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融入医疗体系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2-01-01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高彩红

区域治理 2021年51期
关键词:医疗体系医院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高彩红

一、引言

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互联网可以充分发挥它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通过与传统行业之间的互通互融,将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医院提供的预约诊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就医者们的需求,但是互联网在医疗体系中的应用也显示出了现行的医疗体系无法适应我国的人口结构现状,在医疗资源的协调上存在不足,除此之外,互联网纳入医疗体系受到技术的限制,实施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二、互联网纳入医疗体系的现实困境

(一)人口结构问题严峻

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已日益严峻,《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 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 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中度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为我国医疗和养老体系的运行带来巨大压力,老年人因身体原因,对医疗水平的要求更高。医疗资源协调不畅,就诊资源缺乏,医护人员队伍建设不足,这些都是我国医疗体系所面临的挑战。

(二)现有医疗体系重治疗轻预防

医疗体系重治疗轻预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慢性病的患病率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当慢性病发展到必须进行住院治疗时,表明病情已经达到了出现并发症的阶段,成为重症慢性病。从患者角度而言,当病症发展为重症慢性病,生理上和经济上承受的损失要远高于患病初期,在生命无法得到保障的时候何谈生活的幸福感。因此,通过互联网的优势,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将老年人纳入医疗体系从而形成高效便捷的适老医疗体系,在患病初期开展预防是必要的。另一方面,预防保健网建设不完善。具体体现在: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街道(乡镇)卫生院为枢纽、农村(社区)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网络未形成高效完善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协同机制;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因人员改组与退出被极大削弱。公共卫生服务人力严重不足,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隔离、症状甄别等专业性较强的防控工作,对防控效果有一定影响[1]。

(三)基层医疗资源协调不畅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为100754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为960000个。医疗队伍人员不足,基层和乡村医生队伍力量薄弱,导致基层在预防疾病方面的工作十分不完善。社区医院、村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医院不同科室之间诊疗压力差异较大,资源配置不平衡。基层医疗机构在接诊时很少采用电子药单的方式,多采用医生给出药单,患者到药房拿药的形式,医院后台对用药的数量无法进行监控。导致结构性的“看病难”与“看病贵”并存,造成了患者、医生、医疗机构以及政府等多方不满意的局面。

(四)互联网医院经营范围与准入门槛不明确

互联网医院是新兴的医院运行模式,网上问诊极大地缩短了就诊流程,但是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互联网医院没有明确服务项目与诊疗范围,互联网医院又必须依托于实体医院,阻碍了互联网医院的进一步发展。第二,互联网医院的设置与监管等问题没有明确。互联网医院是刚兴起的医院模式,互联网医院的服务价格怎样设置,如何与医保对接,如何确保医保基金的交易安全和真实性、医保基金安全,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医保报销方式不完善

如何进行互联网医保报销,进而推进互联网异地医保报销,这是技术上的难题,也是制度衔接上的难题。受到实际操作的限制,目前我国未完全推进互联网医院医保报销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下互联网进入医疗体系的进程,多数患者仍采用耗费大量时间与金钱的线下医疗以便减少报销程序。参保者不了解医院基本运作,对是否存在诱导消费、开具高价格药品等方面不具备判断能力,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参保者和医院彼此无法建立信任关系。另一方面,从技术上来说,通过互联网进行常规病与慢性病的诊疗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但是老年人对于线上诊疗的模式存在较长的适应期,因此如何将老年人纳入互联网医疗体系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六)就医模式分散,医疗服务有限

当前我国医疗模式是以医院为主体的自由就医模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受到医院运营状况与当地财政支持水平的限制,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较为基础。受到经济水平的限制,欠发达地区的患者就诊意愿受到很大影响。多数就诊者因受到距离的影响,会选择较近的地区就医,村级诊所与乡镇卫生室就诊人次高,但能提供的医疗服务范围较小。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呈现出分层次、多元化和竞争式提供的特征;同时,也出现了竞争而无序、分层却断裂等一系列“非整合性”和服务“碎片化”问题[2]。政府如何在市场化的医疗体系中发挥监管作用,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衔接,完善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医疗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推进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建议

为了实现互联网医院建立的初衷,建设健全的医疗体系,促进医疗资源的协调与共享,必须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对互联网医院的监管,进而促进互联网与医疗体系的深度融合。下面将从平台角度进行路径探索。

(一)完善互联网就医系统

以郑州市中心医院为例,院方提供专门的微信公众号与小程序,患者在进行认证之后,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就诊预约与网络问诊。平台明确划分院区,提供多种预约方式,患者可按照科室、专家、时间等分类快速预约,平台保留患者的就医与预约记录,方便患者进行回诊与再次预约。在出诊信息有变时,医院及时通过电子平台发布公告,对暂停门诊、急诊等情况进行通知。通过对就诊电子平台进行建设,有利于减少就诊者信息获取的时间,提高就医效率。提升信息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共享率。

(二)推动互联网医疗向精细化、个性化发展

对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者给予一定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对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搭建信息平台,学习借鉴行政系统内的“无感审批”,简化就诊程序,加强医院各科室之间的沟通,审核医疗服务提供者的从业资格,确保就诊者与医疗服务提供者人证相符,完善复诊条件审核、电子处方认证、电子诊疗信息管理、处方流转平台等信息模块建设,加快医保电子凭证、医保信息业务编码的推广和应用。增强各诊疗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减少因信息问题带来的麻烦,促进分级诊疗就医模式的形成。此外还要完善医保报销模式,把互联网纳入医疗体系,报销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参保者可以通过信息查看了解报销进度与账户信息,以实现对线下医疗工作的分流。推进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康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为客户定制智能化、流程化、一体化的养老方案,建立集政府、社会、老人、子女、运营商、服务商、志愿者为一体的养老模式。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医患之间应该建立共同体的关系,双方的目标是使患者恢复健康,不应成为对立的关系,互联网医疗模式要发挥跨越交流鸿沟的作用,减少医患之间的距离感。

(三)转变医疗体系建设的目标为预防为主

发展家庭医生服务。基层群众通过社区医院、乡镇卫生室签约家庭医生,除了对形成预防为主的医疗体系具有很大的作用外,还可以有效避免家庭医生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问题,同时能有效地对家庭医生的执业资格进行审查。将家庭医生的信息纳入互联网中,使医疗使用者可通过特定的系统了解并选择家庭医生,保障医疗使用者的知情权,增加信息透明度。家庭医生也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实时对个人健康状况进行登记与分析,从源头上防止患者病情的恶化。

四、完善互联网融入医疗体系的制度架构

互联网融入医疗体系中是一个长期过程,除了需要平台自身积极探索新发展路线、自我规范,还需要政府在市场之外进行干预,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公共卫生预警机制、明确医疗组织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就诊秩序。(1)制定政策规范,明确准入门槛。针对互联网医院发展中的问题,牛朝诗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制定出台更为详细的互联网医院基本标准、互联网医院医师执业注册条件、诊疗项目范围和诊疗活动等;制定严格互联网医疗物价标准、医保支付标准以及支付范围,才能有序推动互联网医院发展[3]。通过公平竞争、择优选择的方式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机制。注意与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放宽市场准入,对于社会能办好的,都交给社会力量承担。(2)政府购买服务,吸引与培养专业人才。在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政府购买的形式。政府购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买什么”“如何买”。在“买什么”的问题上,针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数量较少与人员缺乏问题,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培养既能应用医学专业知识又能完善应用信息系统的专门人才。购买社会医疗机构中的医疗服务,同时要明确与互联网医院之间的边界,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避免恶性竞争,解除无序竞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如何买”的问题上,公开公正公平地选择服务机构与服务项目。(3)健全监管制度。政府要做的不是划桨,而是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提供医疗服务中来,明确哪些医疗服务是社会力量可以参与的,哪些是不能参与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要求为方便患者进行查询,医疗机构对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医师的电子证照等执业信息要进行公示,并放在诊疗平台的显著位置。同时要对就诊者进行监督,明确在本统筹地区“互联网+”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复诊并开具处方发生的诊察费和药品费,可以按照统筹地区医保规定支付。建立明确的评估机制,完善分级诊疗机制。有些地方医院在监管上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湘潭市中心医院作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定点收治医院,建立了省市县(区)三级互联互通防控格局,在互联网发挥桥梁作用的前提下,上下级医院之间对疫情信息进行共享,实现了信息之间的联动,指导单位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搭建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构筑起了上下联动、长期有效的抗疫“防护堤”[4]。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设。不同层级之间的医疗机构面临的压力不同,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医疗系统的完善可以减轻应对压力。(4)明确权利与义务。一方面要明确社会医疗组织的权利与义务,社会医疗组织严格按照制度规范进入医疗市场提供服务,注重流程规范。老年人就诊中所遇到的阻碍不断显现,理解能力的降低,对新兴技术的不了解给他们的就诊带来了不便。社会医疗组织要担当起普及网上诊疗方式的重担,对老年群体与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的群体给予政策解释。另一方面要明确就诊者的义务,规范就诊秩序。医疗机构负有合理引导患者就诊的义务,对于就诊者而言,要积极学习并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按照规定行使自身权利,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要明确如果就诊者在医保过程中出现欺诈骗保情形,将按规定暂停其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或医保直接结算的资格。

五、结语

在我国的人口结构下,从治疗为主到预防为主的治疗观念转变,在疾病初期或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初期,人民群众提供更便利更可及的医疗服务是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不论是从社会角度还是从政府角度来说,将互联网融入医疗体系建设能为解决人口结构问题提供帮助。在建设过程中,医疗服务提供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加入互联网体系中。同时,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者需要预防互联网中可能存在的骗保问题,对可能出现的“医患共谋”现象防范于未然,以及如何在医疗范围内设置合理的互联网准入范围,在互联网领域进行规范化操作都仍需要探讨。

猜你喜欢

医疗体系医院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萌萌兔医院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认一认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