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岗位探讨制冷与空调专业人才的培养

2022-01-0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空调设备空调中职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珠海 519000)

随着制冷行业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我国对于制冷行业从业人员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廉价劳动力需求转化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面对这样的产业内生需求背景,虽然职业院校制冷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加,但不少制冷专业学生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具备良好综合职业素质的学生不多,当他们直接面对复杂的工作岗位环境时,这些毕业生往往不能及时调整,这样就无法为自己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工作适应困境,进而容易引发跨行业换岗情况,这也会导致与本专业对口的技能人才缺失的问题。如何在职业教育中针对行业特点与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 制冷与空调专业岗位分析

1.1 制冷与空调专业岗位现状

通过对行业、企业的广泛调研,本专业涵盖的职业岗位主要包括制冷技术研究应用、制冷空调设备生产、安装调试、日常保养与维修、设备营销与售后服务、汽车空调、冷库冷藏、医疗冷藏、暖通空调、耗材配件生产销售、中央空调施工维保等。相关从业人员应具有较全面的职业综合素质与能力:熟悉制冷空调设备工作运行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制冷空调设备的维护、保养、维修等典型技能;具备良好操作相关设备、工具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空调行业生产管理规范的能力等。

从制冷空调行业反馈的信息来看,职业院校制冷与空调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生产操作类岗位。制冷空调设备的安装、维保、营销、中央空调的安装施工、清洗保养等体力性劳动为主的从业人员以中职学历居多。

1.2 制冷与空调专业人才需求特点

制冷空调行业的大力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对人才的技术规格要求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1)生产设备与设施的升级,需要专业水平较高的技能人才。由于企业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与产品,各种微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生产技术、自动化生产装配技术、智能化的产品性能检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随着物联网、5G技术在制冷空调行业的渗透与推广应用,智慧型生产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从而需要一大批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2)新材料新工艺的涌现,人才缺口问题突出。由于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行业正在大力进行制冷剂的开发与替代,新型制冷剂R410A、R32、R290加速取代传统的R22制冷剂成为制冷工质的主流,伴随而来的还有一大批专用配套设备与工艺的更新与应用,这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与人才的系统性工程,而人才的短缺是制约这一工程的关键因素。

(3)行业工作内容的特点,需要综合职业素养较高的人才。目前制冷空调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集中在生产、安装、保养、维修等实践性较强的岗位,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职业素养,例如具有安全生产、节能环保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识读制冷空调设备图样和技术资料,熟悉设备工作原理,扎根基层、吃苦耐劳、踏实工作,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结合作精神等综合职业素质。

2 中职制冷与空调专业当前遇到的困境

2.1 学生的学情难题

行业的发展对中职制冷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往的普通人才也不再能满足行业的高速发展,现在行业需要的是综合型高技能人才。调查发现,中职制冷专业的录取分数相比其他专业较低,生源情况总体较差,报读本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是男生,部分学生认为制冷专业的学习过于乏味,学习主动性较差。

由于场地、资金等原因,中职学校制冷专业的实训设备往往局限在家用空调、冰箱、冷柜等小型制冷设备,缺少冷水机组、中央空调等大型化的实训设备,相关的实训项目较多集中在简单的操作技能,大型制冷设备相关的安装、维护实训模块难以开展,只能通过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这种理论学习占主导的专业学习,学生难以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仅有理论知识,制冷设备的安装、保养与维修,这些技能则难以通过大量的实训被掌握。这种只顾理论忽视实践的做法,并不能满足行业需要,自然也就不利于制冷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

现在中职制冷专业的很多学生不重视自己的学习生活,每天都在进行着一些与专业学习无关的事情,也不会主动去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这些学生既不了解现在的行业动态,也不了解就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对于空调设备调试和维修这种偏向实践且专业性很强的岗位,没有大量的实践,则很难完成自己的工作。还有不少学生每天只会埋头苦学教材知识,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这样就导致了在未来面对具体工作时,难以在第一时间适应工作环境,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制冷专业,这种只会教材理论的学生也难以适应复杂的工作内容,更不要说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代入到工作中去了。

2.2 学校忽视专业实践的重要性

现在的部分中职学校开始认识到专业实践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会在正常开展校内教学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校外专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毕业前就积累好必要的专业实践经验,便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获得一定的优势。但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目前只在小部分学校得到贯彻落实,多数中职学校仍然不够重视专业实践经验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没有积极联系企业,提供在校生的专业见习机会,顶岗实习时,也没有引入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导致学生错过了参加专业实践的最重要机会。

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对于学生的要求不再只是专业理论知识过关,而且要求其拥有一定量的专业实践经验,但这种强调校内教学而忽视校外专业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难以让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到经验,导致学生与社会及行业发展状况脱节,最终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就业,无法为行业及时输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3 根据职业岗位特点进行人才精准培养

3.1 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制冷专业教学涉及热力学、传热学、制冷原理等理论知识,又有数量众多的实训项目,教学中还对动手操作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为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训设备、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教学中,以往一般采用直观的理论讲解,首先介绍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件,然后将各部件连接起来,与循环原理进行对比。这种直接理论讲解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明了的优势,但学生对于制冷循环的理解往往只能死记硬背。对于抽象思维普遍较弱的中职学生,可以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实训室中,运行制冷设备,让学生观察、记录制冷系统各个部件的现象、特点、制冷剂的循环流程、热量的传递方向,然后再分析各个部件的作用,最后把部件功能融入制冷循环原理中。这种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学生即掌握了制冷系统各个部件的作用,制冷循环原理有了系统性的认识,又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起学习的兴趣。

3.2 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

制冷专业的教学不应是简单的以一技之长授人,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职业素养,建立良好的职业生涯起点。当前制冷行业不断涌现出一批新技术、新规范、新材料,教师应积极学习,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及时将行业动态传递给学生,将企业管理规范融于班级与课堂管理中,使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无缝对接。

在对学生进行常规专业教学时,教师还应当多关注制冷行业的技术动态,总结行业对从业者的具体要求,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来进行针对性地教育。对于制冷与空调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运用一些企业案例来进行实践教育,通过一定量的案例分析和问题解答来让学生积累经验,例如在空调设备的维修中,根据不同的机组部位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单项分析讲解,将专业知识理论融入到实际的设备中,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维修不同设备时所要面对的问题。

3.3 内外兼修,开展专业实践

制冷与空调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中职学校培养技能人才时,不应局限于校内的教学,应当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积极为学生搭建专业实践的平台,这样学生才能将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融入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地适应实际的工作岗位。

教师可以争取学校支持,带领学生到制冷空调设备生产一线,通过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来帮助学生积累专业经验,通过和企业员工交流学习,再和学校课堂知识相结合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此外,可通过校企合作,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岗位,开展企业专家进课堂活动,邀请企业专家把企业的生产管理及岗位知识传授给学生,带领学生去现场与行业专家一起进行设备检验和维修,在实践中磨炼学生的严谨性与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以最快的时间适应工位岗位,减少企业额外的培养成本。

4 结语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为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在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形势,中职学校应当根据社会变革调整教学教育模式,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针对行业需求来进行精准化人才培养,分析职位特点和能力要求来对教学课堂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创新,这样才能切实地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的技能型人才,才能为行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空调设备空调中职
奔驰E260车空调不正常
现代暖通空调设备安装的施工问题探讨
迈腾车空调不制冷
浅谈军用空调设备使用寿命及如何延寿
浅析现代暖通空调设备安装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三相四线的空调设备应对缺相实验的对策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