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困境分析与对策
2022-01-07井莹
井 莹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近年来,部分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出现一些偏差,“慢就业”“不将就”等现象普遍存在,进而导致职业选择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1]。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技术类型为办学定位,就业处于研究型高校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夹缝”中,就业压力剧增。像艺术这种专业面窄、市场饱和度高的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更容易面临困境。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但成效仍不尽如人意。基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常州某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对艺术生的择业倾向、就业心态、就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剖析,进而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困境展开研究,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毕业生就业工作时应积极考虑其专业特点,扩大学生的就业口径,引导学生尽早树立就业意识及创新思维,从而有效提升就业效率和效果。
一、实证分析
(一)数据调查
对大学生就业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主要包含就业能力、择业倾向、就业指导三部分。通过专家访谈和资料分析,调查问卷共设计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信息,用于被访者个人信息数据的采集;第二部分为学生就业定位和择业倾向问题,用于考察学生自身对就业的态度,并与第一部分问题相对应;第三部分为就业能力问题,从学生角度分析艺术类专业的就业困境;第四部分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就业指导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的看法和满意度;第五部分是心理测验题,用来测试被调查者所填答案的可信度。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就业工作的主要对象为毕业生,不管是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的开展,还是实习见习的进行,大四毕业生都已经经历过,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更有说服力。因此,为更好地探索大学生就业工作开展的最佳时机,以常州某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专业涉及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美术学(师范类)、服装工程、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问卷采用网络与纸质两种模式随机发放,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420份,收回率为93.33%;其中有效问卷398份,有效率为94.76%。获取基本数据资料后,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验证。
(二)调查数据分析
1.就业地域要求与专业认知存在密切关联
调查显示,受访学生对于就业地域的意向比例有着明显差异(详见表1)。这一数据反映出大学在校生对北上广等大城市的热情不减,对南京、苏州、杭州、武汉这样的新一线城市格外青睐。尽管他们知道大城市就业压力极大,但仍然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就业,宁愿挤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及二三线城市。将调查结果与艺术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数据进行匹配,发现90%以上的受访学生认为艺术类专业的职业方向,主要集中在绘画培训、摄影修片、动画制作、平面设计等方面,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此类岗位数量远远少于发达地区。为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大中型经济发达地区逐渐成为就业首选。可见,学生在就业地域选择方面受专业特点和认知的影响较大。
表1 就业地意向统计
2.薪资要求与职业技能数据不匹配
调查结果显示(详见表2),艺术类学生对工资的标准要求较高,希望能弥补前期大量的教育投资。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基本职业技能数据体现出相反的作用力,如艺术专业到大四阶段,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仅为40.8%。究其原因,是因为部分艺术类专业学生认为“学英语没有用”,有些学生则是“基础薄弱学不会”。基本技能的缺失导致该类学生无法获得国际化企业的认可,而国际化企业往往处于经济发达地区,因而影响就业率。
表2 工资标准意向统计
3.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认同感高
关于就业指导工作的认知调查,19.5%的受访学生觉得开展得很好,44.2%的受访学生觉得还可以,27.4%的受访学生觉得很一般。“关于就业教育主体”的问题,57.5%的受访学生认为是学校,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当肩负起就业教育的主体职责,因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本身就在教学资源和学科分配上占据天然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其在科技、管理、法律、营销等方面的学科优势,为学生从事就业活动提供知识储备和技能培训[2]。但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诸如实践经验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经费支持不够等缺陷,也决定了它不能成为就业教育的唯一承担者,而必须和政府、社会共同分担。
4.职业规划活动参与度较差
关于“是否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职业规划活动参与问题,有63.8%的受访学生明确表示从未参加过,24.3%的受访学生表示参加过,11.8%的受访学生表示准备参加。关于“未参加职业规划活动原因”,57.87%的受访学生表示“信心不足,没有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15.79%的学生表示“没有听说过此类比赛”,反映了活动动员和专业指导老师的重要性。44.8%的受访学生希望“能尽早参与有意义的职业规划活动”。作为在学校学习生活了四年的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其原因值得深究。
5.对中小微企业的热度明显低于其他单位
在毕业去向上,大部分艺术类毕业生对国企和事业单位情有独钟,比例远远高于中小微企业(详见表3)。在设计类专业毕业生的认知里,国企或其他大型企业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广阔的技术发展空间和更有利的经济保障,而职教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在中、高职学校等事业单位任职,考上编制对于他们而言是就业的最终归宿。由此可见,仍有不少毕业生受社会大环境影响,认为中小微企业“不稳定、待遇低”,存在看不起中小微企业的现象。
表3 毕业去向统计
二、困境分析
通过前述数据分析,本文认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工作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随着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就业工作开展中仍然面临困境。
(一)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方向以传统型为主,职业扩展能力不足
艺术类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倾向于自由性较强的职位,如绘画培训机构、设计工作室、大型文化传媒或广告公司等。一旦此类就业市场饱和,很多学生立即感觉就业机会锐减,压力剧增。但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新兴职业不断涌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该多方面拓展思维,运用在大学时期掌握的信息感知能力、基本职业技能,勇于冲破常规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而不仅仅拘泥于现有的常规职业。
此外,尽管很多企业单位包容性较强,但更需要综合性的人才。例如企业要求艺术类毕业生不仅要能发挥艺术创作方面的技能,而且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发挥其他才能,如管理才能等。因此,大学生应理性分析自身的能力偏好,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接受继续教育,进行复合型知识储备。但目前而言,艺术类毕业生尚未对复合人才的需求形成充分认知。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受限,缺乏专业针对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技术优势,能为学生就业提供充分的指导。但具体到艺术专业,资源的局限性,如教师实践经验不足、课程体系滞后、经费短缺等,导致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呈现课程受众多、信息传递多,学生受益少、专项指导少的特点。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是由就业指导老师或是辅导员至少面向两三个班级同时授课,学生数量多,授课学时少。虽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内容,但教材千篇一律,内容单一、流于形式,理论知识简单枯燥,实践操作时间少。部分就业指导老师并非艺术专业出身,对艺术类就业市场知之甚少,无法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提供实质性帮助。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形势宣传、职业意识训练、就业技能辅导等多方面。这也导致了授课内容多、时间短,无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就业指导课程只有一些简单的就业形势分析和空洞的全体动员,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就业认识,无法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指导。学校虽会邀请企业高管或优秀毕业生进校园演讲,但持续时间不长,连续性不强,对于急需要针对性指导的毕业生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
(三)企业招聘出现结构性矛盾,就业数据难以及时共享
当前,很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出现了和企业需求不适应的现象,企业招聘出现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知名大型企业招聘门槛高,将许多有意向的毕业生拒之门外;中小微企业岗位需求量大,但招人难,即使“招得进来”,也“留不下来”,吸纳毕业生就业成为一大难题。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知名度较低,很多企业负责人还处于成长期,无法与高校就业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因此校园招聘活动很少邀请他们参加,部分中小微企业被隔绝在了校园招聘之外,企业发展和成长受限。同时,高校毕业生数据和企业招聘信息无法及时共享,或信息数据不完整,导致就业服务效率大打折扣。
三、对策建议
(一)突出毕业生主体地位,构建学生—家庭协调机制
作为生涯规划的主体本身,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理性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综合素养和道德水平,提升职业竞争力和职业成熟度[3]。因此,艺术类学生在进入大学的初期,就应在就业指导员或年级辅导员的帮助下,在不同时间节点上有所建树,利用大学四年不断完善自我。大一、大二阶段为灌溉期,可以潜心学习,打牢基础知识;大三阶段为成长期,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逐渐提高专业技能,认真工作,给企业留下好印象;大四阶段为收获期,考取相关等级证书,关注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而在就业招聘中占据优势,获得一份好工作。艺术生教育的初始地是家庭,家庭也要做好就业意识培养的辅助工作。家长要积极与毕业生进行沟通协调,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不将自己的就业意识强加给毕业生,对学生的创业想法采取包容的态度,和学校一起共同为促进毕业生就业构建良好氛围。
(二)立足学校制度建设,打造就业指导联动机制
1.建立学生个人长期就业指导档案
大学里各专业区分度比较明显,学生往往具有展现出不同个性方面的共性特征。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有思维灵活自如、不拘泥于社会限制、创造力丰富的优点,但同时也有不够脚踏实地、容易好高骛远、专业强能力弱的缺点。学校的就业工作要在学生入学时开展,针对学生共性特征建设就业指导档案,随着学生学习过程的不断深入,在与学生保持双向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实时信息调整。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职业目标、就业难点等开展具体化分类,跟踪学生的职业生涯完成全过程,进行精准化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就业指导档案的建设,能使学生就业工作有序开展,引导学生发挥特长,针对短板提供强化指导建议,提供继续教育的平台信息,帮助学生不断完善个人能力。根据就业指导档案,进行精准提醒,促成学生利用第二课堂、第二学历或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专业实力和社会阅历,为就业提供双重保障。根据就业指导档案的计划表,督促学生通过搜集就业、笔试、面试等信息,从大一开始就以就业思维看待学业,养成个人职业长期规划习惯,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应对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
此外,就业指导档案能帮助就业指导部门及时发出就业预警并进行就业扶持,对部分规划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加以提醒、疏导;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量身打造就业指导计划,协助他们进行相关意向行业的调研与实践,持续关注其创业进展,鼓励其参与挑战杯、“互联网+”创业创新计划,为他们创建更多展示艺术才华的创业机会。
2.扩充就业指导员队伍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就业指导队伍普遍由辅导员组成,大部分辅导员的专业结构并不符合学生所属专业的要求,对学生的职业适用性和拓展性难以把握。此外,辅导员除就业指导工作外还承担很多其他学生工作,很难对学生的就业问题给予全方位的关注。因此,为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有必要扩充和加强指导员队伍建设。
首先,专业教师更能理解学生,尤其像艺术这种专业性较强的专业,类似的求学求职经历使得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上更具说服力。学校可考虑将专业教师纳入就业指导队伍,在课时量统计、职称考评、工资调整等方面给予优待,与有意愿的专业教师建立长期联系,聘请他们成为兼职就业指导员,通过就业讨论会、职业解说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职业信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眼界水平。这有助于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全员育人的理念。
其次,将企业人员纳入就业指导队伍。与关联企业取得联系,聘请关联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技术部门、管理部门的人员作为荣誉就业指导员,通过企业现场观摩会、企业案例讨论会、企业招聘需求解说等方式让学生与企业直接接触,避免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夸夸其谈,使行动落于实处。
(三)发挥企业“蓄水池”作用,提升专业培养机制
学校要根据社会、市场需求,改革就业课程,调整专业设置,授人以渔。高校的出发点与归宿在于人的培养,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大学如何发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高校办学的根本问题[4]。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应随时掌握学生的就业状况。一旦发现某专业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需及时反思专业设置的弊端,出台相应课程改革政策,将新兴产业与传统专业相结合,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例如,美术学、艺术学可以和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交叉并行,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面对一张宣纸一枝画笔,而且在学习传统艺术文化的同时,兼具现代艺术实用技能,防止与社会脱节。
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创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掌握更多的实战经验与技术。一方面,应当积极与企业合作,发挥大学生就业的协同作用。通过建立集团化模式教学管理机制,将人才培养时间段较长的客观要求具体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在集团的统一协调下,将各类专业所设的课程,在以培养研究型和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的分段统一设置,这样就能够充分合理使用各个优势资源,更好地遵循人才培养规律,造就更多更好的复合型人才[5]。另一方面,企业在招聘时,可以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扩大就业范围,规范综合管理,合理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打造坚实的企业文化,教育勉励毕业生与企业共同成长,与社会一同为毕业生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