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辑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2022-01-07刘秀真

新闻前哨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实务思政课程

刘秀真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2020 年5月,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此背景下,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一项新内容。

一、《编辑实务》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意义

首先,《编辑实务》 是我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它对应的工作岗位为“新闻采编”。“新闻采编”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信息采编能力,而且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价值取向。《编辑实务》课程教学中全程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新闻职业精神培养,让学生未来在职业岗位上能担负起“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职业责任,显得尤其重要。

其次,自媒体时代,新闻制作和传播的门槛降低,人人都可以在网络平台自由传播信息,导致信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流量经济盛行,部分媒体人为追求“眼球经济”不惜突破道德底线。自媒体时代传播乱象频现的问题为社会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新闻专业学生作为未来新闻宣传和信息传播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正确引导舆论、传递时代主流声音的重要职责。当前以《编辑实务》、《新闻评论》等专业课程为依托,强化新时代新闻德育,培养新闻学子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非常必要。

再次,目前《编辑实务》课程思政教学停留于课堂上简单宣讲新闻法规或播放时政新闻,思政教学内容肤浅、零散,思政教学方法单一、生硬。针对课程思政教学滞后、新闻德育效果不显著的现状,开展《编辑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新闻德育方法,显得十分迫切。

二、《编辑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措施

(一)以立德树人为导向,重塑课程教学目标

《编辑实务》教学应紧扣新时代新闻人才培养需求,以立德树人为导向,重塑课程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设计及融入价值塑造目标:第一,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党性修养,学生能自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第二,融入《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教育,增强学生的新闻职业道德和法纪意识,学生能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把好新闻价值关、热点引导关、舆论监督等;第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价值自信,学生能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四,融入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学生能在新闻工作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造媒体精品。

(二)以课程内容为核心,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编辑实务》是一门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本身蕴含着大量的思政元素和内容,具有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先天优势。教学中,深入分析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挖掘课程知识点所蕴含的德育内涵,整合和梳理课程思政元素,细化各教学项目的育人目标和思政内容。通过挖掘、梳理及细化,避免思政元素单一、零散,思政内容粗浅、混乱、与课程内容脱节(见下表)。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课堂是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学中要聚焦课堂,以课程目标为导向,整合和丰富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采用“课程与岗位融通、专业与思政融合、教与学互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角色代入、榜样激励、问题创设等教学方法,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同频共振,从而提高专业教学和思政育人的实效。

以“项目三 新闻稿件选择”教学为例,课前,教师根据“新闻采编”岗位素质能力要求和学情确定项目教学的知识、能力和价值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思政案例和情境任务,组织学生在超星平台录制新闻,初步认识新闻选稿的重要性。课中讲授“选稿意义”时,教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营造职业情境,指导学生以“采编”角色说新闻,在分享编排思路中进一步意识到新闻作品把关的意义;讲授“选稿的真实性标准”时,分享及讨论思政案例“黄远生——中国新闻第一人”,引导学生以榜样为标杆,学习其为事实奋笔直书的求真求实精神;讲授“选稿的政治性标准”时,教师创设问题“新冠疫情报道中,主流媒体选取了哪些内容?”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展示和分析“新闻选择框架”,让学生意识到在新冠疫情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及时发声,全力营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氛围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勇于担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传播主流声音”的职业道德观念;讲授“选稿的道德标准”时,比较分析正反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新闻工作者应心系百姓,为芸芸众生树碑立传,从而培养担当意识和铁肩担道义的情怀;课后,指导学生围绕“点赞最美逆行者”制作新闻作品,在采编实践中践行新闻人的责任担当。

课程思政元素设计表

(四)以课外实践项目为依托,拓展课程思政教育时空

传统课堂是“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中枢系统”,而延伸课堂也是课程思政教育不可忽视的空间。思政育人过程中可以课外实践项目为依托,开辟课程思政“延伸课堂”,拓展课程思政教育时空。例如,设计“百年风华 时代有我”、“最美平潭‘桥’向未来”等报道项目,将国情教育与新闻采编实践有效融合。让学生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提升报道策划、新闻采编等专业能力的同时,增强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再如,指导学生参与校园新媒体传播项目,编辑学校官微和新闻采编专业“创媒YOUNG”微信公众号,制作和传播反映时代精神和正能量的校园文化作品,如采编推文《思政大课观后感:青年成长道路千万条 爱国主义第一条》、《实力表白阿中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项目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爱国、爱校精神和新闻职业意识;此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传承的力量’微视频大赛”、“共青团福建省委‘我为家乡代言’视频大赛”等与课程相关的比赛,让学生在创作和备赛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闻操守、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等思政教育,牢记新闻工作职责和使命,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高校新闻专业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的过程中,应以《编辑实务》、《新闻评论》等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突破口,重塑课程教学目标,深挖育人内涵,创新教学模式,开拓新闻德育精准育人的新路径,将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化、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以便加强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

注释: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人民网,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2016-12-09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2020-5-28

[3]刘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的全场景模式探索》,《教育传媒研究》2021 年第1 期

猜你喜欢

实务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O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