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1-04许怡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肠梗阻症状手术

许怡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0)

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梗阻类型,约占各类肠梗阻的40%~60%,多因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等原因引起的肠道粘连或者腹腔内粘连,导致肠道内容物不能正常顺利通过肠道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手术后的粘连性肠梗阻比较多见[1]。粘连性肠梗阻多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肠道并不完全阻塞,患者可有排便、排气的表现,并且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现较轻,仅表现为慢性的腹痛且腹痛的位置不固定,症状可能反复的发作,经保守治疗后可逐渐缓解[2]。肠梗阻的治疗原则适用于粘连性肠梗阻,但需区别梗阻的类型。对于单纯性肠梗阻通常先使用非手术治疗手段进行治疗,若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梗阻症状仍未改善的再考虑行手术治疗。而对于完全性肠梗阻,梗阻症状反复发作的患者通常需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粘连可完全解除[3]。

部分患者由于梗阻症状带来的生理疼痛以及由于对病情及治疗方法的了解不够常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不高,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以及术后的康复;且多数患者因手术造成的损伤在术后易出现梗阻再发以及小肠损伤、切口感染、肠瘘等术后并发症,加重病情[4]。本研究应用综合性护理对粘连性肠梗阻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成效,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共92例。根据有无在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3~62岁,平均40.22±5.37岁;梗阻发生原因:腹部手术22例,细菌污染13例,腹腔化疗11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4~64岁,平均41.10±5.28岁;梗阻发生原因:腹部手术23例,细菌污染12例,腹腔化疗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5];未合并重要器官严重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手术方法不耐受或者麻醉不耐受;合并恶性肿瘤、全身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对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有过敏史;精神异常不能配合者。

1.2 方法

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术后常规抗感染等。

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性护理于围手术期进行干预,具体如下: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在此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若患者表现出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根据其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本次手术治疗的要点,若患者对手术抱有恐惧时,应仔细的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各项程序,向患者分享本院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参与后续的治疗。(2)术前指导:向患者讲解术后有效咳嗽、咳痰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练习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指导患者练习正确的床上大小便;加强病房环境的护理,定期观察病房内温度是否适宜,若气温较低嘱患者及时添衣。(3)预防并发症:予药物防治感染及毒血症等并发症,尤其是经药物治疗后梗阻症状未缓解的长时间梗阻的患者。

术中护理:入室后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在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之后严密观察以保证通道的通畅性;在麻醉前用温和的语言鼓励患者;注意观察患者身体温度的变化,适时的给患者加盖毛毯;密切监测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的变化趋势,若发现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告知医生。

术后护理:(1)病情监测:术后仍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做出预防性处理;将留置的引流管妥善固定好并保证引流管的通畅,定期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引流量;重点关注患者手术部位有无红肿现象、以及创口部位有无粪臭味的液体渗出,发现异常及时反馈于医生并协助处理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可予患者腹带行止痛操作,避免伤口裂开;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渗血的情况,若有渗血及时为患者更换敷料以促进其术后恢复。(2)饮食护理:术后嘱患者禁食禁水,必要时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患者肠蠕动恢复之后拔出胃管,予患者流质饮食,并逐步向半流质、普食过度;为患者合理的规划饮食,嘱患者多进食清淡、营养、易消化的食物,禁食生冷辛辣刺激类食物,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3)患者情况基本稳定之后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患者进行排气训练以促进康复。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肠梗阻治疗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两组患者肠梗阻症状缓解情况及住院时长、术后梗阻再发及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切口疝以及肠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切口愈合不良+切口疝+肠瘘)例数/总例数×100%。

1.3.2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6]。满分100分;0~50分:患者无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50~65分:患者轻度焦虑、抑郁;66分~80分:患者中度焦虑、抑郁;80分以上:患者重度焦虑、抑郁。

1.4 统计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 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SD)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描述,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肠梗阻治疗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肠梗阻相关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梗阻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肠梗阻治疗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心理状态

干预前,两组SAS与SDS评分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2组SAS与SDS评分比较(±SD, 分,n=46)

表2 护理前后2组SAS与SDS评分比较(±SD, 分,n=46)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01;与对照组相比,*P<0.005。

SAS SD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62.96±3.32 54.28±3.92# 60.95±6.03 53.26±5.52#观察组 63.26±3.28 48.87±4.25#* 61.06±5.97 47.28±6.01#*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肠梗阻类型,可由腹部手术、细菌污染、肠道损伤等多种因素引起,其中以腹部手术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最多见,非药物性治疗对于部分患者疗效不显著,多数患者通常需手术治疗才能够治愈[7]。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加上症状所带来的痛苦加重了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负担,部分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并发症和梗阻再发的情况等,不利于患者治疗的顺利开展及术后康复。因此加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8]

综合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它融合了责任制护理与小组护理的优点,现在逐渐应用于各种患者的护理中并被多数患者所认可。葛军[9]等将综合性护理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干预中发现其对于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该护理方式包括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与疾病知识教育以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治疗的配合度,术前胃肠减压导管及引流量观察保证引流顺利等;术中协助患者摆放及保持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防出现突发情况,全程辅助术者完成手术;术后继续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对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做出预防处理,合理计划饮食,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及进行排气训练等护理[10]。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腹痛、停止排气排便等梗阻症状缓解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通过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梗阻再发率的风险均明显下降,这表明通过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预防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应用综合性护理对粘连性肠梗阻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因疾病所带来的负面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梗阻再发的风险,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肠梗阻症状手术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手术之后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