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平定城址调查及复原研究

2022-01-06刘天歌

草原文物 2021年2期
关键词:重修

刘天歌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平定县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侧,太行山西麓。东接井陉,西连寿阳,南毗昔阳,北邻阳泉市郊①。平定城自北宋迁治今县城所在地后,沿用至今,未有变动。其老城即在现平定县城区内,是一座古今重叠型城市。

明王鸿儒在《平定州重修庙学记》中形容平定的地理形势:“太行之脊,直井陉而西,两峰岐出,蜿蜒并走,乍阔乍狭,阔仅可方轨,狭才容车而已。凡百余里,至古榆关,呀然而开,宛然而合,其状若环焉。中建城郭,乃今平定州也。过州而西,渐趋平衍夷旷,南北则岗峦叠复,连延崇矗,不知其所穷”②。县城坐落于两河并流的河谷地带,北为嘉河,南为城南河,四周群山环绕。受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河流流向均是自西向东,嘉河自老城中穿过,城南河流经老城南城墙外,与嘉河在县城以东交汇,再向东注入南川河。两河之间为被河流切割形成的一东西向条状台地,地势高爽。嘉河北岸的城里街以北区域,则建设在河谷北部的山丘上。

平定城目前仍保存有部分城墙、文庙大成殿、天宁寺双塔等遗迹,城址格局尚有迹可循,其选址与城市营建在北方黄土高原地带的地方城址中具有一定代表性。2020年6月和2021年1月,笔者对平定城址开展了田野调查。现以调查所获结合有关文献记录,对平定城的范围与布局进行复原研究,并分析其选址特征。

一、平定县沿革

平定设治始于西汉所置上艾县,北魏改称石艾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广阳县,因县西南八十里广阳故城为名也”③。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以镇州广阳寨为平定军”④。四年改广阳县为平定县隶之,并领乐平县⑤。迁治于今地,因旧寨为平定上城,又建下城。金大定年间升为平定州。元至元间省倚郭平定县入州。明因之。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领乐平、盂县、寿阳。嘉庆元年(1796年)省乐平为乡⑥。

民国元年(1912年),改平定州为县。1958年撤县入阳泉市,1961年恢复平定县建置,属晋中专区,1983年改属阳泉市⑦。

二、平定城现存遗迹

平定城地处太行山西麓,坐落在由冠山、嘉山、鹊山、大陵山等所环抱的河谷中,古人曾形容平定为“半田半水九分山”⑧(图一)。平定城由上城和下城组成,上城整体与下城南端建于嘉河以南、城南河以北的台地上,下城北部延伸至嘉河以北的山丘上,南北高而中间低,高差较大。以下分述城内现存遗迹。

图一 平定城及周边形势

1.城墙遗迹

平定上城城垣现保存较多。其中位于今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北、以东的北墙和东墙一线大多尚存。阳泉师专操场以北的南墙西段部分被现代建筑叠压,尚存马面一座,残宽约6米,突出城墙约9米(图二)。西墙与南墙东段仅有零星残存。城垣残高可达十米余,残宽约5米,夯层厚约12厘米,夹杂少量碎砖瓦与碎石。上城城垣沿天然台地边缘而建,台地与城外和下城南冈以下区域皆有较大高差。

图二 上城南墙西段马面

上城原有东、南二门,现皆不存。原东门处城墙于2004年修葺并包砖,南侧墙上镶嵌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补修“榆关门”匾额。东门瓮城残存零星墙体,整体平面形态尚可辨,呈半圆形,墙残高约5米,残宽2-4米,夯层厚约15厘米,夯土内夹杂少量残碎瓦片。瓮城门位于瓮城北侧,其上有楼,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初名严更楼,乾隆九年烧毁,十二年改建为钟楼,题“阳春戴泽”,三十一年重修后改称天衢阁,旧日平定八景之一的“红楼晚照”即为此楼⑨。1947年拆毁,现城楼为2005年复建,称阳春楼。

平定下城城垣几乎毁坏殆尽,仅在南城墙一线,今平定县第三中学西墙外的西城墙北段以及石评梅故居以东、北城壕巷以西的东城墙北段等处有零星遗存,夯层厚约12厘米,夯土较纯净,夹杂少量料礓石与碎砖瓦,石评梅故居东侧一段尚残存内侧包砖(图三)。其中南垣建在与上城相连的东西向条形台地南端,高出城外数米。

图三 石评梅故居东侧残存下城东城墙

2.上城内现存遗迹

在榆关门内上城街中部路北,今阳泉师专校内有中共平定特别支部旧址,现存大门、东西厢房和石狮一对,并有清嘉庆十八年《重修冠山书院碑记》。据清陶易《嘉山书院记》,乾隆三十三年建嘉山书院“于上城试院之西,大门二门各三间,讲堂五间,梁少宰牓曰千树堂,……后堂五间,名崇贤堂。……号舍二十八间,耳房二十五间,补号舍之不及,且备炊爨之所,其后建文昌阁一座,又穴其东偏隙地得一井,筑亭其上,名曰东井”⑩。乾隆五十年更名冠山书院,嘉庆、道光年间重修11。清光绪年间废科举后,改建“平定中学堂”,民国时更名“平定中学校”12。平定特支即用平定中学校地13。

3.下城内现存遗迹

下城范围内现存宋天宁寺双塔、明清时期的文庙、文昌祠和民国时期的牺盟会旧址,并有两座石桥和多处旧民居。

天宁寺双塔位于下城南部冈上,西南营东头。天宁寺所在地原为平定广播电视局所在,现辟为公园(图四)。现存东、西双塔为2005年重修,外观相似,皆为四层八角形楼阁式砖塔,高约20米,边长3.3米,二层以上皆施平座,但细节处多有不同,二塔的结构亦不同(图五)。在双塔以北的绿化草丛中,散落着3个龟趺和7个柱础等石构件,可推测为天宁寺之遗物。其中有一八边形宝装莲瓣石础,通高35、底径约90、础面直径约60厘米,正中有一直径7厘米的小孔,应为宋金时期遗物(图六)。

图四 天宁寺双塔及公园现状

图六 天宁寺公园内八边形宝装莲瓣石础

图五 平定天宁寺双塔正立面及断面图

在修缮西塔时,于塔身二层平座内发现白釉瓷盒、小石函等遗物,并在塔下发现地宫,二处各出土有北宋至道元年(995年)石碑一方14。据地宫出土《大宋平定军葬舍利塔铭并序》碑:

“平定县西丹迴村地名焦山,或曰是山有舍利,城中官属未迹其始,不期格于天聪,倏下明诏。知军事东头供奉官临海谭公名曰延德,祗奉纶言,登山寻访,乃命毳徒耇老之人,询其故事,终莫得之。然披沙掬土,临波澄汰,简其最者五万颗,圆明贞白,如珪玉之莹,用白金范器以盛之,差教练使董淘诣阙,进纳所收骨殖,取候圣旨,行人言,旋传宣剳子至谭延德,锡赉银壹伯两,其骨殖任便收葬。如是,河朔之人取赎舍利者,道路继踵,不可胜纪。至道元年正月二十有三日,城中官吏僧徒士民等,具幡花威仪,迎引至寿宁寺,香灯供养之际,是日午时,对寺正南,五色云见,自□二之日、三之日,每以巳午间,彰彩垂天,瞻视如堵,若乃生信心,求佛惠者,接武而至。知军谭公、监押尚公、邑民张能,频夜感梦,灵祥不一,未能具载,颇见烦文,以其年二月丁丑朔十有五日辛卯,垒塔葬佛骨并舍利于寺之西南隅十步余……”15。

可知天宁寺原称寿宁寺,至迟在北宋至道元年已创建于今址;双塔非同时建造,西塔建于至道元年16。又据元吕思诚《天宁寺重修大悲阁记》,天宁寺“文载高权之碑,门署蔡京之榜,前本守律,后革为禅,肇建于宋初,继毁于金末”17,及康熙《山西通志》卷二十九《寺观》记天宁寺“在下城南营,宋熙宁年建,后徽宗赐名天宁万寿禅林,敕太师蔡京书额。内双塔对峙,高十丈余,有知平定州军事高权《双塔记》”,可以推测寿宁寺在宋代因获赐额而改称天宁万寿禅林,而高权其人见载于光绪《平定州志》(后简称《光绪志》)卷六《职官志》,于北宋崇宁中知平定军兼西染院使,故可推测东塔建成与双塔格局形成当在崇宁年间或之前。又据西塔第二层原嵌碑记,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曾重修18。

以现存的双塔为基准,亦可对其所在的天宁寺的范围与布局做一推测。寺前抵南营街,受地形限制,寺之北墙当不超出南冈北缘。天宁寺之殿阁建筑,元、明、清三代屡有重修,现皆不存。按明延定之《天宁寺重修正殿记》,寺僧惟祥“始构正殿六楹,前后十二,皆以石为之,欲其坚且固也。……是殿之修,经始于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落成于弘治七年甲寅”,又“弘治元年,僧昭广于殿之前、山门之内东西,复构伽蓝堂各六楹”19。明延论《重修天宁寺大悲阁记》载天宁寺“大殿前有阁三楹,不佞燥发时,犹记登览。后罹回禄之惨,檐楹木石,尽为云焰煨烬”,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较畴昔之规画而增拓之。……阁上南塑弥勒佛,北塑大悲菩萨,傍塑二十四诸天,悬塑十八罗汉,下塑四金刚神”20。又清张恩《重修天宁寺大殿记》载雍正八年“进士黄君讳镒,宿秉慈念,大布私囊,发愿新之,而身肩其事,若慧门,若杰阁,若廊庑,若支寮,……又念大雄宝殿为道场之汇海,宜万泒之来同,乃更出百金,以首为之倡,而割赀者云拥焉”21。可以推测至迟在明弘治年间,天宁寺形成了自南至北以山门—大悲阁—大殿为中轴线,寺南两侧有双塔,山门内两侧各有伽蓝堂的格局。

文庙位于下城学门街北的平定实验小学内,当地称“圣庙”。现存中轴线上的大成殿、棂星门及棂星门外两侧“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大成殿建于前出月台的台基之上,单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殿内现保存有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学校禁例》卧碑22、弘治十五年《平定州重修庙学记》、清嘉庆十六年《重修平定州义学记》、嘉庆二十年《捐置义学田租碑记》四通石碑,并《重修平定州儒学记》和《重修儒学碑记》二碑首。据《光绪志》卷四《学校》“儒学”条载,文庙“旧在州城东南隅,宋元丰六年建,元至正间毁。明洪武二年知州程宗道移建下城,南抵大街,东北俱抵军营,西抵后街,殿庑堂斋悉备”,后经历代重修、扩建。可知平定文庙洪武初年移置今地,明清两朝未易其址。今文庙棂星门前有2002年复建之泮池、圣庙坊、影壁等,南临城里街。按《光绪志》卷首所载《州学宫图》(图七),大成殿后尚有明伦堂、尊经阁,其地应包含今平定县教育局在内,可达评梅西街一带。

图七 光绪《平定州志》卷首《州学宫图》

南冈上东南营东头有文昌祠。其山门、学堂、文昌殿及其后先代祠等建筑尚存,基本格局保存较好,现为民居,已成危房。院落东南角入口处地面有石碑及残碑数块,其中可辨识者为清光绪二十四年《补修文昌宫之碑记》。据《光绪志》卷三《建置志》“坛庙”载:“文昌祠旧在天宁寺西,明天启间,以堪舆家言巽垣乃文星炳蔚之地,知州黄三尚移建城东南隅,有石刻疏引及苗蕃碑记。国朝顺治十二年知州夏世安重修,并题七律一首,在东庑壁上。乾隆四年、十五年、三十六年、四十五年俱补修,各详碑记。嘉庆六年知州宣增建先代祠三楹于正殿后,有许乃济碑记。嘉庆二十年、同治七年俱郡人修葺,各详碑记”。同书卷十二所录苗蕃《文昌祠铭》言移建“事在天启甲子崇祯辛未间也”。则文昌祠在明末由西南营移建今址,此后未曾易址。

下城钟楼巷北有1937年成立的山西牺盟会五县中心旧址,此处原为关帝庙23。据《光绪志》卷三《建置志》“坛庙”载,关帝庙“在下城后街钟楼巷。康熙四十九年、乾隆二十八年俱绅士捐修。三十四年署知州姚学瑛复修,并建山门戏楼。嘉庆十三年住持僧心正募缘修葺。道光二十二年郡人捐赀重修,移建三代祠于正殿后。咸丰八年郡人补修,各有碑记”。可知关帝庙至迟在清初已建于此地。

在平定上城北墙外,下城城里街以南,有嘉河自西向东穿下城而过。其中城内东段河道部分变为暗渠,整体走向尚清晰可辨,西段上有石桥二座。济川桥,位于十字街南。据明郝天成《济川桥记》载此处旧有济川石桥,“不知废自何时”,后州吏多“梁以土木”,屡修屡圮,弘治间知州吴贤甃石为梁,“工始于壬戌春三月,告成于秋七月,高三丈,纵二丈,横半之,护以栏楹,饰以表望,壮丽坚久,备极工巧”24。利涉桥,位于寺坡北,明嘉靖年间“义耆葛廷臻建此,知州姚会极表其门”,清雍正六年重修25。二桥皆于1963年重建26。此外,下城城里街一线至城南冈上尚存部分旧民居。

三、平定城的复原研究

在了解平定城内现存遗迹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及相关材料,可以对平定城内现已无存的一些重要建置作更多推测,进而对其城市布局进行复原讨论。

《光绪志》卷三《建置志》记平定上城:“汉韩信击赵,下井陉口,驻兵于此,筑城为寨,以榆塞门,因名榆关。宋太平兴国四年改广阳为平定县,徙治焉,仍旧寨为上城”。后明成化、弘治、嘉靖,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多次重修。下城则为“宋太平兴国四年增筑,城中有河,……元初总帅聂珪修城,高一丈五尺,厚九尺,濬濠浅深有差”,明嘉靖二十年遭蒙古劫掠后重修,“壮威武则雄楼橹,通溪壑则构水门,严启闭则固门围,防奔突则深沟池,始辛丑秋九月,越明年,壬寅夏四月告成”27。后隆庆、崇祯间俱曾重修。清乾隆三十年,知州陶易奉文领帑重修上、下城,“上城周二里三百四十八步,下城周六里三十八步,乾隆三十年奉文重修,经始于是年八月,落成于三十二年七月。上城计四百三十五丈,为门二,南曰迎薰,东曰榆关,门外有月城,北向。下城计八百三十七丈,亦为门二,东曰拱岱,西曰瞻华。两城统计雉堞二千一百一十有四,炮台角台三十有四,门各有楼,惟北楼久圮,新为增置,额曰望阙,余各仍旧。又水门以宣泄时潦者二,各门增设卡房,以司启闭”28。乾隆五十二年改东水门为三,以杀水患。咸丰元年(1851年)知州锡麟补修西城并瞻华门楼。据以上记载,平定县城自宋太平兴国四年迁治建城于今地,历代修葺,城垣范围未变。

平定城墙现仅存部分残垣,但在1970年美国卫星拍摄的照片中,仍可清晰地辨认出其位置与走向。结合现存残垣与卫星照片,能够大体复原出原平定城墙的范围。上城城垣沿今阳泉师专所在土冈边缘修建,西、北、东三面城垣即现师专西墙、北墙、东墙一线,南垣则自师专操场北端向东南延伸至东垣南端;东门榆关门位于今上城街与东垣相交的缺口处,南门迎薰门大致位于今师专图书馆处。下城南垣即今零星残存的南垣一线,西起上城东南角,沿南冈边缘一直向东延续至台地东缘,东垣在今平定县城姑姑寺巷以东、北城壕巷以西一线,北垣在今平定县人民医院住院部至平定三中北墙一线,西垣则自平定三中西墙外向南经评梅西街与十字街交叉口、盛和园小区以东直抵下城北垣;东门拱岱门在东门街上、姑姑寺巷南口东侧,周边有“东门小区”,西门瞻华门大致位于十字街与评梅西街的交叉口一带,北墙无供通行城门,但亦置城楼,今平定三中以北一带尚存“北城台”地名,或与此有关。嘉河穿城而过处,有东、西二水门。

平定城内的衙署、城隍庙等建置,尚有迹可循。据万历《平定州志》卷十一《艺文志》之明王宁《平定州公廨记》:“丁前元之季,……郡城舍宇殆无孑遗。……我平定程侯宗道、同知鲍公原亨、吏目乔公惟德,披荆棘,立州治,不事苛刻,政尚简易。……越明年,政辑民和,百废俱举,乃卜公廨于城之艮隅,土燥面阳之北,即其故基而构修焉。……不逾两月告厥成功。故居官府有厅,集公吏有曹,储货粟有廪,宿上官有阁。又起传舍于傍,以候过使,明不妨政也。复构六贤堂于城陬,以尊民望”。明《太原志》记:“平定州衙,在州城东门内街北”29。又《光绪志》卷三《建置志》“公廨”记载:“州署在上城东北隅,后、左二面凭城垣,明洪武三年知州程宗道建。国朝乾隆三十年知州陶易重修”。结合卷首《州城图》(图八),可知明洪武初建平定州署于上城东北角,榆关门内上城街以北,东、北皆抵城垣,明清两朝未易其址。民国元年改县后,县行政公署仍驻上城旧衙30。其地今为阳泉师专校园。

图八 光绪《平定州志》卷首《州城图》

州署西有察院。乾隆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三《建置志》“公廨”记察院“明正统四年知州叶嵩建。弘治十三年知州吴贤重修。国朝康熙二十四年改为太原同知分守署”。光绪《山西通志》卷七九《公署略上》“官廨”:“平定州志,贡院在州署西,雍正二年即太原同知署改建。旧察院,康熙二十年太原同知移驻之。至是改考院,科试仍附太原。”《光绪志》卷四《书院义学》“嘉山书院”条:“乾隆十六年知州王祖庚劝捐银二千六百八十三两,以子钱为师生修脯膏火,借学院行署作讲习所,名榆关书院”。又嘉庆十八年《重修冠山书院碑记》载:“平定之有书院,自花厅王公始,……然假考棚为学舍,逢院试州试,生徒即辍业焉。乾隆戊子,文登陶公乃度地于试院之西而建嘉山书院,即后之易名冠山者是也”。据上可知,明正统间所建察院在清代先改为太原同知署,又改为试院,位于上城东北隅州署以西,乾隆间所建嘉山书院即今平定特支旧址以东,其地现亦为阳泉师专校园。另据乾隆十四年《平定州志》,平定城内有布政司,“在察院西。明正统四年知州叶嵩建,弘治十三年知州吴贤重修”31,嘉山书院所用地有可能为明布政司所在。

下城北有城隍庙。乾隆三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二《祠庙》“城隍庙”条:“在下城西北隅高阜。明洪武八年知州张孟善建。成化二十年知州吴鼒重修。弘治间知州吴贤增修,郡人白思明记。嘉靖七年义民徐聪等重修,郡人郭纮记。后迁庙于千户所迤西。至四十二年知州孙九畴因逼近民居,仍移建旧址。万历四十二年知州王秉恩重修。国朝康熙十二年知州齐大岳创建翼殿,十三年州人建嘒愉楼”。此后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同治间皆有重修32。1985年,平定城里学校初中班由文庙迁至城隍庙筹建,后改称平定县第三中学校33。由此可知城隍庙于洪武初年建于下城西北丘上,明嘉靖年间曾迁于千户所西,又迁回原址,此后沿用其址未易,即今平定县第三中学所在。

下城内有一五岳行祠。成化《山西通志》卷五《祠庙》记,“在平定州下城口玉清宫内”,同卷“神霄玉清万寿宫”条又载“在平定州城市中街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建,内有宋徽宗御制碑,今为五岳行祠”。《光绪志》卷三《建置志》则记:“神霄玉清宫,在下城狮子巷西。宋宣和六年建,内有徽宗御制碑,今为五岳行祠。国朝康熙四十九年太原同知赵友夔修,李空凡记。嘉庆癸亥郡人重修”。可知明清时期的五岳行祠,原为北宋所建神霄玉清万寿宫。按平定城内十字街北原有五岳庙一座,旧时平定大户刘氏在五岳庙东西两侧共修建了五座大院,有“五岳庙刘家”之称34。今刘家大院旧迹尚存,位于大院中的原平定县印刷厂所在地,应是原五岳庙,或可推测为明清五岳行祠、宋神霄玉清万寿宫所在。

明初,在平定州设一守御千户所。嘉靖《山西通志》卷二十九《武备下》“将士”载:“平定州守御千户所,在州下城北隅,洪武二十四年建,隶山西都司,永乐十七年改隶后军都督府。指挥佥事一员,正副千户百户。旗军二千三百五十一名”。乾隆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三《建置志》“公廨”记守御千户所“在下城东北隅,明洪武二十四年千户汤泉建。成化二十年千户吕俊重修。万历十九年千户宋一麟重修,曹命记。旧废”。又《光绪志》卷三《建置志》中“守备署”条载其“为守御千户所废址,乾隆四十九年把总曾世官详请建置为城守司署,同治元年移寿阳守备驻扎州城,改为守备署”。同卷“营制”载:“平定营,驻平定州。同治元年(1862年)增添兵弁,改汛为营,以原驻寿阳县守备带领寿阳步守兵二十名移驻州城,统属仍隶盂寿营”。今平定县城文庙以西、评梅西街以北的新安小区一带,旧称“武衙门”。民国元年,三道后街武衙门改为警察事务所35。后曾改建为干部宿舍大院36。结合《光绪志》卷首《州城图》,可以推测清平定营即明平定守御千户所或在今新安小区一带。又州志载儒学“东北俱抵军营”,自“武衙门”以东、文庙以北的大片区域可能均为平定城内驻军用地。结合卫片等资料可以看出,平定下城中以地势较低、直通东西二城门的城里街沿线最为发达,城北部地势较高的区域则少有居民、较为空旷,此处用以驻军,当是符合实际需求的合理选择。

在推定城垣及以上建置的基础上,亦可厘清城内部分主干道路。其中上城当以榆关门内、州衙门前东西向的上城街为主要街道。下城的东门街—学门街—十字街(亦称城里街)一线,连接东、西城门,南有嘉河,北临文庙、五岳行祠等建置,应为下城的主街。上城势高,其与下城相接的东门瓮城阳春楼前有一大坡,经济川桥直通下城主街,旧称阳坂坡,为往来上下城的必由之路(图九),“诚一州之要道”,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因雨水汇流冲圮而重修,并建石栏37。下城主街与阳坂坡交汇的一段,称为十字街。十字街北有庙巷,通往城北的城隍庙。天宁寺双塔及文昌祠前的西南营—东南营一线,当为下城南冈上的主要道路,天宁寺西侧则有寺坡直通利涉桥。整体看来,城内道路可大致以城池所跨的微地貌单元为限,在单元内各自形成东西向街道,并由多条南北向小巷相连结,其中以连接下城东、西门的大街为主街,阳坂坡一线则因是下城内部通往上城的唯一街道,成为城内的南北向主街。此外,下城城里街以北、十字街以东的区域,街巷肌理较为杂乱,可能是明清时期新建的文庙等大型建置打破宋元时期的旧有街道格局,或原有建置逐渐析为民居所致。

图九 阳坂坡旧照

基于以上,可以大致复原清代和明代后期平定州城的基本格局(图一〇、图一一)。其中衙署、文庙、城隍庙、守御千户所等几处重要建置,皆自明初沿用。

图一一 明代后期平定州城布局复原图

图一〇 清代平定州城布局复原图

再向前追溯,平定经元末战乱,“郡城舍宇殆无孑遗”,其明代以前的城市格局现已难以确知,仅整理一二线索。据前,可知平定城垣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但未见展筑或缩小的记载,当沿用自宋元时期;南冈上的天宁寺双塔建于宋代,遗存至今;十字街北的前平定印刷厂所用明清五岳行祠地,或沿用自宋神霄玉清万寿宫。明王宁《平定州公廨记》记洪武初年知州程宗道在上城重建衙署时,“卜公廨于城之艮隅,土燥面阳之北,即其故基而构修焉”,除了建设规制内的各类房舍,“复构六贤堂于城陬,以尊民望”。此处利用的“故基”,可能即指前代平定衙署之遗迹;而重建的六贤堂的历史可追溯到宋金时期的涌云楼38,楼坐落于“州治东北城隅”,于其中可俯瞰全城闾阎39,金赵秉文任平定知州时便常登楼,曾有“公退常临此,观风问俗间,山川楼外布,井邑掌中看”的诗句40;就平定城来说,上城地据高阜,且面积小、易守难攻,实为衙署选址的理想地点,明以前的平定衙署或许也设置在此处。

四、平定城的初步认识

1.城市选址:东迫常山,西驰汾曲

平定地处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道上。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论述平定州之形势:“州东迫常山,扼井陉之重险,西驰汾曲,据太原之上游,并、冀有事,州其必争之地也。且前控漳、滏之流,后拒句注之阻,山川环绕,道路四通,居然雄胜矣”41。可见其地理位置之要。

井陉道横穿太行,是山西太原盆地东通河北平原最为快捷和重要的交通路线。早在韩信伐赵时已明确有“井陉之道”42,平定上城便被认为是建在其屯兵所筑榆关寨之基础上43。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攻灭北汉,即由镇州经井陉西出晋阳,平定军亦在当年迁治今地并建城44。井陉道连通靠近宋辽、宋金边界的河北西路真定府和河东路太原府二重镇,路虽峭峡,却是河北、河东相互策应、支援的要道,平定军扼守此路之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如景德元年(1004年)宋辽局势极度紧张时,先是“发河东广锐骑兵赴镇州以备戎寇”45,后又“令并、代州副部署雷有终至时领兵由土门路赴镇州,与大军合,寨于平定军”46,及至战事起,雷有终部先出井陉与大军会于定州,后又驻镇州47。而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进围太原,种师中由井陉道入援,次平定军,一度进抵榆次48。明洪武元年徐达率军攻太原,亦自真定出发入井陉,由平定趋太原49。在明代迁都北京后,尤其是正统至隆庆年间,蒙古持续、频繁南侵的状况下,平定州更成为控扼井陉道这一“入都孔道”的重要节点。为防范蒙古从山西东出华北平原,自南进逼京畿,明廷在平定州境东部内长城一线的故关、娘子关、甘桃口及诸隘口加强布防,尤其是嘉靖辛丑蒙古突入太原后,修娘子关城和柏井堡,并于甘桃口筑新固关50。诸关至清代仍“驻以畿辅军,称重防”51。

同时,自宋至清,井陉道为太原至太行山以东地区的主要驿路52,有司往来、军事物资转运以及物品的流通多经平定。如明洪武初年,大同储备空虚,“廷议于山东所积粮储量拨一十万石运至平定州,山西行省转致大和岭,大同接运至本府”53;宣德二年(1427年),为便“凡诸有司及西番国长贡献经过”,于平定设递运所54。由于平定山多田少,农业并不发达,但州境内煤炭、砂(粘土)、铁等资源丰富,又地处交通要道,于是民众“向赖陶冶器具,输运直省易米,以供朝夕”55,或“冶铁为生,凡日用器具远货他方,甚利便之”56。正如明人王鸿儒所言,平定州“东通燕赵齐鲁青徐,西至全晋以达于关陇,上而遣使命出军旅,下而供贡职传烽警,以至商旅负贩,徇名趋利之人,薄游之士,冠盖轮蹏出于其路者,日颖纷不绝,其路亦可谓要矣”,而频繁的人员、物资往来,甚至令州之官员“惮将迎之烦”57。东西向交通的发达,也使得居民逐渐聚居于平定城东、西门外的道路两侧,形成狭长的东关与西关。

2.城市营建:上据高阜,环山为城

上城位于平定州城西南隅,周二里三百四十八步,建于一土冈之上,“高十余丈”58,加之城垣高度,与城外形成较大高差,易守难攻。历代方志皆将其地指为汉韩信伐赵时所筑榆关寨,宋迁治后“仍旧寨为上城,……复筑罗城为下城”。虽无法确知此处是否就是韩信所筑榆关寨,但在宋迁平定军于此前,可能确实曾经建有用以据守的堡寨,并有旧基遗存至宋代。此外,方志在言及平定下城时,亦多用“增筑”、“罗城”等词语。在这个意义上,可将上城视为平定城最初的生长点——此处原有军事堡寨,在宋代沿用旧寨遗迹构筑上城,再以上城为基点增筑下城,完成由堡寨向城市的转变。此时,拥有据高阜、面积小、易守难攻等特点的上城,居高控扼,实际上成为平定城的子城59。及至明代,“上城仅三里,内设官府库狱,颇剧高阜;下城九里余,军民处焉,约数千余家”60,上城仍被视为据守平定的最后堡垒,景泰元年“讹传有惊迫甚,民心惕焉罔措,初欲逃匿山林岩穴,卒依是城,保其无虞”61,嘉靖二十年蒙古大举劫掠山西,吉囊至平定,州人“携持妻拏入上城避,狭不能容”62,皆以上城为防守凭依。直到1947年解放平定时,小部分阎军在下城已被攻破的情况下,凭险固守上城,直至被包围而主动弃城逃窜63,足见上城选址之军事价值。但据高冈虽满足军事需求,却令上城在水源问题上多有不便,与有嘉河穿城而过的下城不同,“上城居民多而井只一,其水又味苦不适食,民间用水恒汲自城外,每遇风雨则虑价昂而难致”,民国元年为便陶工,于上城凿井,“及见泉而竟得甘水,其有益于一城之民食也,是真难得可贵哉”64。

有了居高控扼的上城作为基点,又筑下城以容纳军队驻扎和民众居住。下城城墙“随山高下,计六里三十八步”65,其南部将与上城相连的东西向土冈全部包入,中部将嘉河包入城内,北部则延伸到距离最近的小山丘顶部,有较强的山地城特征。如此一则占地势高者,利于军事守御,二则控制河岸道路,控扼交通,三则保证了水源。整座下城以嘉河两岸为地势最低处,自嘉河南岸向南、城里街向北抬升,至南、北城垣处为最高。其中地势较高的西南营、东南营与文庙以北区域,旧时皆作驻军用,凸显出平定城的军事职能。

3.小结

平定城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以平定军迁治今地,作为军事城市,其城池选址与布局具有较强的山地城特征,可作为中国古代山地城市的个案加以考察。宏观上看,平定地处东西交通线井陉道上,有重要战略意义;具体到城池营建,选择山间河谷,利用天然土冈上的旧堡寨为基础建设上城,又“即山为墉”增筑下城,以嘉河为中,将南侧土冈与北侧山丘两处高地包入城中,形态并不规则,但占地势之利,这种选址在北方黄土高原地带的地方城址中具有一定代表性;而受城市微地貌的影响,城内形成以下城东、西门内大街和通往上城的阳坂坡为主干街道的道路格局。

平定城自宋代迁治后历代沿用,上、下二城形态未变,并保存有自宋至清的部分建置遗迹以及一定数量的清代民居,城址整体格局有迹可循,结合遗迹与文献记载,可大体复原明清时期平定州城的布局。近年来在县城旧城改造的过程中,部分街道肌理已消失,对尚存的各类遗迹应及时加以详尽记录和保护;由于遗迹与文献资料有限,明代以前的平定城市布局尚不明晰,在此后的旧城改造过程中可对相关材料加以注意。

此外,关于宋代迁治以前的唐广阳县城所在,目前尚有争论,对这一问题的认知,仍有待于通过开展更多、更系统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来推进,以进一步廓清平定的历史面貌。

注 释

①平定县志编纂委员会:《平定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页。

②据平定县文庙现存明弘治十五年《平定州重修庙学记》碑,王鸿儒撰文。

③(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第373页。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八“太平兴国二年四月丁酉”,中华书局,2004年,第402页。

⑤(元)脱脱等:《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中华书局,1985年,第2136页。

⑥(清)张彬、沈晋祥纂修:(光绪)《平定州志》卷二《舆地志》“沿革”,光绪八年刻本。

⑦平定县志编纂委员会:《平定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页。

⑧(清)陶易、姚学瑛等纂修:(乾隆)《平定州志》卷六《艺文志》清甄《《待泽碑》,乾隆三十四年刻本。

⑨(清)王祖庚纂修:(乾隆)《平定州志》卷三《建置志》“楼阁”,乾隆十四年刻本。

⑩(清)陶易:《嘉山书院记》,乾隆三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七《艺文志》。

11 光绪《平定州志》卷四《建置志下》“书院义学”。

12 任瑞祥:《平定旧教育梗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平定县委员会编《平定文史资料》第一辑,1985年,第37-38页。

13 平定县志编纂委员会:《平定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553页。

14 a.罗巍主编:《平定天宁寺双塔》,三晋出版社,2012年。西塔二层平座出土石碑及录文,见b.韩利忠:《山西省平定县天宁寺西塔碑考》,《文物世界》2007年第1期,第23-25页。西塔地宫出土遗物并《大宋平定军葬舍利塔铭并序》碑录文,见于c.商彤流:《山西平定县发现北宋佛塔地宫》,《文物世界》2006年第2期,第34-36页。

15 同 14 c。

16 同 14 b。

17 (明)李侃、胡谧纂修:(成化)《山西通志》卷十五《集文》,成化十一年刻本。

18 柴泽俊:《柴泽俊古建筑文集》,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33-234页。

19 (明)延定之:《天宁寺重修正殿记》,乾隆三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七《艺文志》。

20 (明)延论:《重修天宁寺大悲阁记》,乾隆三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七《艺文志》。

21 (清)张恩:《重修天宁寺大殿记》,乾隆十四年《平定州志》卷八《艺文志》。

22 此碑乃利用元代旧碑制成。碑阴碑文尚有部分可辨识,首题“重修玉皇之殿助缘会首”,碑文中有“真定路”“冀宁路”等语,又有“奉训大夫曹州同知聂思恭”,聂思恭见于《光绪志》卷八《人物志上》“宦迹”:“聂思恭,至正间为大都北路兵马司指挥奉议大夫。”

23 平定县人民政府编印:《山西省平定县地名志》,1988年,第24页。

24 (明)宋沛、延论纂修:(万历)《平定州志》卷十一《艺文志》,万历二十三年刻本。

25 乾隆三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二“桥梁”。又成化《山西通志》卷三“津梁”中即有利涉桥条,此桥最初建造时间当早于此。

26 平定县规划设计管理处编:《平定古城建筑规划文化考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31-33页。

27 62 (明)李念:《重修平定州城记》,万历《平定州志》卷十一。

28 光绪《平定州志》卷三《建置志》。

29 马蓉等点校:《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中华书局,2004年,第267页。

30 平定县志委员会编:《平定县志(1991-2012)》,新华出版社,2018年,第39页。

31 乾隆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三《建置志》“公廨”。

32 光绪《平定州志》卷三《建置志》“坛庙”。

33 平定县志委员会编:《平定县志(1991-2012)》,新华出版社,2018年,第681页。

34 刘奎耀:《平定城刘家大院》,《晋商史料全览·宅院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85-387页。

35 平定县志编纂委员会:《平定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412页。

36 平定县人民政府:《山西省平定县地名志》,1988年,第305页。

37 (清)王继兰:《重修阳坂坡记》,光绪《平定州志》卷十一《艺文志上》。

38 成化《山西通志》卷四《宫室》“涌云楼”条:“在平定州治东北城角上,宋大观四年平定州军尉高公纯建,后改建六贤堂”。同书卷五《祠庙》“崇贤堂”条:“在平定州治东北城冈上,元至元二年以涌云楼故基改建,祠赵闲闲、杨文献、元遗山、李文正,名四贤堂,后益礼王司业、吕左丞,名六贤堂,国朝洪武三年知州程宗道增建像焉。成化五年,佥事胡谧以州人合请进礼耿清惠公,改今名”。万历《平定州志》卷十一《艺文志》载元吕思诚《土风记》:“四贤堂,在州治东北城隅,宋曰“思武”,金曰“涌云”。今闲闲赵公、文献杨公、遗山元公、敬斋李公遗像在,故名之也”。金赵秉文则有《涌云楼记》,记其于大安二年知平定州,登涌云楼,“楼枕古榆关,下建十丈旗,袤以五筵,广三之二。窗闼轩豁,俯瞰阎闾”。据以上记载及《元朝名臣事略》卷第十三所引元徐世隆《四贤堂记》并刘光滢《重修涌云楼记》碑刻等,可梳理其沿革:位于平定上城东北城角的宋思武楼,金称涌云楼,元至元二年改建四贤堂,后改六贤堂,明成化五年改称崇贤堂。此后,在明嘉靖年间改为环翠亭,清康熙、乾隆间重修,后复称涌云楼,民国十五年亦曾重修。

39 乾隆三十四年《平定州志》卷四《宦绩》“姚学瑛”条:“州署涌云楼高出全城楼橹之上,州民列屋而居,环览无不在目,公以砖瓦弥其罅隙,俾仆役无从窥窃,实补前任所未及,民甚德之”。可见涌云楼位置、视野之优越。

40(金)赵秉文:《环翠楼》,万历《平定州志》卷十二。万历时该楼已改称“环翠”。

41 (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山西二》,中华书局,2005年,第1841页。

42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 第五卷 河东河北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441页。

43 历代方志皆有类似记载,如成化《山西通志》卷三《城池》“平定州城”条:“肇自汉韩信驻兵,因高阜为塞,以榆塞门,因名榆关,今谓上城”。平定上城东门名“榆关门”,清乾隆年间曾于门前立“汉淮阴侯韩信下赵驻兵处”碑。今人亦多采信此说,如a.靳生禾、谢鸿喜,《汉赵井陉之战古战场考察报告》,《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1-8页;b.李爱军,《汉初韩信略定山西河北古战场遗址及进军路线考》,《军事历史研究》2012年第3期,第24-30页等。

44 《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记平定军“本并州广阳县。皇朝平晋阳,以此县先归,乃立平定军,仍改广阳县为平定县,并乐平县以属焉”。按平定军之设,当在灭北汉之前,详见前文沿革部分,但平定军由原广阳县城迁治建城,可能确与攻灭北汉有关。

4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景德元年七月”,第1246页。

46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七“景德元年闰九月乙卯”,第1260页。

4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八“景德元年十月”,第1274-1275页。

48(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52页。

49《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六上“洪武元年十一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校勘本,1962年,第664-671页。

50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四《北直五》,第596-597页。

51(清)王轩等纂修:《(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七,三晋出版社,2015年,第2451页。

52 关于历代此段驿路的相关研究,参a.王文楚:《北宋东京与太原间驿路考》,《中华文史论丛》2016年第1期,第145-164页;b.党宝海:《蒙元驿站交通研究》,昆仑出版社,2006年;c.杨正泰:《明代驿站考(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d.刘文鹏:《清代驿站考》,人民出版社,2019年。

53《明太祖实录》卷六十一“洪武四年二月丙辰”,第1183页。

54《明宣宗实录》卷三十一“宣德二年九月丙申”,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校勘本,1962年,第803页。

55《清世宗实录》卷七“雍正元年五月戊戌”,中华书局,2008年,第146-147页。

56 乾隆三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三《风俗志》“物产”。

57 明弘治十五年《平定州重修庙学记》碑。

58 61 (明)白思明:《重修上城记》,万历《平定州志》卷十一。

59 光绪《山西通志》卷一二七《乡贤录》载金末元初聂珪从王璋招抚平定诸州,后“璋死,代为元帅,璋弟贵副之。贵素骄恣,珪稍加检制,贵不平,潜结金将武仙以叛”。《山右石刻丛编》卷二十八收录元李冶《大元故平定等州大总帅聂公神道碑铭》详记此事:“丁亥春正月元日,遣杜□、王善等戕公,其徒德公遇己厚,不忍□□其体,缘弓弦缢□,舁置子城西北隅。□夜,仙使人断取公首,而公之帐下督王常□聚武赟等,视公可救,缓其□而活之,公跳奔太原。”此处“子城”,聂珪日常处之,又便于西奔至太原,有可能即指平定上城或位于其内的衙署。

60(明)李念:《重修平定州城记》,万历《平定州志》卷十一。此处“下城九里余”,当为六里之误。

63 高培光主编:《沧桑巨变话平定》,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2-33页。

64 民国元年《甘泉亭碑记》,见胡英泽整理、点校:《山西、河北日常生活用水碑刻辑录》,收录于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编《山西水利社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07页。

65 (清)陶易:《重修平定州城记》,乾隆三十四年《平定州志》卷七。

猜你喜欢

重修
学分制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重修问题探究
浅谈高院校重修管理制度
辅导员对重修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毕业班网络重修工作问题及建议
大学英语毕业总补考案例下的课程重修设想
普通师范学院学分制背景下的重修现状与对策
二本院校C语言重修课程的教学初探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重修教学探讨
独立学院学生重修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学分制下的高校重修教学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