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景音乐对记忆与学习的影响研究

2022-01-0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作记忆背景音乐促进作用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东莞 523000)

随着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音乐电子播放软件以及音乐播放设备的普及,音乐也迅速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除了音乐的娱乐特质外,研究人员发现部分节奏舒缓的音乐对人们学习时大脑的整体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学习时思维更为活跃,记忆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李宁宁,2006)。目前也有部分研究发现此类背景音乐对认知和学习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因为音乐会占用大脑的认知资源。以下将对国内外背景音乐对记忆、学习的影响研究以及其中的生理与心理机制进行阐述。

1 背景音乐对记忆的影响研究

Felix(1993)在对大学生即时回忆成绩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节奏舒缓浪漫的背景音乐下,被试的即时回忆成绩相比无背景音乐刺激时有显著提升,而在流行乐的背景下,被试的即时回忆成绩相比无背景音乐刺激时显著降低。关于背景音乐对记忆的影响研究,国内亦有许多人参与研究。刘玥、张裕鼎、张立春(2012)等人在不同音高条件下对中学生的说明文文本信息记忆效果进行测量时发现,高音条件下的舒缓节奏的背景音乐对中学生的说明文文本信息记忆效果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而采用有歌词的中英文流行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时,对被试的记忆成绩出现了显著干扰作用。

雷敏(2016)采用n-back实验范式对言语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进行了研究,发现当研究人员使用音量较高节奏舒缓和音量较低节奏较快的音乐作为背景时,人们的空间工作记忆水平和言语工作记忆水平均有显著提升。当研究人员使用音量较低节奏舒缓和音量较高节奏较快的音乐作为背景时,人们的空间工作记忆水平和言语工作记忆水平均有明显降低。而快节奏高音量以及慢节奏低音量的背景音乐却对人们的言语工作记忆正确率和空间工作记忆正确率均存在着干扰作用。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节奏舒缓的古典乐对人们的记忆存在着促进作用。

而也有部分研究人员发现背景音乐对记忆产生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或者无促进作用。刘野(2013)在不同类型的背景音乐下对大学生短时记忆进行测量时发现,发现不仅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短时记忆成绩产生了干扰作用,古典乐亦降低了大学生的短时记忆成绩。这种影响被认为是音乐占用了记忆材料时的认知资源,从而影响记忆效果。邱丽景,陈敏睿(2019)采用“学习—再认”实验范式研究了不同类型背景音乐和词频高低对大学生词汇记忆效果的影响,发现无论对于高频词汇的记忆还是低频词汇的记忆,在古典音乐背景下、流行音乐背景下以及无音乐背景下再认率差异不显著。

2 背景音乐对学习的影响研究

Lozanov博士的著名“暗示学习法(超级学习法)”开启了背景音乐影响学习的研究先河,在他的研究中,采用节奏舒缓的古典乐作为背景,学生学习时暴露在此类音乐背景下,大脑疲劳感得以缓解,紧张焦虑感得以消除。因此学生注意集中性得以提升,学习效率也更高(李宁宁,2006)。他在研究中发现被试在每分钟60节拍的舒缓型古典背景音乐刺激下,学生的识记速率提升了50%。

国内对此方向的研究较为有名的是天津师范大学的李洪玉教授和他的学生李宁宁,他们在不同类型的音乐条件下对七年级、八年级、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四个年级的学生阅读理解成绩进行了研究,发现古典背景乐对有音乐偏好的中学生阅读理解成绩提升影响更为显著,流行背景音乐则对没有音乐偏好倾向的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李宁宁,2006)。在他们的研究中,也证实节奏舒缓的古典音乐作为刺激能够促进中学生完成阅读理解作业。庄盈双(2017)在不同类型的背景音乐下对大学生阅读理解成绩进行研究也证实了舒缓背景音乐对学习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在舒缓型古典音乐下,大部分的大学生完成阅读理解的正确率有提升,但是流行音乐作为背景时,将会对高校大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产生干扰作用。

在这类研究中,也有部分研究人员发现舒缓背景音乐对学习效率的提升影响不显著或者有着干扰作用。研究人员在对台湾省的大学生在不同类型音乐下注意集中性的差异研究中发现,在节奏舒缓的轻音乐背景下,被试所测得完成任务的成绩与注意集中性与无背景音乐条件下被试的差异并不显著(Peter Tze,2010)。

3 背景音乐对认知和学习产生影响的生理与心理机制

3.1 背景音乐对认知和学习产生影响的生理机制

大量科学研究证实,大脑左半球主要负责阅读、言语、数学逻辑推理和运算以及各类记忆等认知活动;而大脑的右半球则主要负责空间关系、情绪、音乐鉴赏、艺术审美等活动。然而大脑左右半球的分工并不是一成不变,大脑右半球也可以对大脑左半球负责处理的任务进行加工处理。虽然在正常的状态下,右半球言语等功能的加工区处于关闭状态,但是如果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中被激活。将有利于阅读等复杂的认知学习任务的完成(李宁宁,2006)。直接启动说的主要观点是部分节奏舒缓的背景音乐有助于进行认知和学习任务时的固有神经放电模式的激活或者启动,促使人脑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提升,产生舒缓乐提升认知水平和学习成绩的现象(莫扎特效应)发生(吴海珍,2014)。

Richards(2000)等人研究发现,人们在听节奏舒缓的背景音乐时,脑电波速率可以达到8-13R/s,大约达到平时速率的120%。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胺多酚(脑内吗啡)增多所引起,这是一种垂体分泌的使人愉悦的激素。由于胺多酚的分泌能够激活大脑兴奋水平使人处于活跃和愉快的状态下,人的认知水平、工作效率以及学习效率均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3.2 背景音乐对认知和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机制

根据Gardner多元智力理论模型,人们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智力。在对儿童的言语智力和音乐智力的相关研究中发现言语的学习和音乐的学习两者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学习迁移现象,表现为在音乐学习中,能力出众的儿童在各种类型的言语学习中也有着更加突出的表现,这就是著名的心理延伸理论。在Gardner的理论中提出过当人们通过学熟悉组织并且和灵活运用某一个点,进行由点及线的延伸转换,此时的思维较之前有所突破,不再局限在于点里,而是逐步延伸至与之相关的其他线中,突变成了一种可以熟悉使用的新能力(Gardner,2000)。

当两种类型的认知或者学习技能如果具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那么只要其中之一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就能够推动另外一种技能一齐发展。在Gardner的研究中,除了言语与音乐学习外,音乐学习与数学学习和音乐学习与阅读能力都存在共同提升作用。

4 思考与建议

根据认知资源理论,音乐会占用大脑的认知资源,从而对人的注意水平、记忆效果以及学习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而舒缓背景音乐也表现出对大脑认知活动和学习起到促进作用。音乐对某项任务的完成是起到促进还是抑制作用,则要看干扰作用更强还是促进作用更强。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音乐对学习任务产生的作用在于的其节奏信息是否和目标任务相匹配,匹配度高则会产生相应的促进作用。由于音乐的复杂性,目前的研究均存在些许不足,对于熟练度较高的简单任务,我们可以应用音乐来促进任务的完成,但对于较为复杂的认知或学习任务,还是需要进行大量更为缜密研究后方可进行广泛或者针对性应用。

猜你喜欢

工作记忆背景音乐促进作用
工作记忆怎样在大脑中存储
背景音乐
论工商管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背景音乐在电视节目中的具体作用
工程财务管理中会计审计的促进作用探讨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
浅议广播节目中背景音乐的使用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yslt2r的促进作用
语言研究新视角*——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