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汇联想视阈下英语学习者二语心理词汇组织模式研究

2022-01-03

现代英语 2021年14期
关键词:词库二语语义

周 衍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 鞍山 114051)

一、引言

心理词库的研究一直是心理语言学的研究重点,国内研究者广泛地将心理词库的研究集中在心理词库的组织模式、重组、词汇教学的实践研究,其中包括心理词库组织模式对学生词汇习得影响的研究,词汇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对二语习得的意义等。

二、心理词库理论

心理词库(mental lexicon)最初是由Treism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词条在超过阈限的情况下被激活,认知过程就实现了。这一理论迅速引起了激烈讨论,Allen Collin和 Ross Quaillian(1969)提出一种大脑词库的表征模型——层次网络模型,认为语义的系统是有层次性的,是一种逻辑的网络结构,词的意义存在于语义网络结构中。Taft和Forster(1975)认为词是通过识别词缀和词干而被提取的。 Marslen(1978),Brown,McNeil都认为词语的识别是通过语音的首尾片段识别达成的。这是关于表征结构的三种主要不同观点:“语音说”“语义说”“句法说”。

三、文章研究问题

本研究解决的两个问题:

(1)运用心理词库的组织模式探索中国二语习得学习者对不同词性的刺激词产生的反应词反应顺序和记忆顺序是什么?(2)心理词汇组织模式是否受词性影响?

四、实验设计

根据研究问题和目的,本课题采用了测试的方法。为了获得可靠的结论,本课题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组间和组内比较的设计方法,选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为期半学期的教学周期内,每次英语课结束给实验组每位同学发放单词联想试卷,每次测试给出5个刺激词,要求学生通过联想的方式在限定时间里看所给词写出反应词。通过阶段性测试来找出受试者的对刺激次联想方式或者规律。

实验步骤:

参加实验的三组对象分别为:辽宁科技大学新生中入学的英语成绩都在100分左右的10人为初级组,刚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10人为中级组,以及通过专业八级的英语专业本科生10人为高级组。测试词汇:测试的词汇均出自四级高频词汇并且满足教材的重点词汇要求,确保受试者可以产生足够的联想词。

每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结束向实验组学生发放测试卷。一共发放6次,要求受试者发挥自由联想能力,对给出的五个刺激词,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每个词联想到的反应词。将试卷回收,首先进行宏观分析,对受试者的词汇联想总数进行统计分析。

宏观分析之后,对6次测试,分别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各进行2次测试,实验结果验证词汇联想反应词是否与词性有关,将几次测试的反应词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词性的刺激词联想产生的反应词数量有无显著差异。

本研究将反应词和刺激词的关系分为聚合关系、组合关系、语音关系以及无关联关系,其中无关联关系指反应词与刺激词没有语音关系。聚合和组合关系时,反应词为空白、重复词或者无法识别的词时使用无关联关系。实验结束后,将收集到的反应词按照聚合关系、组合关系、语音关系以及无关联关系进行分类后,将聚合关系、组合关系和语音关系三组数量进行排序,检验反应词呈现的所属关系顺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回收三组学生、60份试卷进行宏观分析,共收集到3456个单词,先从整体上根据语音关系、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宏观分析反应词,并进行统计。

表1 三组学生测试统计表

(1)根据反应数据,从宏观上分析,中高级组的反应词明显多于初级组的反应词数量。随着受试者二语水平的逐步提高,其二语心理词库的组织模式也经历了变化。无关联反应和语音反应关系呈现下降,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呈现上升趋势。由此可见,二语心理词汇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形成了语义为主的词汇网络。

再看具体表现形式,初级组反应词主要以语音关系为主,高级组几乎没有语音关系的反应词。高级组中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占重要比重。所以针对研究的第一个问题,数据表明随着受试者二语水平的提高,二语心理词库中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呈现上升趋势,所以总体上,中高级组二语心理词库呈现出语义关联为主的特点。此外,在高级组中,反应词组合关系高于聚合关系所占比例,说明在高级学习者的心理词库中,组合型关系作用更大。由此可以得出,随着二语学习的不断深入,高级学习者的二语心理词库形成了以派生、搭配等组合型关系为主聚合性关系为辅的语义网络。

这也回答了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即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库呈现动态的变化,由初级学习者到中高级学习者出现了由语音关系为主到语义关系为主的转变,高水平学习者心理词库形成了以用法、意义为相互交错关联的网络。

(2)关于第二个研究问题,受试者对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作为刺激词的反应词进行分类,三组受试者对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刺激词的反应关系呈现如下规律。

名词:聚和关系(65.89%),组合关系(18.67%),语音关系(10.65%),无关联(4.79%);

动词:聚和关系(34.35%),组合关系(43.78%),语音关系(16.32%),无关联(5.55%);

形容词:聚和关系(40.64%),组合关系(39.37%),语音关系(13.21%),无关联(6.78%)。

根据数据得出,刺激词的词性对于受试者给出反应词的反应关系产生了一定影响。具体为:当刺激词为名词时,相比形容词和动词,反应词几乎与其呈现聚合关系,当刺激词为动词时,相比名词和形容词,动词引发更多数量的组合关系反应词,这说明动词更容易以搭配等线性关系储存于心理词库中。语音关系的数量在三种词性的测试数量中均是最少的,这可能是由于其多数是一种聚和关系和组合关系无法联想到之后的补充后备方式。根据实验结果,不同词性的词在二语心理词库中组织模式有共性但也有独特性,即任何词性的刺激词引发的反应词都出现聚合、组合关系数目最多,也就是语义关系为主,语音关系为辅。其中名词、形容词的反应词多以聚合关系为主,而动词的反应词是以组合关系最多,即名词诱发的聚合关系最多,动词诱发的组合关系最多。原因是:由于名词多数涉及概念、实际物体等,所以更容易形成以百科知识为背景的联想;动词具有时态形态的变化,是句子句法变化的主要构件,所以学习者容易建立动词搭配等固定的形式;而形容词的同义词、反义词等同级关系更为重要,与名词搭配也很丰富,因此学习者更容易建立其组合和聚合关系为主的语义联系。

六、结语

本研究证明了二语心理词库的独特性和共性。一方面,心理词库在词性和词义的反应类型存在共性。即中高级学习者经历了有初级学习者以语音关系为主的心理词汇模式到以语义关系为主的心理词汇模式的转变;对于所有词性总体规律呈现语义关系为主,语音关系最弱的模式。另一方面,究其原因发现,二语习得学习者词库的构建与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和知识体系有关。不同语言水平,不同背景的二语学习者,对不同的刺激词启动的心理词汇路径不同,这说明词汇在学习者的脑中储存方式也不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推测,词汇的存储模式由语音向语义发生转变时,也标志着学习者由低级向中高级学习者的转变。

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有效联想兼顾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词缀、上下义及句法等多角度联想词汇。也可通过使用高频词来解释生词,利用短语帮助学生发现词汇的语义联系,进而纳入新词。此外,将词汇放入具体的语境中,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词汇、运用词汇,同时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总而言之,在学习新词的过程中,通过激活旧词,建立心理词汇的联系,创造合理的词汇联想环境。

猜你喜欢

词库二语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吃”多用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输入法词库乾坤大挪移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初探《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
将用户词库快速导入搜狗五笔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