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2-01-02娄书华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策略阅读教学

娄书华

摘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应用广泛,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和阅读积极性的主要教学策略。本文主要从对分课堂的基本概念出发,论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和具有的教学优势,同时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为对象,提出进行学情分析、采用精讲留白教学手段、进行梯度设计等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发挥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分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当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根本方向,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引导学生增强语文素质,认识到语文的文化价值属性,形成自主积极的语文学习能力。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解与学生学习之间存在脱节,越来越多教育专家提出需要用讨论教学来取代传统灌输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学生对于阅读的体验、形成的阅读方法和能力,是培养的重点,教师要采用讨论式教学新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改良,其中对分课堂模式便是一种重要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创新,可以被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当中。

一、对分课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概念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率先提出,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需将课堂教学实践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时间由教师负责,进行内容讲授,另一部分时间则交给学生,由学生根据主题信息进行自由讨论和彼此交互。对分课堂的关键点是将讲授与讨论两个环节的时间区分开,为学生提供更加宽阔的个性化讨论吸收的时间。通过这样的 教学模式创新,学生能够不断地在讨论当中融入思考,获得自主性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性

传统课堂教学为讲授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密切,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到语文的阅读与思考当中,产生更为全面的语文理解。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展开,讨论式教學模式创新成为课堂教学主流,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小学阶段课堂环境两个方面的共同影响,已有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没有真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参与环境。一方面,课堂教学时间十分有限,设置的讨论随意性过大,教师无法做好精准的教学分配,容易导致教学指导时间被压缩,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参与课堂讨论中,学生本身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容易利用讨论时间作其他事情,缺少了教师的课堂约束,课堂环境将会变得更为混乱。

为了能够解决讨论式教学创新面临的重重问题,教育专家开始尝试对于教学模式的调整,其中对分课堂模式便是重要的调整手段。结合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对分课堂模式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效率,能够增强学生对于阅读的体验,生成阅读情感,其次,对分课堂模式符合当前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学情,精准控制的对分时间能够使课堂氛围得到充分调动的同时,又能够有效有度实现管控,对于课堂教学的全面升级,意义重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分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针对教学阶段进行学情分析

年龄差异表现出的学情差异是不同年段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关注的兑现过特征,对分课堂的教学应用,要求教师能够充分把握学生的学情特点。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三个层面进行学情分析和掌控。其一是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方法等进行观测,教师结合问卷结果,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状况又一个大体上的了解;其二是借助家校合作的方式,聆听家长对于学生的判断,询问家长学生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情况,做好调查分析;其三,在教学方法层面,教师要以针对性教学为基本思路,依照学生的 认知水平来设置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更为完整地接受到相关重要信息。

(二)采用精讲留白教学方法来实现对分课堂教学效果

留白是中国国画的一个概念,是指通过预留空白的方式,带给观众以丰富联想,实现作者与观者之间的彼此对话。对分课堂教学中,教师也需要以留白为基本原则,采用精讲-留白相结合的策略,来实现课堂对分。其中精讲部分主要完成对于课文内容的铺垫,教师可以通过精度文章、复述内容等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到阅读文章的内容信息,对阅读文章又一个大致的掌握;留白部分则是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需要尝试自行完成文章内容复述,来进行文章感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示意图或者表格的方式,来对文章内容的各个环节进行拆分,学生在复述和讨论中,需要有目的地对各个环节所对应的文章内容进行思考,教师给予学生宽阔的想象空间,由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等方式进行填补。

(三)问题导入阶梯设计

在留白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需要采用层次递进的问题导入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对分课堂中,教师可以在讲的环节设置简单的问题,再在留白的讨论环节,进行问题难度的提升,以此带动学生思维的不断升级,引导学生探索到阅读中的思维盲区。例如在《急性子顾客与慢性子裁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的阶段,对“急”和“慢”有哪些表现,提出问题,由学生通过阅读找到答案。随后进行问题升级,由学生进行深度探讨,例如提出如果二人性格互换,会变成怎样等,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形成更深层次的阅读认知,感受到阅读多样性发展的乐趣。

结论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更为精准地完成了课堂教学环节的划分,使得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设置课堂教学步骤。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阅读当中感受阅读文章背后的语文情感,利用自主讨论,强化学生对于语文的理解和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静. 现代汉语教学应立足小学语文教师的实际需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语文建设, 2018(12Z):4.

[2] 王婷. 精巧设问以点带面——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五种策略[J]. 语文建设, 2019(10):3.

[3] 李秀梅, 李如密. 教师教学反馈语:再识,透视与审思——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例[J]. 上海教育科研, 2020(2):5.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教学策略阅读教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