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非遗文化视野下的小学“白话童谣”艺术传承

2022-01-02周日新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小学教育

周日新

摘要: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文化是民族存在的基础,需要生活在这个土地上的人民铭记,考虑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渗透非遗文化,从小培养学生对文化珍视的精神。结合本校的特点以及身处的地域,我决定开展关于白话童谣的艺术传承,让学生记住地方特色方言,让语言成为传承文化的渠道。为此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中开展有关白话童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白话童谣对文化继承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教育 非遗文化 白话童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童谣非常朗朗上口,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好记,深受学生喜爱,并且童谣本身所具有的文化韵味很浓厚,能够反映当地的文化特点以及风土人情,对于学生的思想具有教育意义。童谣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很大,再加上白话这个元素,那么对童瑶的学习也会更有意义。在学校中开展白话童谣的教学活动,是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见证了当地的文明发展进程,对于文化的发扬具有独特价值,对学生的成长能够起到精神动力的支撑作用。

一、在小学开展白话童谣教学的意义

通过让小学生学习白话童谣,能够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培养学生对文化的保护意识,让学生从小养成对文化的珍惜心理。这需要由教师为引导,在日常活动中开展白话童谣的活动,实现以师带徒的传承要求,能够让学生有意识地将白话童谣传承下去,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艺术的自觉性,让学生自觉保护中华文化,做文化发展的接班人。在小学中开展白话童谣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精神,为文化的传承发扬做贡献。

二、非遗文化下小学白话童谣艺术传承的方法

1.开展专业课程,树立传承意识

为了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白话童谣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要转变学生的观点,而学生的观点可以从课堂上完成转变,因此学校需要增加关于白话童谣的课程,让教师有教学的渠道。增设白话童谣课程以后,教师要有专门的教学教材,并且需要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找到开展教学的方法,对童谣的了解更深刻,这样才有利于白话童谣课程的展开。

比如学校可以开展“白话童谣吟诵演唱”“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新白话童谣创作”等课程,通过多项课程的设置,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对白话童谣的重视,从而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将一部分的注意力放到白话童谣的学习中。在运用教材方面,可以使用万立仁和刘子林先生共同编著的《白话童谣300首辨析》,除此之外还可以教师自行编纂教材,比如《校园演唱节目选》《白话童谣谜语游戏》《白话童谣新编故事》等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材内容,保证学生可以在课上学到更多的白话童谣。通过课程的不断设立和学习,学生会在教师的强调和指引下,逐渐树立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从而建立起对文化保护和发扬的意识,以本民族的文化为自豪,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开展趣味活动,成立专业团队

只是设立白话童谣课程还远远不够,这虽然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童谣的重要性,但是学生不能从课堂中感受到童谣的趣味性,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会被磨灭,对此教师应当开展更具趣味性的白话童谣活动,并且成立专业的演出团队在各大节日进行文艺汇演,加强他人对白话童谣的印象。趣味活动的展开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白话童谣的价值。

比如教师可以开展白话童谣演唱会,让学生们选一首自己最喜欢的童谣,然后鼓励学生登台演唱,比如这首“月光光,月白白,老鼠偷萝卜,盲佬装见,哑巴喊捉贼”,通过白话特有的韵味唱出来不仅让学生,也能让其他人感受到白话童谣对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展开评比,让大家互相交流,选出把白话童谣唱的最好的学生,通过竞争意识的建立,学生对白话童谣的学习效率更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各种比赛、活动、游戏中,找到对白话童谣的演唱最好的学生,以及白话童谣知识了解更多的学生,将这些学生挑选出来组织成专业的团队,让学生在传统节日中传唱童谣,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童谣的影响,并让他们肩负起传承童谣的任务。

3.引导学生思考,撰写心得体会

童谣对学生的思考具有积极作用,对学生健康思想的建立具有促进作用,但是这些需要教师来引导,通过教师对童谣的解读,让学生明白童谣的内涵,从而利用童谣的内涵来改善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因此当开展白话童谣课程,或者是举办白话童谣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心得体会,利用心得体会帮助学生整理思路,以心得体会为媒介,促进学生思想的完善。

比如“掹掹糖,扯公仔,一分得两件,抵食又好睇。”这首童谣,这是一首关于小贩沿街叫卖的童谣,虽然并没有深刻的内涵,但是能够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到当时忙碌的街道中所体现的人情味。还有“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通过这首童谣,一个雨后街道的热闹景象跃然纸上。童谣反映的大多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体现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像诗词一样韵律十足,并且充满了朴实生动的生活味,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作用。学生通过撰写心得体会,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白话童谣背后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让学生自觉传承白话童谣,这是对当地本土文化弘扬的有利方式。

三、结束语

文化代表了一个国家的魂魄,是国家存在的象征,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并且在当今社會中,除了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竞争,还有文化竞争,可见让学生学习文化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白话童谣的教学,让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保护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韩丝雨,路艳.非遗文化融入小学艺术课程的意义及实践路径——以四川清音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1(29):23-26.

[2]小飞鱼.白话童谣:唱响非遗传承的旋律[J].学苑创造(3-6年级阅读),2020(09):36-37.

[3]蒋海兰,徐祝玲,黄莹.童谣声声唱出美好未来——南宁市玉洞小学打造白话童谣特色文化品牌[J].广西教育,2020(32):22-23.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小学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