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思考*

2022-01-01深圳大学吕妍陈蔚

区域治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三进研究生思政

深圳大学 吕妍,陈蔚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这一根本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面向研究生群体的“三进”工作与牢牢把握党对高校的领导息息相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息息相关,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

二十一世纪吹响了新媒体和大数据的时代号角,传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面临着诸多冲击和考验,顺应新形势、发扬新理念、展示新作为是当今高校针对研究生群体开展“三进”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提高思想政治意识是每一位研究生和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高校开展各项研究生工作的思想锦囊与智慧宝库。

一、“三进”工作在研究生群体中的开展情况

2017年以来,全国各地教育系统充分领会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坚持思想引领、铸魂育人,通过优秀思政类课程校园巡讲、思政类相关课程优秀案例巡礼、思政类关联课程建设巡察和思政一体化课程思路创优等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另外,在信息技术和数字浪潮对人类生活高度渗透的当下,教育界普遍开始意识到新媒体对思政工作的重要影响,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推进及开展“三进”工作的途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青年学子信息获取方式逐渐趋向多元化,不同思想认知竞相涌入,新媒体的便捷性和实时性拓展了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大量碎片化、无意义、负能量的新闻和消息充斥于网络中,对高校师生的辨别能力提出了考验。研究生群体年龄比本科生大,科研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较为突出,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重科研、轻德育现象较为普遍。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面向研究生群体做好“三进”工作是当今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新媒体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新局面

数字革命日新月异,随着数据的承载模式及处理技术的迭代更新,海量的数据信息不断显现,现代社会已名副其实地进入了大数据时代。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层出不穷,新媒体和互联网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能和空前宝贵的发展机遇。社会转型与科技进步涵盖和影响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发生了颠覆性变革,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自媒体的无边界性、去中心化特征为高校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势而为、因时而进、因事而化是顺应新媒体时代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一)信息资源的几何式拓展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研究生作为高知群体,其接收信息的速度、宽度、广度都产生了质的飞跃。云空间的海量信息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提供了便捷渠道,对研究生理解、分析特定的传播对象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实现多角度、多维度的内容呈现,拓展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思辨角度。但过量的信息也会使在校研究生群体感受到“信息过载”的压力,在众多相互矛盾的理论、解析中失去方向,从而降低其对事物或问题的准确性把握。

在此背景下,党的创新理论在高校研究生群体中的教育和宣传中面临着传播渠道的革新、传播内容的重构、传播受众的细分等诸多层面的问题,信息资源的几何式指数型拓展面向研究生群体开展“三进”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二)主流媒体话语权受到挑战

在传统媒体时代,权威媒体产期掌握着传播的话语权,新闻媒介充分起到了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传统的传播者对其所发布和传播的行为、内容、形式等具有高度的话语权和掌控性,传播的内容在送达呈现至广大受众前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因此其传播地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然而,如今在新媒体时代和数字环境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作为信息的源头和发布者。大量新媒体平台和海量自媒体群体削弱了传统权威媒体的话语权地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激增,获取的信息内容良莠不齐。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特性逐步将传统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话语主导权瓦解,极大地影响了主流思想传播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三、未来教育生态系统下面向研究生群体开展“三进”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新型教育业态的发展,新技术、新理念将引领全新的教育生态系统变革,新经济背景下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教育生态迎来全面发展,这些与时俱进的丰富变化势必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模式、发展导向、发展形态等产生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未来的高校研究生教育生态系统下,“三进”工作的教育手段创新、教育方法落地、教育模式引导及教育手段的应用即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迎来全方位的变革。

在未来教育生态背景下,“三进”工作在高校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呈现出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融合的多元化特征。“三进”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新时代面向研究生群体做好“三进”工作的具体实现路径如下: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合力保障创新理论进校园

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改革已经启动,面向研究生的特色思政课程仍需挖掘与凝练,各地区高校应结合本土化特点设计个性化思政课程,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体系中,提升研究生思政课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同时,为了打造“大思政”的育人格局,专业课、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实践课等也应将思想教育工作重要内容融入在日常教学中,全部任课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须全员育人,共同提高思想认识与政治觉悟,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近代史等,在授课和学生培养活动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涵传递给学生,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内涵渗透给学生。高校应统一思想、整体调度,改进思政课程、推进课程思政,打造研究生课程多学科共同育人,全方位、多角度合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校园。

(二)人工智能教育系统整合助力创新理论进课堂

从目前教育行业的人工智能领域应用发展来看,未来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2020年8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顺利召开,会议释放重磅信息:交叉学科将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加快速度、增加力度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需要,同时也是当今社会背景下应对国际复杂形势的需要,这一重磅信息的公布将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全方位、格局性、深层次的变革。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渐渐突破了学科制约,作为重要的平台和媒介有效促进了学科融合。此外,在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挖掘方面,对知识的梳理、分析和整合工作得以实现,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进展迅速,多款机器人已经在认知和运算能力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这些研究成果无疑给研究生教育的多学科发展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无限可能。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合多门学科知识、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内容、创新理论宣传教育、丰富授课技能的教学机器人在不远的未来将会成为研究生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这将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落地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借助人工智能教育系统,学生思想状况统计、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思想问题统计、思政课满意度调查的具体践行程度等数据收集类信息将实现简易化、系统化、云端集成化,为今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技术和资源支持。

(三)绿色教育专网护航创新理论进头脑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意义上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将发生变化,未来高校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将呈现无边界的特征,教育、生活、工作将趋同化发展,未来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发展空间将是物理性空间、社会性空间、信息性空间三元维度空间充分融合的新型世界,人机交互、人机一体化的高度智能空间将是未来高校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知识输出及传播的基础载体,时时育人、事事育人将成为未来教育新形态。目前,我国正在积极研发和设计绿色教育专网,在线教育资源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跨区域、双互动的非传统实地课堂教学,可以最大程度减轻和削弱数字鸿沟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促进实现教育公平。在此背景下,为高校研究生群体构建专属的和谐绿色网络学习空间,对于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丰富思政及专业教育形式等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在此趋势下,思想政治进头脑的介质实现了虚拟化,具有灵活性、易融性、交互性;借助绿色教育专网,高校研究生思政工作将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开辟网络思政教育新阵地,进一步打造红色文化资源网络思政教育新生态空间。

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素养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是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培养创新性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所在,也是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主要渠道。当今社会正处于瞬息万变的时代,“三进”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主航道,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实施专属工程计划,将最新思想贯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全过程。

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阵地,应坚持全员育人的总原则,不断革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手段、梳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能,教育引导研究生群体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习惯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科研工作、洞察和理解分析客观世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研究生的头脑,使其认清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社会主义的大学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鼓励研究生顺应时代发展脉搏努力钻研相关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的最新理论及科学成果,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科技及智慧力量。

猜你喜欢

三进研究生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棋乐
藏垢纳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博弈名谱
“三进”为载体 学知做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