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探究
2022-01-11郑双双
李 芬 郑双双
(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肺部感染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时,如何促进病情好转,减少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降低病死率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1]。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4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 年12 月至2019年12 月收治的44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每组22 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方法:(1)确保呼吸道通畅。若患者清醒,应鼓励患者深呼吸及咳嗽,确保生命体征平稳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若患者昏迷,应定时刺激吸痰,多次有效拍背。若患者为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者,吸痰前后应加大氧流量,每次吸入1~2min。采用注射器抽吸抗菌化痰稀释液3~10mL,取下针头,从气管导管外口直接注入。在吸气时缓慢注入,稍待1~2min 再吸痰。根据患者痰液的粘稠度来决定吸痰时间,定时翻身叩背,以防患者长时间处于一个体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阻塞细支气管所引起的肺叶膨胀不全。(2)控制口咽部细菌定植及误吸。测定患者口腔pH 值,根据口腔pH 值选择口腔清洗液,每次对口腔护理2次。若患者留置胃管,插管时应比常规留置胃管的长度深插入4~8cm,使得胃管接近幽门部,减少鼻饲反流的发生。鼻饲后半小时禁止对患者翻身叩背,尽量不吸痰,以免引起反射性呕吐[2]。(3)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加强呼吸道的湿化,从而维持纤毛运动的生理要求。每日更换湿化器内的蒸馏水,正确判断吸痰时机,采用非定时吸痰技术,减少定时吸痰的并发症。选择合适的吸痰器,直至患者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恢复到吸痰前水平,再将吸氧浓度调到吸痰前水平。(4)病情监测。监测患者颅内压及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形态变化,听诊肺部呼吸音,严格按照交接班,定期进行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呼吸参数。(5)营养支持。尽早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饮食,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及消化情况,调整营养量,保护患者胃粘膜,保存自体呼吸免疫功能。(6)环境护理。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及清洁,温度调整在22~24℃,湿度在60%~70%。定时开窗通风换气,限制探视人数。每次探视人数不超过2 人,时间不超过1h。探视者进入病房,应穿一次性隔离衣、戴口罩,不得随意接触患者。
1.3 观察标准 记录两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置管时间、ICU 入住时间及病死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 软件,将P<0.05 为判断有显著性的衡量标准。
2 结果
对照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19.82±5.36)日,气管置管时间(25.16±6.83)d,入住ICU 时间(15.83±2.90)d,病死8 例,病死率36.36%;研究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15.17±5.24)d,气管置管时间(21.89±5.17)d,入住ICU 时间(11.60±2.25)d,病死2 例,病死率9.09%;研究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多表现为肺不张及呼吸衰竭等,且气道中痰液、内分泌滞留是其主要因素。尤其老年患者的年龄较大,自身免疫力较差,加上基础疾病较多[3]。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护理干预,此次通过确保呼吸道通畅、控制口咽部细菌定植及误吸、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病情监测、营养支持、环境护理等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置管时间、ICU 入住时间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临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