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1-04许曼玉吴珠兰陈小花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颅脑实验组

许曼玉 吴珠兰 陈小花

(万宁市人民医院,海南 万宁 571500)

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占全身损伤的20%左右,在各种身体损伤中排名第二[1]。大多数颅脑损伤患者合并有身体其他部位损伤,给救治带来困难,致残致死率极高。为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在积极救治的同时需重视并做好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确诊,并且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为3~8分。

纳入标准:患者在伤后24 h以内入院抢救,年龄≥18岁。排除标准:合并休克、全身衰竭、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75×109 ·L-1;颅脑损伤前48 h内有大量镇静剂服用史及饮酒史;有颅脑损伤发生史;身体其他部位伴有严重损伤;入院72 h内因病死亡;依从性差,不能完成随访,临床观察资料不完整。

我院7月份开始实施现代护理模式,对照组36例于2019年1月~6月入院,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9~83岁,平均年龄43.7±6.92岁,创伤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nty score,ISS)为21.6±3.24分,GCS评分为3~7分,平均GCS评分5.2±2.61分;实验组36例在2019年7月~12月收治,男19例,女17例,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42.1±7.13岁,平均ISS评分为20.9±3.75分,GCS评分为3~8分,平均GCS评分5.4±2.18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规范的神经外科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配合实施基础护理,包括:执行神经外科一般护理、病情动态监测、健康宣教、病区安全防范护理、并发症护理等。

实验组患者则在现代护理模式下开展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1)护士长第一时间组织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对该护理模式进行深入解读及学习,深入讨论如何有效地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护理。以本科室病例实际情况为准,通过借鉴、总结,制定具体、可行的现代护理服务实施方案。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引进新型护理设备、做好细节护理等多项护理管理措施,确保颅脑损伤患者能得到连续、全程、优质的现代护理服务。

(2)确定护理服务主要内容:重点从“享受医疗资源、完善基础护理、优化病房环境、增强护理连贯性、规范护理专业技能、加强患者权利保护意识、满足患者文化需求、做好健康与安全指导、予以专业心理护理、加强症状控制、并发症预见性护理”等方面展开全面、整体的护理。

(3)规范护理流程:把握好现代护理模式的5个整体,即人、内容、管理、时间、空间,并以此为要点完善和规范护理流程,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进行适当的护理调整。协助患者完善各种必要的检查。每日做好患者饮食、康复训练等基础护理,同时加强病情监测与评估,以专业的角度预见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对患者予以心理护理,配合适宜的运动康复护理,帮助患者重新建构人生,消除紧张焦虑情绪,提高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以“95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群体,生活在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竞争时代,而且这种竞争是全球性的,在这种现实下,他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到这个社会所需要的能力,也意识到多一份技能将更有利于自己将来的竞争,因此对于学校提供的服务不再限于专业学术性知识的传授,转而希望获得一种综合能力,如图2所示,包括人文素养、人际交往能力、国际视野、组织领导能力等。

(4)做好护理随访:治疗后患者住院恢复期间,做到及时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做出针对性护理。并将护理随访延续到出院之后,通过热线电话、网络沟通等方式,实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并提供出院后护理意见,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1.3.1 SF-36生活质量评分

以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心理评分4个维度(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与生理评分4个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共计36个条目,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3.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5]。评分范围为0~42分,分数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分级如下:0~1分:正常或近乎正常;1~4分:轻度卒中/小卒中;5~15分:中度卒中;15~20分:中-重度卒中;21~42分:重度卒中。

1.3.3 Barthel指数评分

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评估患者护理后的自理能力,BI评分越低代表患者自理能力越差。同时对两组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

1.3.4 疗效评价

根据GOS判断患者3m后疗效。为降低研究结果的偏倚性,两组随访期间死亡病例均以死亡为截点,对死亡前所记录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SF-36各部分及整体评分比较,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SF-36评分情况(±SD,n=36)

表1 SF-36评分情况(±SD,n=36)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生理评分(分) 心理评分(分) 总体评分(分)对照组 77.6±11.75 72.8±16.54 75.6±14.68实验组 85.3±14.28* 80.6±15.81* 87.3±17.22*

2.2 患者NIHSS与BI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更优 (P<0.05),见表2。

表2 NIHSS与BI评分比较(±SD,n=36)

表2 NIHSS与BI评分比较(±SD,n=36)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IHSS评分(分) BI评分(分)对照组 17.6±5.34 46.2±6.85实验组 12.8±3.71* 58.9±7.37*

2.3 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见表3。

表3 患者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情况比较(例(%),n=36)

2.4 GOS预后情况及死亡率比较

护理 3m 后,实验组患者 GOS预后良好率(52.78%)明显优于对照组(27.78%) (P<0.05),见表4。

表4 GOS预后情况及死亡率比较(例(%),n=36)

3 讨论

颅脑损伤患者大多具有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致残致死率高、并发症多等特征,这不仅给入院后的治护工作带来严重困难,同时也极不利于患者日后的康复、生活及回归社会[6]。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也是促进患者恢复和降低并发症的重要途径。以往在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工作中,临床常规护理措施所获得的护理效果也不是很理想[7]。近年来,为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各医院积极探索临床护理模式,使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得到深入改革。

现代护理模式对护理的人性化、整体化更为重视,使护理服务不再笼统和流于形式[8]。从护理人员的角度考虑,现代护理模式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与慎独精神,优化、规范了护理流程,提高了护理操作技术,提升了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性。而从患者的角度考虑,现代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为依据,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充分满足患者明确以及隐含的各种护理需求[9-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现代护理模式护理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指标均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提示现代护理模式能加快恢复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有效降低并发症与残障率。

现代护理模式在我院神经外科的应用也显出很多问题,例如部分患者的理解能力较差,导致健康与安全指导不到位;或是对一些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不及时,使个别患者因颅内血肿使治疗难度加大;还有部分依从性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还需进一步努力,通过耐心、细心的心理护理及宣教,最大程度提升患者依从性。相信在未来神经外科颅脑损伤临床护理实践中,通过对现代护理模式的不断改进与优化,能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规范护理流程,完善护理项目,为提升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促进医护患关系和谐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现代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服务更注重患者的自身感受,并基于患者身、心实际需求来考虑护理对策,使护理措施更加全面性、整体性与专业性。将其应用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时,能使患者在每个治疗阶段均获得最佳的身心护理,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提升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颅脑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湿热烧伤膏对神经外科正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