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22-01-03姚彩霞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思考实践

姚彩霞

摘要:人们对“活动单导学”的认识与研究,大多是从课程论,特别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视角与层面来论述和阐发的,这从学理上讲显然是正确而合乎逻辑的,也是重要的和必要的。但是,如果仅限于此,似乎有可能遮蔽“活动单导学”的核心价值与长远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和指向是全面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这就是说,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只能是素质教育实践的效果。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我们讨论“活动单导学”就不能不将之与素质教育链接起来考量。就我对“活动单导学”的初步了解与思考,我觉得,“活动单导学”乃是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领域有效实施的成功范式。作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基于素质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一种应然追求和理想目标,是人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重新回归和返朴归真,其着力点是关注人,解放人和发展人。

第一,素质教育的本质——关注人,在“活动单导学”中得到了具体落实。

素质教育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理所當然地要关注人。素质教育关注人,不是关注一部分人或一类人,而是关注受教育者的全体,关注受教育者中“每一部分”、“每一个”人。它不管“这一部分”、“这一类”人或“这一个”人的社会背景、实际年龄大小、性别与外貌及智力发展如何,进而在客观上无论存在何种有形的或无形的差异,都是素质教育所必须关注的对象。不仅如此,素质教育特别强调教育过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因而也就特别重视关注受教育者中的弱势群体,也即重视关注学校教育中的所谓“后进生”或“学习困难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人的关注,也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第二,素质教育的功能——解放人,在“活动单导学”中得到了充分实现。

素质教育之所以必须是解放人的教育,是因为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有条件的。当然,这个条件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有一个能让人的思想和思维自由驰骋的氛围,有一个允许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碰撞和交流的场所,有一个鼓励突发奇想甚至异想天开的集体。如果现实中的教育不能成为解放人的教育,那么它就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我们说,素质教育的功能——解放人,在“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改革与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实现,是因为“活动单导学”把“活动”作为它的主题、特色与特质,通过设计和实施“多元活动”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来实现对“人”(师生)的全面解放。“活动单导学”着力人性与人力的解放,是通过一个个“活动单”来实现的。“活动单导学”中的“活动单”从来就没有一个标准的固定不变的样式。它的实施者和管理者都非常强调“编制时既要考虑学段特征,又要切合学科特点;既要体现不同课型的要求,又要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既要整合三维目标,又要突出认知教学;既要注重整体性,又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这就给其中的“人”,无论是“教师式学生”,还是“学生式教师”以极大和高度的“自由”。这种“自由”不仅是“人”的解放的动态呈现,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人”能够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享受到教育的自由,享受到教育的愉悦,进而实现自我改造,自我进取,自我超越,这是素质教育“解放人”的至上境界。

第三,素质教育的宗旨——发展人,在“活动单导学”中得到了有效强化。

素质教育作为人的教育的回归,必然把人的发展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一切为了人(学生),为了一切人(学生),为了人(学生)的一切”,应该而且必须成为素质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应该而且必须成为素质教育须臾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把发展人作为它的根本宗旨,这实际上涉及的是一个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无论是以知识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还是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而言,都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合理性和合目的性,因而在推动和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上,都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似乎是更高层次、更高目标的教育的价值取向。

我们说,素质教育的宗旨——发展人,在“活动单导学” 的课堂改革与实践中得到了有效强化,是因为“活动单导学”始终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作为它的根本思想和价值取向。首先,“活动单导学”着力于“人”(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们不仅从学校层面上,确保开齐、开足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所有课程,而且从具体的学科教学上,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教学内容的协同性;注意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融合,既教书又育人;不仅注意发展学生的智能,而且重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发挥各育的整体效应,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其次,“活动单导学”着力于“人”(学生)的多元发展,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强化群体培养目标和个体发展目标的有机整合,进而把“共性发展目标”和“个性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学生个性爱好的培养,使学生多元发展,“能走的走,能跑的跑,能跳的跳,能飞的飞……”再次,“活动单导学”着力于“人”(学生)的主动发展,他们不断强化开放课堂的打造,进而充分地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动手写、动手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学生以“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迸发天性,发挥灵性,张扬个性,始终把基于生命、顺遂生命、成就生命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裴娣娜.现代教学论[J].教育科学研究,2010(10).

[2]杨向东.课堂评价[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

[3]阿楠.有效备课[J].江西教育2008(12).

猜你喜欢

活动单导学思考实践
活动单导学在中职英语中的应用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