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参与“三全育人”实践探索研究——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为例
2022-01-01贾增岁
贾增岁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工作。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文化中心,肩负着教育和信息服务职能,在对大学生立德树人培养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开展服务创新,充分发挥图书馆教育性、服务性、学术性功能,积极参与“三全育人”工作,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1 “三全育人”的内涵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
全员育人是指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学校成员包括学校党政领导,各年级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家庭主要以父母亲为主;社会一般是指社会知名人士和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有杰出贡献和影响力的校友等;以及在校就读的学生都属于全员育人的范畴。
全程育人是指学生从迈入学校大门接受学校教育到从学校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学期结束;从双休日到寒暑假;从学校授课到社会实践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应当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全方位育人是指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形式,如学生的综合测评,奖学金评比,优秀学生干部等,学生社团的组建和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学风、校风建设。校内外开展的诚信教育,开展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文化下乡等活动,都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就是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于校内外全方位,即全方位育人。
2 高校图书馆参与三全育人的实践探索
2.1 高校图书馆参与“三全育人”是其职能的必然要求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党委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树立全院育人意识,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环节,建立健全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合力育人机制”。高等学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既有信息职能,还有教育职能,所以高校图书馆不应仅仅局限于为师生提供信息资源。还应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之中。
2.2 多措并举,在日常工作中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1)通过对读者来馆日常借阅行为的严格管理和对来馆勤工助学学生的管理实现管理育人。
图书馆一方面对来馆学习和借阅的学生要严格管理,热情服务,督促他们遵守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可吸纳一部分勤工助学的学生参与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使图书馆成为勤工助学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
(2)通过馆员热情的服务,严谨的作风,良好的形象感染读者,实现服务育人。图书馆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馆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馆员素质。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用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丰富的学识、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周到的服务等综合素质树立起良好的图书馆人形象,来感染读者,获得读者的爱戴、信赖,从而产生良好的影响力。
(3)通过开展读者培训和新生入馆教育,提升读者的信息素养,发挥图书馆服务育人作用。
以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体验区和读者培训室为培训基地,持续开展读者培训,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及计算机网络来帮助读者,满足他们对知识、信息等各方面的需要,促进他们在学业、生活中积极上进。
2.3 努力改善办馆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一切生物都有其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问题,人的意识的产生与优化、知识的获取与积累、技能的形成与强化、素质的生成与提高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怎样为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好环境育人的作用也是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地处一级水源保护区的原因,致使原有规划的新馆建设不能实现。为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2016年开始,学院陆续投入1500万元,将新校区办公楼一二层改建为图书馆,对北院的老图书馆也进行了升级改造。
(1)改建后的三个图书馆馆采用全面开放的“一门制”一卡通管理模式,实行周一至周日,早八点至晚十点全天候开放。高度整合藏、借、阅、咨询、检索五大职能,实现了文献借阅、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一站式服务。读者进入图书馆使用一卡通可实现自助服务,为广大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了极大地方便。
(2)在图书馆改造过程中,在功能布局和设备设施上注重“以人为本”。新馆采用现代图书馆理念,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环境舒适,信息化程度高。电子设备采用了读者自助借还系统、读者座位管理系统、电子书刊借阅系统、电子报纸读报系统、一卡通电子存包系统以及自助复印打印系统和自助信息检索系统。开设了24小时自助借还室、教师研修室、学生研讨室、济民律师事务所卷宗室、电子体验区和休闲阅读区,阅览桌配有电插、台灯,休闲区配有沙发,馆内无线网络全覆盖,通过营造这样一种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吸引到图书馆来读书学习。
(3)在内部环境设计上注重营造文化氛围。馆内设置的校园文化展示墙、学子风采展示墙、名人名言、字画及各种精美的宣传展板,烘托出浓郁、高雅的文化氛围,通过这些直接宣传和潜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和熏陶学生;另外,在颜色搭配上也是相得益彰,家具颜色沉稳厚重,字画颜色清新素雅,绿植生机盎然,增强了视觉享受,使读者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起到了调节身心、振奋精神、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4)倡导绿色理念,打造有益健康的学习环境。新馆倡导的绿色理念主要是指从新馆设备和设施的环保、节能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美化等方面来着手开展工作,目的是为读者营造整洁美观、健康低碳、空气清新、舒适宜人的学习环境。馆内照明全部采用自然光和节能型lED灯具,科学运行,节约能源。
2.4 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实现文化育人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
为构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和谐关系,加快和完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成立了读者俱乐部,自成立以来,在图书馆领导下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为校风和学风的转变做出了努力。充分发挥了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育人作用。
为充分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的作用,图书馆以读者俱乐部为依托,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载体,举办大学生读书月活动。内容包括名家讲座、世界读书日签名活动、读者座谈会等活动。通过举办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同学们的读书热情,丰富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平台,为构建书香校园和校风、学风的转变做出了努力,也实现了文化育人的功能。
3 结语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时曾说:“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化信息中心,是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理应充分发挥好其重要教育职能作用,秉承“以读者为中心,以服务为主导,以特色求创新,以贡献求发展”的育人理念,通过高水平的管理服务和舒适愉悦的环境氛围营造,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搭台助力、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