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营养管理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2022-01-04龚美秀
龚美秀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妇幼保健院,福建 南平354200)
妊娠期高血压为产科特殊疾病,多发于大龄孕妇,尤其是近年来二胎政策开放,大龄孕妇增多,导致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逐年上升[1]。妊娠期高血压为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做好对患者的健康管理十分重要。饮食疗法为临床对妊娠期高血压最基本的干预措施,加强患者的医学营养管理对控制体重增长、维持每日必需能量有重要意义[2]。有研究表示,大部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可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可对病情造成一定影响,引发不良妊娠结局,故除营养干预外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也十分必要[3]。积极心理干预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心理干预手段,主要通过积极、乐观理念挖掘患者内心积极思想及品质,从而产生乐观积极的心态[4]。本研究将医学营养管理结合积极心理干预用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旨在评价其对患者血压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2)入组前均为接受系统治疗;(3)患者及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妊娠期合并症者;(2)合并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危险妊娠者;(3)合并恶性肿瘤者;(3)精神、智力、言语等方面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做好疾病知识健康宣教、药物指导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运动锻炼。
1.2.2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医学营养管理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医学营养管理:营养师通过“都哈”理念及营养软件测评系统对患者营养水平进行监测,针对孕期变化、饮食习惯随时调整饮食方案,达到满足胎儿营养需求的目的,避免营养过剩。嘱患者保持饮食结构均衡,严格控制脂肪、糖类摄入,保持孕期能量摄入较非孕期增加840kj/d,多进食优质蛋白质、水果蔬菜、鱼类、膳食纤维、维生素等,严格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适当补充叶酸、维生素B2、钙铁锌硒等。
(2)积极心理干预:①正念训练: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指导其从头到脚感受每一部位,通过全身扫描将内心与身体联系起来。播放正念训练音频,嘱患者跟随旁白集中注意力于呼吸上,以不加评判、接纳的方式对自身呼吸进行感受,1h/次,1周1-2次。②向患者发放日记本,嘱其回忆每日发生的事,并将每日发生的3件好事记录在日记中,1日记录1次,持续4周。③日记分享:每周组织一次病友交流会,并选取3篇范文分享,鼓励病友间互相交流、分享经验,促进情感交流。④鼓励患者以书信、电话或当面等方式对最想感恩的人表达感谢、感激知情。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一般资料;(2)记录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3)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妊娠期子痫、肝功能异常;(4)记录两组妊娠结局。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各项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
2.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s,mmHg)
表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s,mmHg)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妊娠期子痫、肝功能异常等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率比较[n(%)]
2.4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窒息、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为妊娠期特殊的疾病,对母婴健康有较大影响,为全球研究热点。目前临床对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史、家族史、孕妇年龄等相关。早期行产前检查明确病情,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对预防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也是改善妊娠结局的关键。
近年来妊娠期女性肥胖率逐渐上升,使得妊娠期高血发病率也相应升高,不合理饮食习惯、营养过剩等均可导致孕妇肥胖,而肥胖为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故采取合理的营养管理为有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非药物手段[4]。通过对患者进行医学营养管理,调整其营养食谱,可促使营养食谱发挥最大治疗作用,改善机体营养供应情况,规范管理患者体质量、血压控制及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充足能量及营养,从而改善妊娠结局[5]。
有研究表示,个体心理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有密切关系,且在出现症状前,已存在个体心理改变,不良情绪为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高危因素,故除对患者进行医学营养管理外,还应重视对其的心理干预[6]。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认知程度不高,且出现严重症状时担心影响胎儿健康成长,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产前焦虑程度为影响分娩及产后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平和的心态利于稳定血压,对防治妊娠期高血压有重要意义[7]。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个体美好心灵及优秀品质,通过挖掘个体自身积极思想、积极品质,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促使生理、心理均处于最佳状态[8]。本次研究在对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干预的过程中,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正念训练、书写日记、分享日记、感恩等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消除负性情绪,利于提升其幸福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从而更好控制血压。积极心理干预可加强个体积极情绪体验与积极思维,可激发个体内心积极品质,从而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维持其情绪稳定[9-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分析原因可能为医学营养干预有效控制患者能量摄入,积极控制体重增长及血压水平,而积极心理干预可改善机体负性情绪,避免情绪剧烈变化引发血压改变[11]。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提示上述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发生,还可减少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发生风险,利于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健康。
综上所述,医学营养管理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可提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也能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