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探讨

2022-01-02李贵芬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预设与生成预设初中物理

李贵芬

摘要:预设,是动态的假设;生成,是动态的调节,两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却是彼此的前提。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正确运用两者的作用,在预设和生成的指导下,灵活应对物理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我国教育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物理,作为初中学科中一项以实验为中心的科目,其实验就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的内容是充满趣味性的,非常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在物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具有探究性的物理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物理性思维,构建物理相关的知识体系,培养自身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鉴于此,初中物理教师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物理实验的探索意义,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培养并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1.正确认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预设,在物理教学中通常被理解为动态的设计、前置的安排或者是确定的安排等,主要是针对一些具体的情况而产生不同的含义,而相对于物理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预设教学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1]。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物理课程的预设,必须是合理的、科学的,其主要包括弹性设计教学的内容、目标以及方法等,同时,还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情况的预测性思考。而生成性教学,是基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具体情况,物理教师作出相应的调整的一种教学计划,这种计划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元性,能够使物理教学课堂更加的有趣,更加的灵活。

物理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过程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尊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为学生创造足够的空间来进行自我延伸和自我创新。在生成性教学中,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智慧以及教学能力,能够巧妙的化解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是无法达到这一标准的,为此,物理教师在实施生成性教学时,首先需要考虑到教学的过程,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在不偏离的前提下,再发挥生成性教学的灵活作用,使得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井然有序。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要认识到物理教学的内容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就好比科学家在探索银河系的过程中一样,最初的人们都认为银河系中存在着九大行星,但是,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探究,最终发现银河系中只有八大行星[2]。为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第一步需要确保课堂教学的过程是遵循着一定的教学规律的,是确定性的,在把控课堂教学的走向时,针对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灵活的应对,最大化发挥出物理课堂教学的预设性和生成性。在物理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一种对应关系,预设,更加偏向于预想的结果,而生成,则更加看重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调整,两者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是其结果和过程都是互为前提的,即预设是一种动态的假设,生成是一种动态的调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可能的变化,才能真正发挥出预设和生成的作用。

2.正确应用“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正确的理解和认识“预设”和“生成”间的关系和含义,同时积极的思考,如何将两者的作用发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这四个方面,来思考如何发挥“预设”和“生成”的作用。

在教学中,物理教师需要弹性化设计教学的木匾,在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不能仅仅将目标锁定在认知类的学习上,还需要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达到过程类、方法类的教学目标。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教师仅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就会使得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无法得到成长,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此外,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复杂多变的,针对不同的情况,教师需要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对学生进行实施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现个性话发展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3]。如此一来,不仅有效的运用了生成性教学的灵活性,还缩小了学生间的差异性,促进了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

此外,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预设的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预想可能达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预设成三个小目标:第一,知识目标,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第二,能力目标,归纳物体运动状态和受外力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第三,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这种教学目标的弹性设定,不仅符合学生间的差异性,同时使教学内容更加富有弹性,富有灵活性。物理教材的内容是固定的,但是讲解的方式却是灵活的,为此,物理教师在授课前,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熟练的掌握,针对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变化,从而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预设作用和生成作用,使得整个物理课堂教学更加灵活、更加生动。

3.结语

综上所述,预设和生成作为一种对应关系,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却互为前提。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发挥出二者的关系,灵活备课、灵活教学,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定而.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若干思考[J]. 物理教学探讨, 2020, 38(10):2.

[2] 周璞. 初中物理預设性教学与生成性教学的有效结合[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1):1.

[3] 曹傲霜[1]. 兴趣激发问题预设情感带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课提问方法教学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3):1.

猜你喜欢

预设与生成预设初中物理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预设与生成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