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框架理论视域下秦腔隐喻翻译初探

2022-01-03管晓蕾赵文君

现代英语 2021年14期
关键词:喻体译者隐喻

管晓蕾 赵文君

(1.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4)

一、引言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讲求文化软实力的当代社会,中国文化“走出去”也成为国家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战略之一。我国最早介绍到西方的中国典籍是孔子和老子的作品,但除此之外,诗歌、戏剧及小说等的对外翻译也都具有重大意义。秦地戏曲秦腔唱词语言节奏丰富,戏词排列整齐,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然而近年来,虽有关于秦腔的英译研究,但鲜有研究者从认知隐喻方面入手。文章则另辟蹊径,着眼于戏曲语言中的隐喻部分,在框架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对其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

二、认知框架理论

“框架”概念最初是由著名人类学家Bateson(1955)提出的。截至目前,各界人士对框架理论的研究至今也有近70年了,目前已形成多领域、跨学科的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语言学家Fillmore(1975)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框架理论这一认知语言学理论,他提出框架是记忆中适于表达客观现实的知识框架,此外,我国学者汪立荣(2005)也曾在《从框架理论中看翻译》中提到过:“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表达式是激活认知框架的触发器或认知框架的支撑点。”

文章主要以认知语言学下的框架理论为着眼点,为秦腔隐喻翻译提供一定参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够通过头脑形成一定的翻译框架,将源域中的意义通过相对或转换、替代等形式对应到目的域中,从而使得译文既能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也能使目的语读者理解作者最忠实的意图。

三、框架理论下秦腔隐喻意义构建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对人类思维方式、艺术创造和语言使用等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秦腔属于秦地方言戏剧,带有特殊的地方特色,隐喻在其中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在英译过程中更应该注意隐喻翻译的准确性。诚如戏曲语言基本含义是隐喻文化内涵的基础,而隐喻文化内涵则是对戏曲语言基本含义的延伸,认知语言学下的框架理论根据语言特征,对秦腔戏曲语言中包含的隐喻进行分析后,寻找目的语基于文化的表达方式,对剧本进行语言定义或是文化延伸,以此达成目的与认知框架,完成翻译活动(见图1)。语言定义与文化延伸其实是指从相同框架和不同框架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相同框架是指中英文语言框架都是对等的,可以找到完全对应的文化表达式,从而进行直接转换;而不同框架则是指中英文语言框架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文化背景特征,通过框架转换、增加新的喻体形象,增加注释等方式来进行文化延伸,最终达成翻译目的。

图1 秦腔隐喻理论框架

四、框架理论下《杨门女将》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探讨

文章选取赵亚军版英译本《杨门女将》中部分隐喻的翻译进行研究,主要从认知框架理论着手,根据原文与译文框架的异同来判别所需要使用的翻译策略,以此达到功能对等的目的。

(一)框架相同

源语中所出现的某种意象在目的语中能够以同样的方式展现,即源语中的喻体能在目标语中找到相同的意象,或者源域中的喻体形象能够被目标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那就可以直接进行文化定义,保留源语的喻体形象,完成翻译目的。

例1:《杨门女将》第一场场景寿堂中,家中为远在战场的杨宗保庆生,宗保妻子穆桂英心系远在边关的丈夫,其中描写其心情的戏词为:

“瞩目边关心向往”

“Look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frontier, I can't stop my mind from flying there.”

戏词中的这句“瞩目边关心向往”实属方位隐喻,看向边关,其实是心中对丈夫的挂念,所以她看的不是边关,而是远在边关的丈夫,该句表达的是暗藏在字里行间的挂念。而“Looking”本身带有“看,展望,期待”等意思,其中也包含着浓重的情感,所以直接将“瞩目”翻译为“looking”,目的语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并不会忽略掉其中的情感,读者也依旧能从英译后的句子中探读到暗藏的意义,因此在框架理论这一隐喻在中英文中构建起来的情景是一致的,可以保留源语喻体形象。

例2:同场景中,老夫人听到孙子战死后,心情苦痛,戏词为:

“痴儿语似乱箭穿我胸膛”

“Words from my ignorant son are just like arrows stabbing my heart.”

中文中常用“乱箭穿心”来形容万分痛心,这个描述十分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人物心情的悲怆,英译时将其译为“like arrows stabbing my heart”,直截了当,喻体简单易代入,目的语读者由此激发出的情感和源语言中是一样的,因此,相比较更为烦琐的译文处理,该处采用直译的方法更为妥当。

(二)框架相异

中西文化不同的认知框架使原文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出现文化偏差,而这些偏差会影响文化的“走出去”,因此译者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文化间的框架差异,采取相对应的翻译技巧,进行适当的文化延伸,以达到忠实原文的目的。

1.寻找相对应的喻体形象

语言文化的可译性则恰是因为两种语言文化间存在着某种特定的相似性,在语言框架迥异时,可以在目的与文化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语言文化进行转换。

例3:剧本第一场寿堂中,老夫人听到孙子战死的消息后,心情万分惊愕,戏词为:

“惊闻噩耗魂飞魄散”

“I shake in my shoes to hear the grievous news.”

“魂飞魄散”,即形容在受到惊吓后,魂魄离开人体飘散了,也常用来比喻死亡,在这里主要是用来体现老夫人当时的心理状况,而“魂、魄”都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语词,英文里面没有与之相应场景的词,目的语读者无法完整地重现当时的情景,所以根据文化框架的异同,译者使用了转换法,将看不见的“魂飞魄散”用脚站不稳的实在动作进行转换,通过动作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到源文的情境中,也更能体会字里行间的浓重情感。

例4:剧本第二场灵堂中佘太君与王大人进行争论时,王大人意指佘太君年迈,无法上阵杀敌,佘太君回复:

“你这话咋味味道道的”

“You seem to be suggesting something.”

“味味道道”是陕西特有的地方特色方言,指一个人说话不干脆,话里藏话,在西方语言框架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因此在对此类方言进行翻译时,要根据方言与目的语框架的迥异特点进行语言框架转换。译者在进行方言翻译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追溯方言的来源及其含义,根据其含义进行框架转换。译者在对此句进行处理时,正是遵从了语言框架不同情况下的翻译原则,将其译为“seem to be suggesting something”,目的语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会产生障碍,对剧本的理解更加透彻。

2.结合喻体形象增添注释

给喻体形象增添新的注释,为读者增加信息量,帮助他们理解隐喻意义。

例5:剧本第一场中,佘太君得知孙子杨宗保阵亡后,誓要带兵出阵:

“实指望此番能把烟尘扫净”

“I had anticipated my grandson could conquer the West Xia, putting the battle to an end.”

“烟尘扫净”原意是指将地面残留的污迹打扫干净,后用来形容渴望国家统一的愿望。剧本中的这一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烟尘扫净”其实是隐喻将西夏打败。在这种目标语意象偏离目的语读者语言框架的情况下,目的语读者会对原文产生误解,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按照读者建构起的语言框架,将其隐喻意义直接以增译的形式添加在文章中,读者会更容易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

(三)增添新的喻体形象

文化间的差异致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对原文理解产生偏差,增添新的喻体形象是指两种不同的事物间有着某种相关关系的比喻,即可以用一种事物取代两外一种事物,这样能使读者读起来顺畅,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

例6:剧本第一场中,杨宗保儿子杨文广在庆贺祖母生辰时,壮志豪言要争个元帅来当,佘太君夸赞称:

“好好好将门出虎子嘛”

“Great, heroes must come from heroic families.”

“将门出虎子”是中国文化中有名的歇后语,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在西方文化框架中,有“英雄”与“将门”“虎子”相对应,而他们恰巧对于“hero”也具有很深的情感基础。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文化背景不同的情况下,找到能够与之关系相近的意象,直接将“将门虎子”换成“英雄”,这种翻译方法较为贴近目的语读者的本土文化,也能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五、结语

戏曲文化的“走出去”是一项浩大而漫长的工程。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差异造成了文化框架的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框架迥异的现象。这种情况下,译者如何运用语言认知转换成为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如何将源语言文本中的隐喻准确转换为目标语也成为翻译实践的重中之重。从框架理论视角下进行隐喻翻译,可以根据语言框架的异同来进行准确翻译,从表面看,隐喻的翻译是两种文化间的转换,但实际上,它是熟识两种文化框架后的认知处理,所以,从框架视域下分析文化特点,能够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并以此促进目的语读者对中国戏曲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猜你喜欢

喻体译者隐喻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红楼梦》饮食中的隐喻
怎样辨析比喻和拟人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试析杭州方言词中的喻体
喜马拉雅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