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眼中的白乐天
——以徐州为中心
2022-01-01陈才智
陈才智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假如站在苏轼的角度向前追溯,笔者认为,白居易和陶渊明是对苏轼最具影响力的前辈和榜样,而陶、白、苏三人,又构成中国文学范式的三块重要基石,中国文人思想也随之经历“起转合”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大致所处的元嘉、元和与元祐,正是中国文化三大重要的转关时代,伴随着魏晋玄学经佛学至宋学的三级跳,中国文人心态的发展亦经历由青春至壮而老成的三境界,也即前人所谓诗学三元或三关[1]。
转关之所以重要,一是因为时代变局的转折之际,往往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反应能力,二是转折或转角往往要占据更大的空间,时代是否能够容许接纳,正需求与呼唤其代表者,分别由陶、白、苏三人为三元或三关之代表,可谓三英而无愧。苏轼作为三英中的最后一位,更是浩若星辰的中国文人中,最具非凡独特性的集大成者。继晋代陶渊明和唐代白居易之后,苏轼成为中国诗人范式的新典型。白居易自比“异世陶元亮”[2]2530,而苏轼则自云“出处依稀似乐天”(1)《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日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其二,见《苏轼诗集》第六册,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61页。。从传承上看,陶渊明,晋代之白乐天也;苏东坡,宋朝之白居易也。
在苏轼的诗世界里,陶诗的融激情于沉静,白诗的融风流于日常,升级为融豪旷于枯澹,而明朗畅达的意脉,平易自然的语言,淡泊情趣的追求,则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联系。尤其是苏之于白,更由钦慕、效仿而至于并称,堪称两位伟大文人之间的跨代对话。这里谨以徐州为中心,梳理和分析苏轼眼中的前代诗豪白居易。
一
熙宁十年(1077)四月,42岁的苏轼赴任徐州,两年时间里,在“乐其土风”(2)元丰二年(1079)三月二十七日,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云:“余为彭城二年,乐其土风。”,交出完美的政绩答卷之外,留下365篇诗词文赋,其中诗193首,词29首,书信文赋等143篇,书迹20余帖,处处可见前辈白居易的身影。此前,苏轼眼中白居易的特征是俗,所谓“元轻白俗”,而到徐州之后,苏轼的胸襟和眼光都开阔了。可以说,徐州时期作为关节点,划分了苏轼慕白效白之路的分水岭。不妨从熙宁十年(1077)六月所撰《次韵答邦直、子由四首》其二说起:
城南短李好交游,箕踞狂歌不自由。尊主庇民君有道,乐天知命我无忧。醉呼妙舞留连夜(邦直家中舞者甚多),闲作清诗断送秋。潇洒使君殊不俗,樽前容我揽须不。[3]1518
诗题所言子由,苏辙也,对徐州他曾抒发喜爱之情,说“爱此山河古”[4];邦直,及首句所云“短李”,指与苏轼兄弟唱酬甚多的旧友李清臣,李清臣在徐州所建之快哉亭,即苏轼命名,取义于宋玉《风赋》“快哉此风”,白居易亦有“何处披襟风快哉”(《题新涧亭兼酬寄朝中亲故见赠》)的诗句,苏轼并撰有《快哉此风赋》[5]。“短李”之典,源自白居易诗歌《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所谓“闲吟短李诗”,白氏自注:“李二十绅,形短能诗,故当时有……短李之号。”此即“短李”这一绰号的来历。白诗《东南行一百韵》“李酣尤短窦”,自注亦曰:“李廿身躯短小……每因醉中,各滋本态,当时亦因为短李……”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苦教短李伏歌行”,《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短李爱应颠”,苏轼《四望亭》“故老犹言短李亭”,三句诗中的“短李”亦指李绅。“箕踞狂歌不自由”,一作“箕踞狂歌总自由”(或为避免与诗末之“不”相重而改),与白居易《醉游平泉》“狂歌箕踞酒樽前,眼不看人面向天”,词句亦有相仿之处,皆用刘伶《酒德颂》“奋髯箕踞,枕曲藉糟”之典。最引人注目的一句是“乐天知命我无忧”,较邦直、子由原作相应位置的诗句气度更胜一筹,当足以令短李和子由心服。这一句,王注引《列子·仲尼篇》,颜回曰:“昔闻之夫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恐未中肯綮。肯綮所在——白居易字乐天,其字来自《周易·系辞上》所谓“乐天知命故不忧”,白诗《枕上作》“若问乐天忧病否,乐天知命了无忧”,亦双关此意。至于“闲作清诗断送秋”,断送者,犹云发付也。言以闲作清诗,发付秋意也,与白诗《同梦得和思黯见赠来诗中先叙三人同宴之欢次有叹鬓发渐衰嫌孙子催老之意因继妍唱兼吟鄙怀》“断送樽前倒即休”,言以醉倒发付饮酒之兴致,也有相似之情境。苏轼到徐州不久所撰这组次韵之作的其他几首,也多处用到白诗之典,于此可以概见白居易诗歌对徐州太守苏轼的影响痕迹。
徐州于白居易而言,是印记深刻而久远的准故乡,白家在徐州丰县还有旧宅。据白居易《襄州别驾府君事状》,早在德宗建中元年(780),白居易九岁时,其父白季庚曾授徐州彭城县令。建中二年(781)正月,唐发军讨成德节度使李惟岳、魏博节度使田悦。同年二月,讨襄阳节度使梁崇义;八月,崇义伏诛,平卢留后李纳以军助田悦;九月,讨李纳,李纳将徐州刺史李洧以徐州降,白季庚与李洧坚守徐州城池,拒李纳,亲当矢石,昼夜攻拒,凡四十二日,而诸道救兵方至,以功自朝散郎超授朝散大夫,擢拜徐州别驾,赐绯鱼袋,仍充徐泗观察判官。徐州之战十分惨烈,朔方军建功尤多。白季庚说动李洧,颇有权谋;复能聚众坚守,刚韧有加。其名虽不大著,亦不失为佼俊之士,在白氏家族史上更是彪炳光耀。白季庚抗击藩镇、尊王忠君的义勇行为,对哲嗣白居易政治立场、道德品质的塑造,有着持久而积极的影响。建中三年(782),白居易从父赴任徐州,举家移居符离。贞元元年(785),朝廷追念前功,加授白季庚检校大理少卿,依前徐州别驾、当道团练判官,仍知州事。白居易早年避难旅居苏杭,他的兄弟还都留在了徐州,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就是写给白行简、白幼美的,结尾说“数行乡泪一封书”,情真意切,深切表达出思念之情。
苏轼对前贤白居易的亲近,与北宋早期白体流行,李昉、李至、王禹偁等文人的推尊,同代欧阳修、梅尧臣、韩琦、司马光等慕白效白之风,都有密切的关系。欧阳修,自号醉翁,源于白居易《别柳枝》诗句:“两枝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醉翁。”明道元年(1032),欧阳修在洛阳撰《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其中《八节滩》《白傅坟》均可见对白傅之追慕,景祐元年(1034)《独至香山忆谢学士》所写在香山伊水之间,“却寻题石处,岁月已堪嗟”,亦含白香山之遗迹。欧阳修《琵琶亭》“乐天曾谪此江边,已叹天涯涕泫然。今日始知予罪大,夷陵此去更三千”[6],同病相怜,对乐天报以同情之理解,其《玉楼春》亦有“露湿浔阳江上月。不知商妇为谁愁”之慨。
韩琦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其《醉白堂》云:“戆老新成池上堂,因忆乐天池上篇。乐天先识勇退早,凛凛万世清风传……酒酣陶陶睡席上,醉乡何有但浩然。人生所适贵自适,斯适岂异白乐天。未能得谢已知此,得谢吾乐知谁先。”[7]苏轼认为此乃“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熙宁八年(1075),苏轼践其生前之约,作《醉白堂记》,反复将白乐天与醉白堂主人韩魏公参错相形,加以比较,留下“韩白优劣论”公案[8],其实这正是白乐天在北宋文坛巨大影响力的一个缩影。
较欧阳修、韩琦有过之而无不及,司马光《戏呈尧夫》更宣称“只恐前身是,东都白乐天”,其《久雨效乐天体》则于诗题直言效白,其晚年之号迂叟,则源于白居易《迂叟》:“初时被目为迂叟,近日蒙呼作隐人。冷暖俗情谙世路,是非闲论任交亲。”《闲居偶吟招郑庶子皇甫郎中》亦云:“自哂此迂叟,少迂老更迂。”熙宁六年(1073),司马光以端明殿学士提举西京崇福宫,在洛阳修葺私家园林,较韩琦的醉白堂,有过之而无不及,号独乐园,并撰《独乐园记》《独乐园七题》《独乐园》二首及《独乐园新春》等。《孟子·梁惠王下》曾言“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司马光《独乐园记》则认为,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独乐之乐,自然不同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后天下之乐而乐”,尤其与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醉翁亭记》写滁州太守等众乐之乐,嘉祐六年(1061)明州太守钱公辅建众乐亭,并围绕其《众乐亭记》的众乐亭唱和,形成互文,耐人寻味。追溯起来,白居易在洛阳《题新涧亭兼酬寄朝中亲故见赠》曾云:“自得所宜还独乐,各行其志莫相咍”,故宋人李刘有“独乐园中闲日月,香山图里永神仙”的诗句[9]35132。元人许有孚《摸鱼子·引》亦曰:“香山独乐,不是过也。”[10]987弘历《题金廷标画》云:“不拟白傅履道坊,定是温公独乐园。温公独乐乐岂独,白傅履道道亦履。”[11]可见独乐与香山之缘。司马光《独乐园七题·浇花亭》云:“吾爱白乐天,退身家履道。酿酒酒初熟,浇花花正好。作诗邀宾朋,栏边长醉倒。至今传画图,风流称九老。”[12]6058这篇是七首独乐园组诗的殿尾之作,可视为司马光慕白效白的诗意宣言。
有鉴于此,熙宁十年(1077)五月六日,苏轼在徐州寄题《司马君实独乐园》:“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花香袭杖屦,竹色侵盏斝。樽酒乐余春,棋局消长夏。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虽云与众乐,中有独乐者。才全德不形,所贵知我寡。先生独何事,四海望陶冶。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持此欲安归,造物不我舍。名声逐吾辈,此病天所赭。抚掌笑先生,年来效瘖哑。”(3)《苏轼全集校注》,第3册,第1497页。或谓作于元丰三年(1080),见贾珺《洛中小圃独乐吟》(《读库1801》,新星出版社,2018年1月版),恐不足为据。所附《与司马温公》称:“久不见公新文,忽领《独乐园记》,诵味不已,辄不自揆,作一诗,聊发一笑耳。彭城嘉山水……但朋游阔远,舍弟非久赴任,益岑寂矣。”可证作于彭城。全篇格调和词句,显然是白居易《池上篇》的翻版五言诗,只是又添上了照应司马光《独乐园记》的诗意化描写。所以,明人胡应麟《诗薮》评论说:“‘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此乐天声口耳,而坡学之不易已。”[13]210清人赵克宜《角山楼苏诗评注汇抄》卷六亦云:“颇似香山,语虽平易,不伤浅率。”[3]1530元丰五年(1082)正月,文彦博、富弼、司马光等仿效香山九老会,倡尚齿会,时人所谓洛阳耆英会,也是这一效白之风顺理成章的有机延承,而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冠盖倾洛社”一语,可谓已道其先声。
二
对于苏轼而言,徐州是他仕途轨迹的闪光亮点,这里存在着两处与白居易有关的文化遗迹,令这位新任徐州太守倍加留意和瞩目,一处是朱陈村,一处是燕子楼。朱陈村,在徐州丰县东南一百里深山中,民俗淳质,一村唯朱陈二姓,世为婚姻。白乐天有《朱陈村》诗三十四韵: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徒学辨是非,只自取辛勤。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冠婚。以此自桎梏,信为大谬人。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忆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一生苦如此,长羡陈村民。[2]
此诗,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谓约作于元和三年(808)至五年,然据白居易《唐故坊州鄜城县尉陈府君夫人白氏墓志铭》,其外祖母陈白氏,贞元十六年“疾殁于徐州古丰县官舍。其年冬十一月,权窆于符离县之南偏。至元和八年春二月二十五日,改卜宅兆于华州下邽县义津乡北原”。盖白家在徐州丰县旧有住宅,因此,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认为,此诗最有可能为元和八年(813)白居易回徐州迁葬外祖母时所作。明都穆《南濠诗话》称赞此诗,称:“予每诵之,则尘襟为之一洒,恨不生长其地。后读坡翁《朱陈村嫁娶图》诗云:‘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则宋之朱陈,已非唐时之旧。若以今视之,又不知其何如也?”[14]1364明徐《徐氏笔精》卷五亦云:“二诗切中时弊,予喜诵之。”清张培仁《妙香室丛话》评价白诗“感慨遥深,别有寄托”[15]589,梁启超批点《白香山诗集》则称赞此诗“气极浑灏,无集中习见语,少作之佳者”,其美誉与影响可见一斑。
苏轼有题画诗《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何年顾陆丹青手,画作《朱陈嫁娶图》。闻道一村唯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我是朱陈旧使君,劝耕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其自注云:“朱陈村,在徐州萧县。”[16]2146-2148诗从称誉画作生发,以古今对比来拓开画意,将一幅普通的风俗画,注入社会内涵和现实意义。第一首赞美“不将门户买崔卢”的淳朴民风,勾画出一幅安恬的生活图景;第二首则笔锋一转,将美好毁灭给人看,描绘新法实施过急带来的“县吏催租夜打门”的残酷现实。第一首情调轻松舒缓,第二首风格沉郁苍劲,两相对照,迸发出惊心动魄的撼人力量。诗人忧国忧民之心也就随着两首诗中现实与理想差距的刻画充分体现了出来。这首诗并非作于徐州,而是元丰三年(1080)正月,苏轼被贬黄州路过岐亭(今属湖北麻城)时,在好友陈季常(名慥)家中所撰,但一句“我是朱陈旧使君”,已直接点明自己前任徐州太守的身份。至于其“劝耕曾入杏花村”的具体时间,或在元丰元年(1078)春[17]1002。诗中“闻道一村唯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所对应的,正是白居易诗“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因此,完全可以将此视为徐州太守苏轼对白居易的另一种致敬形式。
对此,明代无锡钱子义又有《咏史诗·朱陈村》,诗序云:“白乐天有诗曰:‘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云云。东坡诗曰:‘我亦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如今风俗那堪说,县吏催租夜打门。’”诗云:“阴阴桑梓掩柴扉,税足年丰吏到稀。曾见文章贤太守,杏花深处劝农归。”[18]可谓与白苏一脉相承。
三
唐代徐州太守张愔为能歌善舞的爱妾关盼盼所建燕子楼,飞檐翘角,状似飞燕,每年一到春天,又多有燕子栖息于此,故得名燕子楼。张愔死后,关盼盼心念旧恩,守在楼上,十多年不嫁,成为当时引人注目的公共事件,身后还留下一桩是非迷离的罪案(4)莫砺锋《死后是非谁管得》(《文史知识》2010年第12期)曾辨析其案实为子虚乌有,以讹传讹。。元和十年(815),太子左赞善大夫白居易撰有《燕子楼诗》,序云:“徐州故张尚书有爱妓曰眄眄,善歌舞,雅多风态。予为校书郎时,游徐、泗间。张尚书宴予,酒酣,出眄眄以佐欢,欢甚。予因赠诗云:‘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一欢而去,迩后绝不相闻,迨兹仅一纪矣。昨日,司勋员外郎张仲素缋之访予,因吟新诗,有《燕子楼》三首,词甚婉丽。诘其由,为眄眄作也。缋之从事武宁军累年,颇知眄眄始末,云:‘尚书既殁,归葬东洛。而彭城有张氏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眄眄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馀年,幽独块然,于今尚在。’予爱缋之新咏,感彭城旧游,因同其题,作三绝句。”诗曰:“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2]926一唱三叹,风调凄楚感人,尤其是结尾发自内心的呼唤——“争教红粉不成灰”,折射出一颗善良之心,故《唐宋诗醇》有“余音绕梁”之嘉评。
燕子楼此后历经沧桑,基址几经变迁,且屡毁屡建,唐景福二年(893),朱全中攻打徐州,徐州行营兵马都统时溥战败,携妻子登此楼自焚而死,楼亦被烧毁。此后,州人多次续建续修燕子楼。至宋代,燕子楼仍在,就位于徐州官衙之内。宋人咏此楼者,资政殿学士陈薦《燕子楼》诗云:“仆射新阡狐兔游,侍儿犹住水边楼。风清玉簟慵欹枕,月好珠帘懒上钩。寒梦觉来沧海阔,新诗吟罢紫兰秋。乐天才思如春雨,断送残花一夕休。”[19]5023宋人蔡絛《西清诗话》载:“徐州燕子楼直郡舍后,乃唐节度使张建封为侍儿盻盻者建。白乐天赠诗自誓而死者也。陈彦升尝留诗,辞致清绝:‘仆射荒阡狐兔游,侍儿犹住水西楼。风清玉簟慵歌枕,月好珠帘懒上钩。寒梦觉来沧海阔,新愁吟罢紫兰秋。乐天才似春深雨,断送残花一夕休。’后东坡守徐,移书彦升曰:‘彭城八咏,如《燕子楼》篇,直使鲍谢敛手、温李变色也。’”(5)明抄本《西清诗话》卷中。按:燕子楼事,非张建封,乃其子张愔。宋陈振孙《白文公年谱》早有辨证:“燕子楼事,世传为张建封。按建封死在贞元十六年,且其官为司空,非尚书也。尚书乃其子愔,《丽情集》误以为建封耳。此虽细事,亦可以正千载传闻之谬。”清张宗泰《质疑删存》卷下亦云:“汪立名《白公年谱》辨《丽情集》以为张建封有误,良是。然谓建封未为尚书,亦非。《唐书·张建封传》:建封于贞元七年进位检校礼部尚书,十二年加检校右仆射,不过加仆射后不可仍称尚书耳。不若据贞元二十年断之。建封卒于贞元十六年,则二十年非愔而何?”(参见陈才智《白居易资料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1月版,第2册,第826页)关于燕子楼,苏轼在黄州答复邀请他撰写《燕子楼记》的朋友——《黄州与人五首》之二云:“示谕《燕子楼记》。某于公契义如此,岂复有所惜。况得托附老兄与此胜境,岂非不肖之幸。但困踬之甚,出口落笔,为见憎者所笺注。儿子自京师归,言之详矣,意谓不如牢闭口,莫把笔,庶几免矣。虽托云向前所作,好事者岂论前后。即异日稍出灾厄,不甚为人所憎,当为公作耳。千万哀察。”[20]6664称彭城燕子楼为胜境,可见苏轼对自己官衙之内的燕子楼不仅熟稔,而且很有感情。但当时乌台诗案刚刚尘埃落下,心有余悸之际苏轼只能“牢闭口,莫把笔”,留下了历史性的遗憾。
熙宁十年(1077)四月,苏轼撰《和赵郎中见戏二首》,题注:“赵以徐妓不如东武,诗中见戏,云:‘只有当时燕子楼。’”诗曰:“燕子人亡三百秋,卷帘那复似扬州。西行未必能胜此,空唱崔徽上白楼。”“我击藤床君唱歌,明年六十奈君何。(自注:赵每醉歌毕,辄曰明年六十矣)醉颠只要装风景,莫向人前自洗磨。”赵郎中即赵成伯,时以尚书屯田郎中为密州(即题注所云东武)通判,是前密州太守苏轼的僚属。苏轼《和赵郎中捕蝗见寄次韵》在夸赞之余曾叮嘱赵成伯:“爱君有逸气,诗坛专斩伐。民病何时休,吏职不可越。慎无及世事,向空书咄咄”,与白居易《重题》其四所云“世事从今口不言……胸中壮气犹须遣”,用意是一样的,施注苏集亦此为释。元和十年(815)白居易作《燕子楼诗》及序,至苏轼写作《和赵郎中见戏二首》的熙宁十年(1077),业已262年,“三百秋”自然是取其成数。下句“卷帘那复似扬州”,用杜牧《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之典,意谓自燕子楼能歌善舞的关盼盼之后,徐州歌姬已远不如当年之盛矣。这一年七月黄河决口澶渊,苏轼领导抗洪取得胜利,第二年宋神宗降敕奖谕,赐钱发粟,苏轼建黄楼,在重阳之节,元丰元年(1078)九月九日,写下《黄楼致语口号》,中云:“不用游从夸燕子,直将气焰压波神”,也提到名闻遐迩的燕子楼。
苏轼还有一首更负盛名的词作,即《永遇乐》词,亦作于徐州太守任上,专咏燕子楼和盼盼之事,撰于元丰元年(1078)十月(6)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一七:“元丰元年戊午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梦登燕子楼。翌日,往寻其地,作《永遇乐》词。”。其小序云:“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一云:“徐州梦觉,北登燕子楼作。”词曰: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7)《苏轼全集校注》,第9册,第222页。傅幹《注坡词》:“张建封镇武宁,盼盼乃徐府奇色,公纳之于燕子楼,三日乐不息。后别为新燕子楼,独安盼盼,以宠嬖焉。暨公薨,盼盼感激深恩,誓不它适。后往往不食,遂卒。”
全词借关盼盼之事,以梦为线索,通过惊梦、寻梦、梦醒等描写,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将自身仕宦那种天涯倦客的倦怀,比照眼前人去楼空之渺茫,古今如梦的沧桑之感,沛然而出。人生所遇,无论如何执着,终将事过而境迁,转头想来,真似一梦。苏轼从关盼盼燕子楼到黄楼之叹,暗含着苏轼与关盼盼相通的幽独与忠义,虽有立事功的黄楼,仍有生命飘荡与兄弟早退相守风雨对床难圆之梦[21]。在这首词里,苏轼已将对前贤白居易的理解,与自身、未来和眼下无痕而有机地衔接起来。篇末的黄楼,在徐州城东门之上,是苏轼为纪念徐州抗洪保城所建,以黄土涂楼,取土厌水之意,故名黄楼(8)秦观《黄楼赋引》:“太守苏公守彭城之明年,既治河决之变,民以更生;又因修缮其城,作黄楼于东门之上。以为水受制于土,而土之色黄,故取名焉。”傅幹《注坡词》:“公守徐州,河决澶渊,徐当水冲,而城几坏。水既去,公请增筑徐城。于是为大楼于城东门之上,垩以黄土,曰:‘土实胜水。’因名之黄楼。”《苏轼诗集》卷一六《答范淳甫》:“重瞳遗迹已尘埃,惟有黄楼临泗水。”自注:“郡有厅事,俗谓之霸王厅,相传不可坐。仆拆之以盖黄楼。”合注:“《却扫编》:东坡南窜,黄楼易名观风。”按,白居易《冷泉亭记》:“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词的上片,是梦中所见燕子楼的实景,本是梦境,却如幻如真,令人生出无限恍惚之感,又恰是东坡梦中乍醒来时的感受。真是行笔若神,形神俱现。梦醒后低迴彷徨,别有幽情,遂起身在居所楼外徘徊,“行遍”,见徘徊时间之久,又见心事之迷离低沉。“明月”三句,写梦中燕子楼景色,印象应得自于白居易《燕子楼》诗其一所云“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曲港”三句,仍是梦中燕子楼景色,属近写:曲池里的鱼偶然泼水而出,荷叶上的露珠静静地滴下,都增添了暗夜的寂静。下片,将自身仕宦的倦怀,与燕子楼空人渺茫之眼前事比照,发出人生如梦、古今如梦的感慨。苏轼设想着,后人面对黄楼凭吊自己时,亦如同自己今日面对燕子楼凭吊盼盼一般,辞简而余意悠然无尽。宋人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三载:“东坡守徐州,作燕子楼乐章,方具稿,人未知之。一日,忽哄传于城中,东坡讶焉。诘其所从来,乃谓发端于逻卒。东坡召而问之,对曰:‘某稍知音律,尝夜宿张建封庙,闻有歌声,细听乃此词也。记而传之,初不知何谓。’东坡笑而遣之。”(9)清梁廷柟《东坡事类》卷十六所引同。又见清叶申芗《本事词》卷上,文字微异。此事虽难以尽信,但亦可见当时流传之语境(1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九八:“其事荒诞不足信,然足见轼之词曲,舆隶亦相传诵,故造作是说也。”冯煦《蒿庵论词》:“宋人每好自神……《独醒杂志》谓逻卒闻张建封庙中鬼歌东坡燕子楼乐章,则又出他人之傅会,益无征已。”。
四
苏轼在徐州的交游和文学创作,还有前贤白乐天的诸多痕迹。如熙宁十年(1077)所撰《和孔周翰二绝·观净观堂效韦苏州诗》:“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3]
据白居易去世前一年,会昌五年(845)作《白氏集后记》:“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韦郎,指白居易推崇仰慕的前辈韦应物,白居易《自吟拙什因有所怀》遗憾自己未能与韦应物同处一个时代,《与元九书》又云:“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 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人始贵之。”不仅称扬韦应物歌行,而且最赏其五言诗。南宋诗评家葛立方(1098—1164)《韵语阳秋》卷一云:“韦应物诗平平处甚多,至于五字句,则超然出于畦径之外。如游溪诗‘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南斋诗‘春水不生烟,荒岗筠翳石’,咏声诗‘万物自生听,太空常寂寥’,如此等句,岂下于‘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哉! 故白乐天云:‘韦苏州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东坡亦云:‘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22]宝历元年(825),白居易《吴郡诗石记》复回忆道:“贞元初,韦应物为苏州牧……嗜诗……每与宾友一醉一咏,其风流雅韵,多播于吴中……时予始年十四五,旅二郡,以幼贱不得与游宴,尤觉其才调高而郡守尊,以当时心,言异日苏、杭苟获一郡足矣…… 韦在此州,歌诗甚多,有《郡宴》诗云:‘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最为警策。”[23]第6册,第3663页白居易对韦应物文采风流的钦羡与爱重,即使37年后写来,仍记忆犹新,历年未改,而体会至深,则近乎偏好矣(11)不过,文中所言“年十四五”略有不合。据白居易行年,贞元四年(788)随父季庚官衢州,盖于其时经苏、杭,时年白已17岁。韦应物亦于此年出刺苏州,且与此文称“前后相去三十七年”相合。。在江州,白居易追思江州刺史韦应物遗踪,又有《题浔阳楼》诗:“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韦应物诗高雅闲淡,不仅表现于隐逸情趣中,也表现于对日常生活平铺直叙式的描述中,白居易于兹深受影响。
苏轼也非常推崇韦应物,上述《和孔周翰二绝·观净观堂效韦苏州诗》就是苏徐州向韦苏州致敬的例子,所言“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除赞赏韦诗外,亦有认同白居易所爱之意,特举“乐天长短三千首”,意在强调爱韦诗者白居易具备足够的资格,不仅是数量的资格,更是质量的资格。爱者和被爱者的地位,在苏轼眼中是对等的。除此之外,苏轼的《寄邓道士》:“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聊戏庵中人,空飞本无迹。”[24]4889也是专门向韦应物的名作《寄全椒山中道士》致敬的。诗前苏轼引语称:“罗浮山有野人,相传葛稚川之隶也。邓道士守安,山中有道者也。尝于庵前,见其足迹长二尺许。绍圣二年(1095)正月二日,予偶读韦苏州《寄全椒山中道士》诗云:‘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遥持一樽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乃以酒一壶,依苏州韵,作诗寄之。”可见苏轼学白,有时是通过学习白居易的学习对象来体现的,这是更高级别的学习方式,学习陶渊明与此亦有相仿之处。
元丰元年(1078)三月,苏轼在徐州撰《和孙莘老次韵》:“去国光阴春雪消,还家踪迹野云飘。功名正自妨行乐,迎送才堪博早朝。虽去友朋亲吏卒,却辞谗谤得风谣。明年我亦江东去,不问雄繁与寂寥。”[3]1702其中结尾“不问雄繁与寂寥”一句,有取于白居易长庆二年(822)所撰《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雄繁”或“繁雄”,意指(州郡)繁华,乃冷僻之反面,诗意表达的是,不管是繁华的剧郡,还是冷僻的异乡,总之是要到江东去,以便与在江东做官的孙觉(字莘老)更近一些。而颔联“迎送才堪博早朝”一句,则源自白居易元和十三年(818)《晓寝》结尾之爽利的“鸡鸣一觉睡,不博早朝人”,博,犹云换,意谓不肯以早朝之贵仕,换易鸡鸣之晏睡。这一感慨最令古今仕途中人共鸣,谚云:“骨边肉,五更睡,虽不多,最有味”,也是此意。与此相关,苏轼《夜饮次韵毕推官》“红烛照庭嘶騕褭,黄鸡催晓唱玲珑”,也是源自白诗《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12)敦煌曲《十二时》:“日入酉,金罇多泻蒲桃酒。劝君莫弃失途人,结交承仕须朋友”;“鸡鸣丑,莫惜黄金结朋友。蓬蒿岂得久荣华,飘飖万里随风走。”入矢义高《白居易作品中的口语表达》(中译文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4期):“白氏这一作品,确是运用了‘十二时歌’的形式。……‘黄鸡催晓丑时鸣’就是扩展了的‘鸡鸣丑’;‘白日催年酉前没’就是扩展了的‘日入酉’。”这一典故,苏轼用过多次,最著名者是在黄州所作《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3)苏轼《游沙湖》:“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还有在湖州之《浣溪沙》“莫唱黄鸡并白发,且呼张友唤殷兄”,在临安之《与临安令宗人同年剧饮》“试呼白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在密州之《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黄鸡催晓凄凉曲,白发惊秋见在身”,在杭州之《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只有黄鸡与白发,玲珑应识使君歌”(14)分别见《苏轼全集校注》,第2册,第900页;第5册,第2896页;第5册,第3590页。,其中,都从不同角度寄寓着对时光的珍惜,岁月的感慨,也体现着苏轼对前贤白居易的认可和追慕。
元丰元年(1078)清明初过,苏轼在徐州有《坐上赋戴花得天字》:
清明初过酒阑珊,折得奇葩晚更妍。春色岂关吾辈事,老狂聊作座中先。醉吟不耐欹纱帽,起舞从教落酒船。结习渐消留不住,却须还与散花天。[3]1668
如果说,首联只是与白居易《酬郑二司录与李六郎中寒食日相过同宴见赠》“杯盘狼藉宜侵夜,风景阑珊欲过春”偶然巧合的话,那么,末联显然在用《维摩经·观众生品》“散花天女”典故之外,也同时让人联想起白居易《斋戒满夜戏招梦得》“方丈若能来问疾,不妨兼有散花天”,因为颈联里“醉吟”二字,已经暗点出醉吟先生白居易的名号。
元丰元年(1078)六月,苏轼在徐州撰《王元之画像赞》,叙云:“《传》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余常三复斯言,未尝不流涕太息也。如汉汲黯、萧望之、李固,吴张昭,唐魏郑公、狄仁杰,皆以身徇义,招之不来,麾之不去。正色而立于朝,则豺狼狐狸,自相吞噬,故能消祸于未形,救危于将亡。使皆如公孙丞相、张禹、胡广,虽累千百,缓急岂可望哉! 故翰林王公元之,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足以追配此六君子者。方是时,朝廷清明,无大奸慝。然公犹不容于中,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至于三黜以死。有如不幸而处于众邪之间、安危之际,则公之所为,必将惊世绝俗,使斗筲穿窬之流,心破胆裂,岂特如此而已乎? 始余过苏州虎丘寺,见公之画像,想其遗风馀烈,愿为执鞭而不可得。其后为徐州,而公之曾孙汾为兖州,以公墓碑示余,乃追为之赞,以附其家传云。”赞云:“维昔圣贤,患莫己知。公遇太宗,允也其时。帝欲用公,公不少贬。三黜穷山,之死靡憾。咸平以来,独为名臣。一时之屈,万世之信。纷纷鄙夫,亦拜公像。何以占之,有泚其颡。公能泚之,不能已之。茫茫九原,爱莫起之。”[25]2326王元之,即北宋白体诗代表人物王禹偁。熙宁四年(1071),苏轼路过苏州虎丘寺,曾观瞻寺中陈列的王禹偁画像,所以,当王禹偁曾孙王汾从兖州来信,邀请徐州太守苏轼为其曾祖作画赞,题于其碑阴,苏轼于是借此表达了对前辈王禹偁“雄文直道,独立当世”风范的仰慕[17]1017。众所周知,王禹偁是北宋早期白体诗的代表。他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15)《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因长男嘉佑读杜工部集见语意颇有相类者咨于予且意予窃之也予喜而作诗聊以自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小畜集》卷九,《全宋诗》第二册,第733页。,其《得昭文李学士书报以二绝》题注:“来书云:‘看书除庄老外,乐天诗最宜枕藉。’”[26]720胡应麟《诗薮》云:“学白乐天者,王元之、陆放翁。”[27]215这样的诗学背景,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对苏轼产生影响,使他诗学视野中的白乐天,生发出谱系性的脉络。
五
综上,苏轼在古城徐州留下的山水吟咏、文学创作和诗文评论,处处可见白居易的影子,多方面地体现出对白居易的主动接受,其中既有继承前贤和师长的成分,以及时代因素的熏陶,更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因此,既有偶然性,更有必然性。同时,就徐州这一南北兼具的特定的文化地理空间而言,苏之于白的学习,既有转折性和阶段性,也有整体性和一贯性,所以,堪称苏轼慕白效白道路上的重要分水岭。在白居易的时代,苏轼笔下徐州著名的云龙山还是石佛山,是苏轼的命名,塑造了云龙山在今日徐州的文化地理符号的地位。与此同理,苏轼如何回应和改造白居易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既透露着唐贤白居易作用于宋代大文豪苏轼人生与文艺思想的痕迹,同时也在重新塑造着宋代文坛视野下的白居易形象。在这个新的形象的定型过程中,醉吟诗风以及其独特的个性风范,已经超越其文本,化为苏轼生命诗学的有机营养成分。明代状元唐文献《跋东坡禅喜集后》谓:
唐有香山,宋有子瞻,其风流往往相类……香山云:“外以儒行修其身,内以释教汰其心,旁以琴酒山水诗歌乐其志。”则分明一眉山之老人而已。[28]
在这个意义上,苏轼眼中的前贤白乐天,不仅是其诗文创作学习效仿的重要对象,也是他为人处世的榜样之一。苏之于白,由钦慕、效仿,以致后来逐渐并称,堪称两位伟大文人之间的跨代对话。正是在徐州期间,苏轼钦慕和学习白居易的倾向得以奠基。从“乐天知命我无忧”,可见白居易诗歌对徐州太守苏轼的影响痕迹。从“我是朱陈旧使君”,可见苏轼对白居易致敬的别样形式,从“燕子楼空三百秋”,可见苏轼已经将对前贤白居易的理解,与自身、眼下和未来无痕而有机地衔接起来。因此,自称“出处依稀似乐天”的苏轼,不愧是白居易接受史上典型和优秀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