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大、中、小分子,单、双相究竟是什么意思?
2022-01-05陈梦媛
■陈梦媛
玻尿酸的医学名称叫透明质酸,是一种高分子的多醣体,质地透明,具有黏性。通常运用在医学上的玻尿酸是经过纯化的,注入皮肤后和体内原有的透明质酸融合,导致皮肤膨胀、额头变平隆起。
玻尿酸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效果显著,是当下最热门的填充塑形材料,不少爱美人士选择注射玻尿酸来填充额头、山根、下巴等,以期达到修整容貌的作用。
很多爱美人士进入美容院之前会做很多功课,以期了解玻尿酸的作用、生效方式、安全性等。但是,面对网上的大、中、小玻尿酸分子,单、双相和交联等信息,不少人犯了难,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玻尿酸的“相”和“交联”
相,指玻尿酸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
交联,指使用交联剂将游离的玻尿酸连接起来形成网状支架,使玻尿酸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
1.为什么要“交联”
因为未交联过的玻尿酸是液态的,在体内很容易被降解,打进身体多少剂量都会消失全无。交联后的玻尿酸不容易被吸收,可以达到塑形的目的并维持一段时间效果。
像我们平时涂抹的玻尿酸化妆品是不含交联剂的,使用后48 小时内便会被玻尿酸降解酶自然降解,变成水和二氧化碳;而玻尿酸注射之所以能在人体内保存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是因为交联剂的作用。交联程度越高,维持时间就越长。
2.玻尿酸的“相”
玻尿酸分为单相玻尿酸和双相玻尿酸。要区分两者,需要了解玻尿酸的制作过程:
①首先,将玻尿酸粉末与交联剂、缓冲液等进行混合。
②然后把混合液倒入发生罐中进行反应。
③反应结束后,粉末状玻尿酸就变成凝胶块状。
那么问题来了,凝胶块状很硬,如何变成可注射的玻尿酸呢?单相和双相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单相玻尿酸通过研磨法,把玻尿酸凝胶块研磨成直接用于注射的比较顺滑的凝胶状,不掺入液体,是完全交联的玻尿酸。
双相玻尿酸则是通过筛分法,把凝胶块筛成颗粒状,这样的颗粒还需要增加它的润滑性才能更易于医生推注,所以又会在里面添加少量的游离型玻尿酸(非交联型)。这种既含有交联型玻尿酸又有游离型玻尿酸的产品就被称为双相玻尿酸。
总结起来就是:玻尿酸里只有固态,就是单相,完全交联;既有液态又有固态,就是双相,交联与非交联混合。
3.单相好还是双相好
两者的适用性不同。单相玻尿酸由于固着力好,不扩散移位,适用于塑形,比如丰下巴、隆鼻;面部提升以及填充深层皱纹,比如法令纹。而双相玻尿酸更适合做表浅的填充除皱。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施术者通常会根据求美者的需求,结合使用单、双相玻尿酸,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大、中、小分子玻尿酸
玻尿酸还可以按直径划分为大分子、中分子和小分子玻尿酸。不同的直径用于不同的部位,维持时间长短也有所区别。
1.小分子玻尿酸
一般来说,小分子玻尿酸往往都是单相交联的,所以“块头”更小,而且更加柔和。小分子玻尿酸的特质决定了它更加适用于浅层注射和精细填充,比如眼周、卧蚕以及其他真性皱纹填充等。
小分子玻尿酸的主要功能是保湿嫩肤,用于人体皮肤的真皮层注射,补充真皮层缺失的水分,以及修复受损肌肤。
不过小分子玻尿酸在身体里代谢速度比较快,不同品牌各有差异,但效果维持时间一般在4~6 个月之间,所以也成为很多女明星的常规保养项目。
2.中分子玻尿酸
中分子玻尿酸的分子量是最接近人体细胞的,所以质地相对大分子玻尿酸和小分子玻尿酸来讲要更加柔软,一般用作软组织的填充和除皱,比如泪沟、太阳穴、额头等部位。
但要注意的是,中分子玻尿酸不能用来注射皮肤表层,而是用来注射深层皮肤。这就容易导致一个问题:有些求美者为了省钱,自己买来玻尿酸找人帮忙注射。如果对面部层次不熟悉,手法不熟练,容易导致注射后的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局部肿胀、僵硬等情况。
而中分子玻尿酸的效果维持时间,根据品牌的不同一般可以维持半年到一年。
3.大分子玻尿酸
大分子玻尿酸一般多是双相交联的,在外型上它的颗粒较大,因此表面较不平整。为了避免发生凹凸不平的情形,大分子玻尿酸主要注射于深层肌肤中,针对的是深层皱纹,比如法令纹、五官雕塑、隆鼻、垫下巴等;或是大面积范围的填充,如丰颊、丰额、苹果肌等。
大分子玻尿酸在身体里的代谢速度慢,所以效果维持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一般在12~18 个月,不同的品牌维持时间存在差异。
可能有的人注意到:大分子玻尿酸和中分子玻尿酸都能隆鼻、隆下巴,那么哪个更好呢?其实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中分子玻尿酸效果较为柔和,而大分子玻尿酸则可以塑造出鲜明的轮廓感,求美者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