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对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1-04康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宫腔镜肌瘤微创

康燕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妇科,河南洛阳471000)

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的一种,极少部分患者会发展成恶性肿瘤。此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健康[1]。子宫肌瘤发病原因可能与正常肌层细胞突变、性激素和局部生长因子有一定的关系。子宫肌瘤可分为黏膜下子宫肌瘤、浆膜下子宫肌瘤和肌壁间子宫肌瘤,其中最常见的为黏膜下子宫肌瘤,且有单发性子宫肌瘤和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常表现为月经量异常增加、且经期延长、子宫内膜炎和疼痛等症状[2]。临床上常采用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宫腔镜下摘除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优点是能够同时维持子宫的正常结构,然而对于突向壁间或者体积较大的子宫肌瘤,由于手术难度的增加往往未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3]。为弥补这一缺点,可将宫腔镜疗法与其他的微创手术疗法相结合;因此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的微创手术疗法逐渐作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

因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诊断为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患者 60例,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对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诊断为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患者60例。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妇产科学》[4]中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检测确诊;(2)子宫肌瘤直径范围为 5.5~8.5cm;(3)年龄 20~60 岁;(4)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1)其他子宫功能异常者;(2)双侧卵巢异常者;(3)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者;(4)肝肾功能失常者;(5)盆腔器官功能失常者;(6)合并恶性肿瘤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35.78±5.21岁,平均肌瘤直径7.46±0.21cm,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36.03±5.35岁,平均肌瘤直径7.61±0.13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且此研究方案已通过伦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具体操作为:在宫腔镜下找寻到瘤体后,使用环形电极从瘤体根部由深向浅逐渐将子宫肌瘤切除。观察组给予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具体操作为:首先在宫腔镜下确认瘤体的形态和状况,接着将腹腔镜置入,并将适量的缩宫素注入肌瘤包膜内,再使用电钩清除肌瘤后,缝合瘤腔。最后将腹腔内气体释放出来,关闭腹腔切口。

1.3 观察指标

术后恢复进程: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

免疫细胞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的清晨,采取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5.0ml,在速度3000 r·min-1下离心10min后分离血清,并用流式细胞仪(贝克曼CytoFLEX)检测治疗前后患者体内 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D16+)水平。

炎性因子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的清晨,抽取空腹状态下患者的手臂静脉血4.0ml,经3000r·min-1的速度下离心10min后,分离血清,用免疫发光法检测患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全组数据,免疫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等相关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均较对照组长(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对比(±SD,n=48)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对比(±SD,n=48)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术后下床时间(h) 住院时间(d) 肛门排气时间(h) 抗生素使用时间(d)对照组 12.24±4.13 6.12±2.11 10.28±2.11 3.11±0.98观察组 21.87±3.36* 12.13±2.98* 15.12±3.16* 6.13±1.17*

2.2 两组患者免疫细胞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水平相较对照组高 (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对比(±SD,n=48)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对比(±SD,n=48)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CD3+(%) CD4+/CD8+ NK细胞(%)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6.98±8.11 63.21±5.14# 0.81±0.17 1.24±0.36# 8.45±2.37 11.47±2.88#观察组 56.47±8.28 80.01±6.14*# 0.78±0.12 1.97±0.32*# 8.21±2.56 14.25±2.16*#

2.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者的TNF-α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TNF-α水平对比(±SD,n=48)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TNF-α水平对比(±SD,n=48)

注:与治疗前相比,# 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84±0.21 1.98±0.28#观察组 2.88±0.32 1.17±0.32*#

3 讨论

黏膜下子宫肌瘤是子宫肌瘤的常见类型之一,发病原因是由于瘤体覆盖住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大,从而逐渐占据宫腔,促进经血排出,因此患者会表现出月经量大、不规律等症状[5]。随着病程的延长,肌瘤逐渐向宫腔内部延伸,并压迫邻近器官,易造成患者不孕或流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6]。

由于药物治疗法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不甚理想且复发率、不良反应率高,因此目前临床上常采取手术治疗法。传统的开腹切除肌瘤手术法的优点是视野广阔,因而切除效果良好,然而由于其创伤大,造成患者术后恢复慢,且易发生感染,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有限[7]。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宫腔镜和腹腔镜手术逐渐被运用于临床治疗上,具有创伤小的优点,因而患者的手术体验得到改善,且能够保留生育能力,然而这两种微创术式对体积较大的肌瘤疗效均有改进空间,手术难度和风险均较大[8],因此,理论上还需要将微创法相辅相成,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9]。

本研究结果表明给予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进程较单用宫腔镜疗法慢。其原因可能与术中的创伤程度和手术难度有关,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疗法创伤较大,且操作步骤更多,因而手术难度也加大,造成患者术后恢复较慢。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的免疫功能较对照组提高,且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说明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分析其原因为:宫腔镜手术过程中,入侵肌层的操作较多,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便于观察到操作器械在肌瘤和子宫的位置,因而术中出血量小,对机体刺激小,避免造成大出血或者子宫穿孔等,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切除效果更好,因而患者免疫功能恢复较快,且炎症反应小。

综上所述,宫腔镜与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术后恢复进程较单用宫腔镜手术慢,但其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细胞水平以及炎性因子水平。

猜你喜欢

宫腔镜肌瘤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