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喜爱的思政课教学风格研究

2022-01-0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9期
关键词:教学风格思政课教学效果

吕 欢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要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如何上好思政课,达到教学目标与要求更为重要。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风格如果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因素,达到学习目标。教师清楚地了解自身的教学风格,并适时适当地作出调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

1 学生喜欢的思政课教学风格调查具体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喜欢程度中探究高职思政课教师应有的教学风格。因此在调查问卷设计中,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个人风貌,包括教师的年龄、性别、外在形象等,二是教师个人的教学行为风格,包括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方式、教师课中课后与学生沟通方式及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等。

通过对本地三所高职院校700名学生发布的调查问卷分析,可以看到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对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影响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热情。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都有学生逃课、上课抬头率低的问题。除了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对于偏理论性的课程学习热情不高外,其实教师教学风格是否受学生喜欢是根本原因所在。另一方面也影响思政课的有效教学。思政课所传授的理论是需要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的授课理论,没有形成对老师传授理论知识的认同,就不会认真的学习并运用于实践中,从而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2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风格现状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而言,生源结构上更加复杂,有普高生、中职生,还有社会人士,因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有着较大差异。虽然有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对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始终持有热情的态度,也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但是仍然有大部分的学生,自身缺乏理想信念,同时也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日常学习中,综合素质和学习意识相对较差,处于一种混日子、混文凭的状态,这也导致这些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对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学习热情。

同时,在高职院校中,思政课教师承担的是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基数大,教师数量有限,思政课师资队伍较为薄弱,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配比都达不到国家统一标准,教师任务重,压力大,因此很多老师授课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很难体现出来。特别是年轻教师实践教学经验的不足,对于理论的理解与融合难以在短时间内与资深教师相比较,实际授课过程中,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难以达到润物无声的实际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自身培养所需的时间与精力,较于其他教师较多,将深刻理论转化为高职院校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难度也较大。

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具有特殊性,更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道德教育,从而确保其职业素质教育得到提升,了解思政教育存在的意义所在。因此要激发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热情,达到学习目的,教师就要因材施教,探究各种方式发挥教师的授课魅力。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思政课教师由于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政策宣传教育,很容易形成以下几种教学风格:(1)思想僵化,喜欢讲大道理,教学内容无创新;(2)教学内容空洞,不与学生专业相结合;(3)授课内容脱离主题和主流,盲目迎合学生口味,没有实际教学目标;(4)教师自身理想信念不坚定,在课堂上不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等。

这些教学风格不仅不受学生欢迎,而且会使思政课主渠道作用难以发挥,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

3 如何形成学生喜欢的思政课教学风格

3.1 思政课教师要以更高标准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信仰。思政课教师要以身作则,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思政课教师高度信仰、高度认同,才能把讲课的“深情”感染给每一个学生。总书记强调,“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为此,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上下功夫,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并作为其一生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有“情怀”。情怀本身没有指向性,但是一旦和人或者事物连在一起,便会体现出强烈的指向性,同时也有显著的价值性。作为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是使命,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是责任。思政课教师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自信积极投身思政课教学工作,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尽全力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再次,思政课教师要有“本领”。思政课授课内容相对枯燥,教师要想在讲课时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要求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要较高,定期学习、参加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正如总书记所要求的,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3.2 思政课教师要探索教学的创新思维

作为思政课教师想要授课受学生喜爱,在教学上需要创新思维模式,要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教学的需要,现在的学校教育不单单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构建新型的课堂模式。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和打磨教学设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3.3 思政课要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名言反映出知识化为实践才能切实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就是要强调知行合一。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是教师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学生有着爱观察、动手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等特点,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上可以充分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构建有效的教学方案及学生实践基地。尽可能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进而能够让学生在社会中锻炼自己,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4 思政课要与专业结合,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要以“职业人”为导向,以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主线,在教育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职业、产业的需求,进行课程结构体系重建。在此基础上形成有专业特色的、个性化的课程标准、教学模块、教学任务和考核方案。为此必须认真挖掘思政课与专业之间内容、目标和方法论上的相通性,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涉及专业的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国家政策、方法论和培养目标等内容巧妙地融入思政课的相关理论中。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深入了解专业、职业、行业。除了思政课教师要多和专业课教师交流以外,还可以利用寒暑假休息时间,让思政课教师去授课院系的实习单位进行调研;也可以在学生实训期间,组织思政课教师去实训基地了解学生的实训情况;平时还可以让思政课教师参与专业教研室的一些活动,旁听专业课教师的示范课,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

4 结语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器。教师的教学风格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作为思政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形成学生喜爱的教学风格,才能把学生吸引到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风格思政课教学效果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中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现状的调查研究
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与分析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高校数学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中国教师教学风格研究综述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