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以上虞大善小坞村“瓷”“善”文化为例*
2022-01-01杭州师范大学姚昕钰谭雯莉顾开灵洁俞江娅钱伟暖
杭州师范大学 姚昕钰,谭雯莉,顾开灵洁,俞江娅,钱伟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方视点不断聚焦乡村,在此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迎来重大战略机遇。同时,报告亦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就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注重乡风村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每个村庄都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各有各的历史与文化,代代传承。大善小坞村位于全国唯一一个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暨文化强省浙江省,传承着悠久的“瓷”“善”文化,该村在时代的浪潮中积极探寻发展之道,找到文化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契合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其模式与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一、大善小坞村概况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上浦镇大善小坞村位于上虞区西南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背靠四峰山、凤凰山,曹娥江支流小舜江在村口流淌而过。全村有近700户家庭,总人口约2100人;有耕地面积1700余亩,山林面积5100余亩。村庄所在区域是越窑青瓷最早的发源地,有东汉、三国、西晋等多处窑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凰山遗址群、2014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的禁山窑址皆位于村内;该村自古又有“大善之地”美称,流传着不少善孝故事,“瓷”“善”文化,源远流长。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响应政府号召,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挖掘村庄文化底蕴,积极打造瓷源特色小镇,传承上虞越窑青瓷文化;同时加强对村庄代代相传的善文化的宣传。为乡村立心,建构起良好乡风乡俗,先后荣获“上虞市文明村”“绍兴市文明村”“绍兴市文化特色村”“绍兴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星火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19年10月,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与民建中央联合调研组莅临大善小坞村考察调研,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马中平评价该村:“大善小坞村将历史资源、人文情怀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正如习总书记所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非常好!”。
二、大善小坞村文化乡建模式探析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善小坞村挖掘本土文化,以地方特色文化为抓手,政府、村委、企业多方联动,弘扬传统“瓷”“善”文化的同时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大善小坞村为文化振兴乡村的典型案例,可以窥见文化根基之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以及政府、村委、企业等多方联动的强大力量。
(一)以“瓷”为外部抓手,政府、村委、企业等多方联动
2014年禁山窑址的发现,是大善小坞村落发展史上的关键节点。政府、学者、专家等纷纷来此考察,一时间,大善小坞村凭借“青瓷源”的文化名牌,被大众广泛关注。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而对于大善小坞村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掀开尘封的文化印记,与千年越窑紧密相连,村庄自此开启了具有独特性、针对性的乡村建设。
1.村庄发展的基石——大力支持的政府
政府引领,政策护航,大善小坞村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全国特色小镇建设风潮兴起之初,上虞区政府便瞄准千年越窑,计划开展青瓷小镇建设。一批项目在曹娥江畔陆续展开,包括上浦境内小仙坛遗址、凤凰山遗址和2014年度“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禁山越窑遗址。其中,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是绍兴市第一个青瓷主题遗址公园,是一个规划面积26公顷、总投资1.28亿元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大善小坞村以打造“瓷源文化小镇”为契机,结合“五星达标、3A争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程,不断完善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建成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村民之家等,成功跻身于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行列。
仅在2017年,政府就投资6000万于大善小坞村打造民俗风景区,该项目于18年建设完成。目前,村域被划分成三大区块且由不同主体分管进行规划与建设——村庄管理民俗风景区、上虞文广旅游局管理凤凰山遗址公园、曹娥江旅游度假区管理国际艺术村。在挖掘地方文化、保护地方特色的过程中,政府高度关注并提供充足资金、招揽大量人才,对窑址、遗址区进行保护与扩建,逐步形成一个个具有大善小坞村特色的景点,例如村口的千亩荷塘、村内的瓷善讲堂、上浦越窑青瓷馆、农耕民俗文化馆、凤凰山遗址公园等。
同时,政府与村庄合办特色文化节,以官方力量加持文化宣传。例如,“诗画曹娥江•寻梦青瓷源”瓷源荷香系列活动由上虞区休闲旅游领导小组主办、大善小坞村承办。活动以线上直播与线下文创集市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通过网络平台、传统纸媒等途径进行广泛传播。活动将村中的荷塘美景与青瓷文化相融合,在乡村建设中联动自然环境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营造出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同时,线下文创集市摆出许多青瓷的衍生品,如青瓷器皿、青瓷娃娃等,不仅增加了村子的创收,还能让游客在欣赏、感受美景与文化的同时,将青瓷产品带回家,推动青瓷文化走向各地。
2.村庄发展的先锋——积极领导的村委
村委是引导大善小坞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亦是落实政府政策的重要主体。政府各项支持政策以及建设大方向的落实过程中,大善小坞村领导班子做了不少实事。目前,青瓷特色小镇仍在不断建设中,虽有政府资金支持,村庄建设仍需要大量投入。如何带领村民富起来,使得整个村子更好地融入周边文旅项目并获得持续收益,是当下村委在思考的问题。村委班子将青瓷文化作为着力点,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凤凰山遗址公园和千亩荷塘为载体,因地制宜地做好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结合文章,打造魅力休闲村和乡愁文化村。
政府投资的项目为村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村内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是村庄景区化的必经之路。今年,来该村觅瓷、赏荷的游客超过2万人次。目前,他们正在积极筹划将“瓷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起来,发展民宿经济和农家乐,真正带动群众增收致富。2020年,有位村干部的妻子已经牵头做起农家乐,并且带动了两户人家开始做农家乐。经过一年的时间,村内大部分家庭都开始从事农家乐。从政策落实到带头尝试,在发展致富之路上,村委既是领导者,也扮演着一线实践者的角色。
人是建设的主体,村委高度关注村民。村委与村庄中的中青年积极沟通协商,动员青壮年劳动力为村庄建设出谋划策,加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队伍中来;同时聚焦村内老年人口口相传的青瓷文化价值与善德传说,向下普及宣传古老而深厚的“瓷”“善”文化,对村民加入乡村文化建设队伍进行了积极动员。
3.村庄发展的助推剂——倾情加盟的企业
大善小坞村的建设与发展,亦离不开许多企业的加盟。例如,在村内的艺术引领区有座古越轩收藏馆,馆内展出了许多珍贵瓷器。这些都与馆长——浙江古越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杜金康先生紧密相连。他广集越窑名珍,是著名的收藏大家。举办此馆此展纪念这些古人的宝贵馈赠与智慧结晶,使后人得以有机会一睹青瓷文化的辉煌。
许多文化旅游公司也正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融入大善小坞村,助力新农村发展模式的生成。其中绍兴越青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便通过加盟大善小坞村特色文化节文创集市的方式,提供青瓷制品,弘扬青瓷文化。
企业在当地文化活动期间以举办青瓷藏品展览或青瓷产品集市等方式入驻,加大了乡村文化节的吸引力度;企业与当地村委的合作,则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青瓷文化的影响力。更多企业则与当地景区合作,在景区内开设文旅休闲项目及创设文旅产品。青瓷文化企业的加盟推动了大善小坞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链条化与企业化,为大善小坞村的转型提供了充足经验与资源,实现了双方的共赢。
(二)以“善”凝聚民心,村委村民共行动
大善小坞村的善孝文化源远流长,“善即是福,这就是善溪人善德教育的理念和信仰”。村中的瓷善讲堂有着浓厚的书香氛围,既是对善传统的保留,也是与瓷文化的融合。村内墙面上镂刻着久经流传的善的故事、诗词、图画等各种表现“善”的内容。良善品质也体现在村民身上,热情好客且淳朴厚道。善是一种美好品质,是一种文化,也是大善小坞村自身治理的核心要素。
1.村委干实事
乡村善治新格局的构建,优秀基层干部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选好“领头羊”,乡村治理才能行之有效。
大善小坞村村委干部为村民干实事。曾经的村委书记黄迪军说:“通过修家谱、修建祠堂,让不断散了的村子人的心,出现了不断向内聚拢的趋势。”修建完成的虞氏、黄氏两座祠堂,目前仍是村民过年过节常聚之处,村委此举将祠堂文化、孝德文化深入到了农村基层。在村内的文化礼堂中则开设图书室供村民阅览书籍;搭建小型舞台,用于村子举办文艺晚会等文娱活动。文化礼堂亦由村委指定村内的村民管理,在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的同时,也给所有村民的日常休闲娱乐生活提供了一个绝佳平台。村中修建的戏台亦成为村民们参与文化活动的集散地。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村民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更体现在精神文化的需求上。文化礼堂月月有活动、季季有演出,成为村民精神的乐园。村民自发组起了舞龙队、腰鼓队、乐队、舞蹈队等,仅业余文体队伍就有好几支,白天工作,晚上训练,有活动大家踊跃参加,生活越发充实。
近几年,大善小坞村还相继拆除了违建及旧房近2万平方米,拆后利用率达到85%以上,全部用来解决困难村民住房问题和营造“瓷”“善”主题景观。将“瓷”文化和“善”文化贯穿始终,让悠久历史文化精髓融入现代生活,有机更新乡村面貌。
2.村民齐出力
农村的主体是村民,只有村民齐心,村庄才能更好地发展。大善小坞村通过订立小而实的村规民约,切实约束村民行为,协调村民之间的关系,加强村庄凝聚力。
作为村民的主体部分,老年人群体的管理十分重要。大善小坞村大力发展村内公共文化事业,丰富村民文化生活。通过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完善游乐设施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加入其中,在丰富老年生活、拉近邻里距离的同时,也实现了“有温度的管理”。同时,老年人对于村庄发展的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村庄的发展。作为文化传承的“活化石”,老年人起着沟通过去与当下的作用,他们身上承载着最深刻的乡土文化印记。大善小坞村将老年群体的价值发挥出来,老年人在村委号召下,积极参与村庄治理,做卫生监督员、基层调解员等志愿工作,自觉宣扬“瓷”“善”文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乡村“善”治。
三、大善小坞村乡建经验分析
大善小坞村从自身发展的独特性入手,以古老、深厚的“瓷”“善”文化为着力点,致力于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在新时代成功实现了蜕变,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优秀案例之一。大致分析大善小坞乡村治理过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可供借鉴的经验。
首先,是在清晰定位、精准发展的理念驱动下,规划极具特色的村落。在明确自身发展的重心之后,村委及基层政府拆除了村中老、破、旧、危的建筑体,同时对具有“瓷”“善”文化特色的古建筑、遗址进行了保护与修缮,突出了“瓷”文化和“善”文化在乡村发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例如,通过将凤凰山窑址修缮扩建为凤凰山遗址公园,以保护与宣扬瓷源小镇深厚的瓷文化。同时,村子完善了长期以来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缺陷。以往大善小坞村的文化服务体系内容缺失、模式单一,村内没有图书室、文化站等等。而在改造之后,如今的大善小坞村拥有了文化礼堂、针对瓷文化修建的越窑青瓷馆等等公共文化产品,提高村民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同时,也更突出源远流长的“瓷”“善”文化在大善小坞村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另外,通过重修家谱、重建祠堂的举措凝聚人心,将善孝文化深入村庄文化内核。如此明确并落实到位的村落规划,使得“瓷”“善”文化不仅渗透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营造出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
其次,是培育乡村建设主体力量的内外联动。中青年是村落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大善小坞村作为一个古老的瓷源小镇,想要适应现代化社会、顺应市场潮流发展,必须培育这样一批力量。对此,大善小坞村采取内外联动的方式进行人才补给。对内而言,村委会和村中的大学生签订协议,将熟悉并宣传“瓷”“善”文化的任务一对一分配到个体,培养熟悉村庄传统文化的乡村建设中坚力量。而对外,则积极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参与乡村振兴规划;同时以举办文化节、招揽青瓷企业入驻等方式进行瓷文化的推广,以吸引人才。随着年轻力量的注入,如今的大善小坞村充满了活力,文化振兴乡村的主体力量正在蓬勃发展。
再次,是传统文化呈现形式的创新与进步。“瓷”“善”文化的传统呈现模式往往是制瓷、瓷工艺品及“善”故事宣讲等形式,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如此模式越发难以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大善小坞村抓住了新媒体时代文化推广的核心,通过打造“中国瓷源文化小镇”的文化IP形象,形成大善小坞村的高辨识度,聚焦瓷文化爱好者的目光;同时在文化名片打造的基础之上,延伸出多种针对“瓷”“善”文化的IP矩阵,与当地荷花节、窑址公园、文创产品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营造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和独一无二的文化形象,借助企业的运营推广,助力融媒体时代下大善小坞村的旅游开发。
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更是失落文化的重拾、古老村落的重生。现代工业文明冲击下,传统的乡村仪礼、民风民俗遭遇了生存困境,传统文化失落、忽略软实力一味追求硬实力等问题凸显。如何重构乡土文化,找到乡村振兴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乡村文化建设的契合点,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关键。
大善小坞村牢牢抓住自身文化特色,以“瓷”“善”文化为抓手,政府、村委、企业等多方联动。在“政村企+”的文化乡建模式下,村委带头,村民人人参与,明确规划定位,内外力量联动,创新形式方法,共同建设一个融历史资源、人文情怀与自然景色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大善小坞村的独特发展之路为正走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的广大乡村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模板和若干经验。挖掘自身本土文化特色,使本土文化成为乡村发展的金名片,既要让文化传下去,也要使它走出去,由此助推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注释
①冯楠.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的上虞实践[N].上虞日报,2019-10-17(1).
②刘金平.大善小坞村千年翠色重燃涅槃梦 [EB/OL]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295052,2019-09-25.
③王兆铨.大善小坞村与善孝文化[J].乡村内参,2018(7):15.
④王龙泉.黄迪军与禁山窑址的故事[J].乡村内参,20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