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专题演练
2022-01-01平罗县城关第二小学田胜芳
平罗县城关第二小学 田胜芳
文 题
以“游 — —”为文题,回顾游览过的地方,将题目补充完整,按游览的顺序写景抒情。
教学目标
1.掌握例文中的写景顺序,并按游览顺序写一个地方。
2.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
3.与同伴交换作文,互相评改,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以《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两篇文章为范文,指导学生学习和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进而写好这个文题。
1.按顺序写景
写作前,分析例文是“怎么写的”。
(1)理清游览路线。《颐和园》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写了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
(2)写印象深刻的景物。《颐和园》重点写了站在佛香阁前看到的昆明湖和十七孔桥的景色,让学生明白“印象深刻的景物重点写”,不用面面俱到。
2.学习和借鉴例文
(1)整合例文、课文,指导学生明确作文内容,理清游览顺序。为了让学生“按游览顺序写景”,我带学生按一定顺序参观了校园。一边参观一边让学生说说所见所闻所想,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游览见闻,以唤起回忆,明确作文内容。学生既可以分享风景名胜,也可以分享普通的地方。可以快速浏览《颐和园》和《记金华的双龙洞》,找出游览地点并画出路线图。学生很快画出《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路线图:路上 →洞口→外洞 → 孔隙→内洞 → 出洞。然后设计学习单,让学生写下自己介绍地方的名称 、主要景物,并画出游览路线图。最后分享交流,并在路线图上标注1-2处印象深刻的景物。
(2)借助例文,写印象深的景物。我让学生默读《七月的天山》,并提出问题:“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把天山景物写得有条理?”学生阅读后回答:“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接着指导学生回顾写景常用的顺序,如先整体后部分、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等,然后重点关注《七月的天山》中描写野花的文字,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野花的特点的。最后讨论交流应如何写好自己印象深刻的景物,如热闹的足球场和美丽的菁华园。
(3)交流评改,完善作文。指导学生交流评改时要保护学生的写作信心,有的学生写一处景物缺少条理,可仿照《七月的天山》第2自然段调整描写顺序。学生描写的重点景物不突出,可以展示优秀作文片段,让学生自主修改。
佳作展示
游校园
城关二小 毛欣茹
我们的校园在县城的南边,风景如画,绿树成荫,下面我就带你转转吧。
刚进校门口,你就会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校园围墙边一棵棵高大茂密的树木,就像威武的士兵,在列队欢迎我们。树枝上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树下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让人忍不住驻足观赏。
校门东面是足球场和篮球场,中间有一个大舞台,六一联欢会表演节目的时候,同学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跳着欢快的舞蹈。台下的同学欢呼鼓掌,整个校园都沸腾了。开运动会或者足球比赛的时候,精彩刺激的比赛把所有同学都吸引住了,呐喊声、加油声响彻云霄。
从篮球场向北走是我们的劳动基地,种着各种瓜果蔬菜。春天在这里播种,秋天就能收获甜美的果实。最吸引人的是多边形鱼池,五颜六色、姿态各异的鱼在池子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可爱极了。
从篮球场向南,就来到了学校最美的花园——“菁华园”。“菁华园”是造型最独特、景色最优美的小花园。从高处往下看,“菁华园”呈正方形,中间有个雕塑“腾飞”,象征着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长大了报效祖国。雕塑的东南西北各有一条长廊,长廊大约有两米宽,3米高,四条长廊把菁华园分成了四个小花园,每个小花园就像一朵美丽的花朵。长廊从下往上是用钢筋和铁丝搭建的,下面铺着颜色不一的鹅卵石。长廊两侧的书柜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书柜的两侧还有木制的长条椅。长廊上面是圆弧形的,春天,爬山虎长出了嫩绿的枝叶,沿着长廊一直向上爬,一直爬到了长廊的顶上。到了夏天和秋天,整个长廊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重重叠叠,密不透风,整个长廊都是绿色的。爬山虎密密麻麻的枝叶,遮挡了夏日炙热的阳光,走在长廊里,凉爽极了。同学们坐在长廊里读书、弹琴、聊天、做游戏,仿佛置身于美丽的仙境。
校园有很多美丽的景色,欢迎你来我们校园参观。
点 评
小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先写进入校门,后写东边的足球场和篮球场,再写劳动基地,最后写“菁华园”,条理清晰。同时,详略得当,重点写“菁华园”,略写其他景点,给人以简洁明快的感觉,避免了流水账式作文的冗长、拉杂,是一篇非常好的写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