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择适应议《狼图腾》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
2022-01-08谢媛媛
谢媛媛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引言
小说《狼图腾》作者姜戎从自己在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的经历出发,以生态关怀为基点,深度描绘了蒙古草原文明与图腾文化。在对“狼图腾·草原魂”的探寻中,进行关于文化、历史的双重思考。因而该小说是一部以狼为起点,追索游牧民族生存哲学,进而对其重新认知的大书。
2004年,《狼图腾》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从2004年至2014年《狼图腾》在中国大陆再版高达150余次,连续6年位于文学畅销榜前十名,同时也引来外媒的关注。西方人对异质文化的期待和追求构成西方读者及研究者双重镜像式好奇,成为此类文本传播的卖点。使《狼图腾》在西方声名远扬的除了原文本真实宏大、惊心动魄的情节外,美国翻译家Howard Goldblatt,中文名葛浩文,对西方读者阅读需求与阅读习惯的清醒认识,将其带入另一个璀璨的文学世界。鉴于此,本文以葛浩文的英译本为蓝本,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从译者选择与适应视角探讨中国文学在走向世界时,译者要在传递文学本质,传播异质文化与译者主体性发挥之间寻求平衡,继而拓宽中国生态文化传播与生态文明建构的国际化视野。
一、小说《翻译狼图腾》本体特质研究及英译本海外传播现状
(一)小说《狼图腾》本体特质研究
小说《狼图腾》以草原生态为支点,勾勒出内蒙古独特的游牧文化。姜戎本人历经常年的原始游牧生活,深度刻画了草原上农耕民族与汉民族、人与狼、人与自然竞争与依存的双重复杂关系,并淋漓尽致地呈现出草原万物相生相息的内在关联。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浓厚的内蒙古特色文化十分吸引读者眼球。小说中充满着浓郁的生态思想,借以传达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的焦虑,以及人类对纵横驰骋草原的依恋。狼的本质以及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狼性也同时在小说中得以体现,并反思人性、人与自然相处模式等问题。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奇异而灿烂的存在。
(二)《狼图腾》英译本海外传播现状
小说《狼图腾》的全球英文版版权,由企鹅集团在2005年以10%版税买下。2007年,葛浩文的英译本《Wolf Totem》在英语国家发行。截至目前,已被译成30余种语言,在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国家地理》作为美国最畅销的杂志,也给予了该小说高度评价。所以说《狼图腾》是中国迄今为止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图书之一。
何明星,刘国芝、李清柳从大数据视角解读《狼图腾》在西方的传播范围和受众人群。也有学者以《狼图腾》英译本为研究样本,从译者、出版社、评论者三个维度解析中国当代小说在对外输出中呈现的性质和样态。李永东、李雅博,李燕提出《狼图腾》的成功译介是多因素合力的产物,并进行阐释,整合归纳该译本对中国文学外译的重要借鉴作用。张秀琴,管月在翻译理论指导下,对译本进行分析,运用描述的方法解释具体的翻译现象。《狼图腾》英译本在海外的成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参考。在众多译本中,葛浩文的英译本是流传度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汉学大师夏志清教授称译文作者葛浩文先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约翰·厄普代克也曾做过这样评价“在美国,中国当代小说翻译差不多成了一个人的天下,这个人就是葛浩文”。由于葛浩文的成功译介,《狼图腾》英译本2007年在243部亚洲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膺首届曼氏亚洲文学奖。他是把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最积极、最有成就的翻译家,在中国文学与西方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
二、选择适应论在《狼图腾》英译本中的适用性
(一)选择适应论概述
胡庚申教授倡导的“翻译生态学”理论,将自然学科的研究理念及具体方法和翻译研究相结合,标志着翻译学界对翻译理论跨学科研究的开端。该理论强调译者和译作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顺应。“翻译生态环境”较之于语境而言,是一个涵盖面更广的概念,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译者适应的是由原文、原语及译语等诸要素所呈现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是对译语生态环境的顺应和最终被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度。胡庚申教授认为翻译过程即“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相互转换、循环往复的过程,因而翻译选择适应论试图从“选择”“适应”的双重视角解析翻译过程,以此对中英文两种语言转换的方法、本质、评判依据等方面做出详细阐述。该理论重点探讨翻译是译者适应与选择交替循环过程。翻译适应选择论将翻译界定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过程是对以原文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对译文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翻译过程
翻译适应选择论以“生命体”“自然选择”等基本原理为基础,重点探析翻译是译者在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中不断优化、选择的循环过程,因而将其定义为“翻译适应选择论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二)选择与适应在《狼图腾》译本中的体现
小说《狼图腾》为读者呈现了在特定年代里草原的图腾文化,内容蕴含大量汉语文化负载词,这些涉及特殊岁月里政治、蒙古族文化风俗以及中国历史等方面的特色书写成为译介的客观鸿沟。葛浩文对原语和目的语的差距认知明确,在翻译中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灵活而巧妙地处理汉英两种语言在语义和文化上的隔阂。译本的语言表达顺应了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心理倾向和阅读期待,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译文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关注文本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动态性,反映出译者主体文化身份构建的同时,也充分考虑译语读者对异域文化的潜在接受力,因而使《狼图腾》英译本成功走入西方读者的视野。
1.译者自身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活动以“译者为中心”,译者的主体意识在原语和译语的双重生态环境适应选择中起主导作用,直接影响译作质量。胡庚申教授提出,适应与选择首先是译者对自身阅读喜好、语言转换能力的适应与选择。葛浩文潜心于中国文学作品翻译,30年间译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多达50余部,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葛浩文作为著名汉学家,既精通原语,又熟悉接受语环境,集结了出色译介者的特点。但他对译介作品的选择却十分严谨,大多集中在其感兴趣的作家作品上。同时也关注自身语言能力、目的语审美情趣以及文本普及性等。葛浩文认为翻译要为读者服务,坚持读者导向,时时刻刻为读者服务。谈到对《狼图腾》这部小说的选择时,葛浩文坦言读完该小说前三章后决定边读边译,并把自己阅读《狼图腾》的初始情感完美的融入到译本中。最终历时一年,完成了这部生态大书的译介。葛浩文称《狼图腾》是一本突破性的中文作品。译者在译介中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是选择的基础,《狼图腾》的翻译正是译者葛浩文对以原著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
2.对读者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中,译文读者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制约到译者的翻译选择。读者是翻译生态链中必要一环,也是“翻译群落”诸要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文学海外译介常常遇冷,原因之一是对读者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研究不够。正如英国汉学家Bonnie Medougall指出,此前翻译政策制定者不甚了解英语语言,更惶求对译语读者阅读取向的关照。文学译介过多关注专业读者的可接受性,而忽视了占人口主流的普通读者对译本的接受度。葛浩文倡导“读者中心”,译者应以译语读者的潜在接受力作为译介活动的终端追求,在忠实原作的前提下,追求译作的可读、平易、有市场。葛浩文深谙西方读者的审美倾向,对西方读者的阅读喜好也有清醒的认知。他所翻译的小说《狼图腾》是一部描述草原狼的小说,其中涉及崇尚自然、追求生态平衡等理念,符合西方受众的生态意识和阅读期待,这为该小说在海外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同时葛浩文语言表达顺应了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心理倾向,了解“他者”需求,适应特定翻译生态环境中读者的需要,对译文中西方读者难以理解或可能造成交流障碍的表达进行了改译,甚至是删译,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对此葛浩文也多次强调,翻译最主要的是对得起读者。因此译者在译介中国文学前,首先要深入分析西方受众认知形态、期待视野,即知晓“他者”需求,从而确定译介文本及翻译策略。
3.译介文本的适应与选择。 译本选择在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并贯穿始终。生态翻译学理论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不能顾此失彼,因而译本的选择需注重译介过程中主客体间、主体间以及外部生态环境间互联互动的作用。
首先要考虑翻译生态环境的客观因素,诸如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等,译入语文化中的主流诗学、意识形态决定了译本是否适应目的语生态环境,是被接受或拒斥,处于经典或边缘。如译本忽视对译语读者期待视野、文化心理的关注,译本则无法在新语境中产生预期影响力。《狼图腾》中充满生态思想,展现出自然界生态竞争所营造的动态和谐,激发人类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小说深入探讨了草原文明与农耕文化的本质,反映出蒙汉两族的文化冲突,以此顺应西方读者追求异国情调、渴望了解异国文化的心理。《狼图腾》文本中所迸发出的一系列中国智慧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深层寓意上都是世界的,与读者需求的契合促使着翻译的发生。
其次,译者本身的文学涵养、审美情趣等也值得关注。葛浩文认为,“翻译的首要任务是选材,选材错误是最大的错误,比翻译错误还严重。我要挑一个作品,一定是比较适合我口味,我比较喜欢的。”葛浩文选择译本时不仅关注自己对作品是否喜欢,语言能力是否胜任,还会考虑市场与读者。《狼图腾》符合他的兴趣,看了三五章就对它赞赏有加。在翻译过程中,与原作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融入自己的喜乐伤悲,把原作的情感与灵魂传递给目的语读者。
《狼图腾》海外传播取得成功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其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与独特性是根本,“内容为王”是译本成为经典的前提条件。作品的艺术个性越独特,翻译的价值就越高。对此阎连科认为,中国文学的输出成效,关键还是取决于是否能创作出真正有输出价值的作品。文本移植成功与否,最终还是依赖文学作品最终的价值。
4. 翻译策略的适应与选择。 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译介策略能有效缩小中西方在意识形态及诗学审美上的差异。翻译是社会阶段性产物,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坛上仍处于边缘性地位,作品在海外输出数量少,影响力不甚理想。葛浩文也表示,西方人很少读译介文本,中国小说就更是属于“边缘”“小众”。鉴于中西方在文学译介的不平衡性,中国文学对外译介需遵循整体、关联、动态的翻译规律,主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葛浩文的译本诠释了“创造性忠实”的翻译标准,通过省略、改写等翻译策略有效缓解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符合当今世界文化融合的需要。《狼图腾》翻译目的是向西方读者介绍蒙古铁骑和蒙古草原狼,了解中国草原文化。考虑到目的语读者潜在文化接受力,葛浩文坚持心向读者,以目的语读者为导向,追求译作的可读性和接受性。对原作中可能造成文化交流障碍的表达,灵活选择不同翻译策略,实现对原作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西方读者习惯于引人入胜的开头,葛浩文对每章开头引用的典籍资料采取了舍弃的方法,更符合英文小说的书写习惯。原作结尾写了跋,作为对书的总结,对此译者为了减少译入语读者理解难度,也是避免内容的重复翻译,葛浩文省略不译。同时葛浩文按照译入语语言习惯对文中抽象玄奥的段落做了调整。这种转换保证了译作的连贯性和可读性。其次,小说《狼图腾》中以草原为背景,蒙汉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葛浩文精通中西文化,充分发挥译者文化身份的作用进行文化过滤,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在做到有效传译文化负载词的同时,也满足目的语读者了解异国文化的猎奇心理。在不影响译文叙述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对文化方面不易传达或易造成理解障碍的部分,葛浩文采取了省译的方法。最后,译者把原文中隐含的意合句式,根据英语句法范式,在形式上将其逻辑关系体现出来,使译文更适合西方读者阅读习惯。
结语
胡庚申教授倡导从“适应”和“选择”两个角度阐述译介过程,指出翻译即译者适应与选择的过程。《狼图腾》译介目的是把中国草原文化介绍到西方,让读者感受到草原及草原狼的风貌和魅力。葛浩文分别在文本选择、自身需要、读者期待、翻译策略等方面体现其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选择,充分体现葛浩文的译者主体性。葛浩文在翻译时对原作内容进行改译、删译,甚至是结构调整,主动适应译入语文化及意识形态,使译本走入西方读者视野。但是翻译活动在特定阶段采取特定策略,具有阶段性和历史性。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伊始,为使译作得到认可和接受,译者会依归译语生态。但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有效推进,世界文化共融共存理念的形成,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将会逐渐走入西方读者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