血程度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不良出血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不良出血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出血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ECMO 的运用能提高重症心肺衰竭的患者生存率,但其特殊的运行机制及患者常伴有严重的内环境和血流动力学紊乱,导致机体内凝血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并向促凝方向倾斜,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凝血系统功能紊乱, 引发出血和血栓等凝血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及预后,这也是终止ECMO 治疗的常见原因[8]。 肝素是现有ECMO 抗凝措施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抗凝剂,以往使用该药物多为经验性治疗,难免造成部分患者因药物剂量不合理而导致不良并发症的发生[9-10]。 理想的抗凝状态应该可以既无急性出血又能达到良好的抗凝效果, 而这种药物所需达到的精准程度需依靠有效的监测手段。 目前,ACT 是肝素抗凝效果的常用监测手段, 但其尚未形成其规范化的操作及检测流程,而在实际工作中影响该指标结果的因素较多,如血小板激活、血液稀释、低体温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误判[11]。
本研究将ACT 标准化监测流程应用于ECMO 患者肝素抗凝中,首先建立起基于证据的ACT 采集、监测的管理方案和操作流程及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从标本采集、标本检测、监测时间、仪器维护和保养检测等几个方面构建出具有操作性的规范化流程,并加强护理人员相关培训,以提高其操作的准确性,确保ACT监测的质量[12]。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膜肺、泵及管路凝血程度0 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Ⅰ~Ⅲ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出血不良情况0 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Ⅰ~Ⅱ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ECMO 患者肝素抗凝中使用ACT 标准化监测流程更有利于达到最佳抗凝状态,使机体获得持续性的抗凝以抑制体外循环中凝血系统的激活,而凝血系统的活性又足以防止出血事件的发生;此外,研究组膜肺使用寿命长于对照组、成功撤机率及3 个月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模式能有效延长膜肺管路使用寿命,确保高质量血氧交换,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ACT 标准化监测流程应用于ECMO患者能使肝素达到最佳抗凝状态, 改善其凝血程度,减少出血不良情况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成功撤机率、3 个月内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