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人伦视野下新时代中国教师文化特质的思考
2022-01-01李如海
◎李如海
教育实践中,教师始终扮演着风向标的角色,影响、感召着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在教师自身发展的进程中,教师过往的经历,尤其是受教育经历,始终框定着当下的认知。正如“我们好像永远是生活在我们知识的一个视野里”一样,如果不试图打破我们的知识视野,我们永远就会被“一个知识而产生的存在意识的枷锁”所锁闭。[1]现实中,部分教师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开始,便习惯于被曾经获得的知识产生的存在意识的枷锁所锁闭,不愿意反思教育生活、品读经典典籍,只愿混迹于世俗的流行意见之中,致使自身进入曲解者的队列。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伦思想,从人伦视野审视发现,由于新时代中国教师缺少传统文化中的人伦特质而成为以“分数为名”的曲解者。如果教师能够认真反思教育生活、回归经典典籍之中,细细地品读与回味,就能熏习人伦之贵的“贵者”气质,成为一名具有新时代中国教师文化特质的“觉醒者”。
一、“曲解者”中的中国教师
(一)曲解高考就是曲解孩子
重新审视关于高考的世俗流行意见发现,普通大众将高考曲解为考“考卷知识(卷面分数)”,考卷知识以外的一切,都是可有可无的。其导致的恶果为:曲解高考就是曲解孩子,致使孩子始终处于半封闭的状态,限制孩子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其主要外在表现为:首先,家长和教师几乎抽干了中小学生所有生命闲暇时间,学生只能学习学科教材和复习资料,兴趣、爱好、性情、德性等自身修养则被忽视。其次,家长和老师剥夺了学生品读课外书的权力,课外书被定义为“闲书”。再者,学生交友的权力也被家长和教师剥夺,学生始终处于人际交往的半真空。最后,父母一般辅导不了学生的作业,也无力指导学业,更不能理性地规划学生未来的人生。令人遗憾的是,孩子就这样在被曲解中被动地加入高考的行列,失去了选择“自由”的权力。
(二)曲解高考就是曲解教育
校园的生活理应是温情的。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青年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诚挚的一腔教育热忱、未经受挫折的青春激情和勇气、近乎用不完的精力,以及最新的学科专业理论与知识,还有那敏捷的思维和先进的教学技能,致使他们想尽快地在新舞台上展现自身的能力和手段。很难、不愿、甚至未曾考虑过在“温情”中与学生一起享受教育教学的幸福生活,静静地守护“花儿”慢慢地自然绽放。青春的躁动,骨子里的卷面分数观念,迫切收获的心情,致使他们忽视了还没来得及焐热的新时代教育思想,就将全部的身心投入到学生卷面分数的提高上。同时,由于不知者无畏的精神、激情、勇气、精力和被“专业”的知识和理论武装过的头脑,催生出强大的自信,自信自己在短期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卷面分数。但却始终未弄明白“老师的真正蕴意——指导学生的人生。
卷面分数只是学生人生的一个侧面,一个成功的教师依赖更多的是人生智慧、文化底蕴和教育心境,而不仅仅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是未经打磨的心性是永远不会相信这些,他们的心灵的双眼已被眼前所呈现的表象所遮蔽,看不到教育、看不到学生。在教学与卷面分数对等的曲解下,去选择和相信一条更为便捷之路。
诚然,教育没有便捷之路。过于自信和过多地关注一个侧面,致使一个人难以静下心来沉思过去,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在他正经历某一经验时反思这一生活经验,对生活经验的反思总是回想,它是对过去的或已经历过的经验的思考,[2]没有及时地对已经历过的生活或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是难以对经验“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这种改组和改造,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3]这种经验的意义和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既是一个人生长的理想,也是作为一名教育者不可或缺的素养,同时也是为教师们的能够融入到温情的校园,与学生一起享受教育生活,免于因急功近利致使教育生活陷于无序竞争之中的保证之一。令人惋惜的是,昂首在“便捷之路”上的曲解者,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仍大有人在。
二、“曲解人伦”的中国教师
(一)人伦之贵:“双向互惠”中的人情味
中国社会是一个人伦社会,人伦观念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家国一体——伦理政治——人情主义,是中国伦理的概念系统与文化原理”[4]。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文化之中探寻一个代表性的特质,人伦便当仁不让。人伦最简单的理解便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其中主要包含有性别和角色之辨。如人有五伦,即君臣(忠)、父子(孝)、夫妇(顺)、兄弟(悌)、朋友(善)。在这五伦之中,除朋友(善)一伦之外,其余四伦中都有明显的角色(或等级)之别,即人生而就有其固定的角色,臣要“忠”君、子要“孝”父母、妇要“顺”夫、弟要“悌”兄。如此表述,看似是单向的忠孝顺悌,实则君、父、夫、兄也要相应地对臣、子、妇、弟负责,那么,这就不再是一种单向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惠关系。这种双向互惠关系要求人的一生都要扮演好自身被赋予的角色,便可称为良善之人,即“‘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孟子·离娄上》)。能尽量实行人伦之道,就是圣人”。[5]当人人都为“圣人”,社会便处于有序状态中。诚然,此五伦是对人生而为人的最基本要求,这成就了中华礼仪之邦之美誉,创造了中华之灿烂文明。
(二)人伦曲解:“分数为名”的曲解者
教师和普通大众借用“分数”为名,曲解中国传统人伦之概念,使其意义发生异化——君为臣、父为子、夫为妇、兄为弟、友为友,形成一种单向线性关系。致使原有的人伦概念增加了诸多功利的因素,从而缺失了人情味道。忠孝顺悌善原本人情之体现,用以维护社会的有序,而有序为伦理最根本的原则之一。虽然忠孝顺悌善并非尽善尽美的伦理原则,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证明了此伦理原则的优越性。一旦打破此伦理原则,社会将陷入无序之中,小到争斗而家破人亡,大到战争而改朝换代。
在以“分数”的幌子下,学生被看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对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在这些教师的眼中,教师与学生是单向线性关系,而不是双向互惠关系。这违背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伦关系的双向互惠原则,同时也将人情味剔除在人际(师生)关系之外,真正成为了以“分数”为名曲解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伦关系的“曲解者”。
三、“伦理觉醒”的中国教师
(一)人伦之源:“作者言说”中的善
受卷面分数思维的误导,教师和普通大众忽视了自身文化修养,只把书理解为书,读书理解为读“死书”。诚然,书不仅是书,而是一种来自于不同时代、不同场景中的人的思想言说。品读一本书,犹如走进作者生活的时代、生活的现场,走近作者的身旁,聆听作者的言说。虽然作者已听不到我们在说什么,但我们可以用笔与墨刻下我们心中的所思所想,与作者对话。换言之,读书就是与作者交朋友。也只有把书作为自己的朋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借用传统人伦之中朋友一伦,品读作者言说中的“善”,会使曲解者回归到正解之路上来。
(二)人伦回归:“伦理社会”中的贵者
社会的有序的最根本基础之一是生活于其中之人的良善,即不仅每个人都要有人情味,人与人之间也要有人情味。换言之,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就是伦理的最基本原则。伦理是讲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讲就是我、你、他之间的关系。我与你是一种直接建立的关系;我与他是通过你来搭建起的一种间接关系;你与他对我而言是一种介于直接和间接之间的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之中,你是处于位置的中心,而不是我、也不是他。是你,建立了我与你的关系;是你搭建了我与他的关系,也是你,使我窥探到或走进了你与他的关系。当我来到这个世界(或者说是你把我带来到这个世界),首先是走进了(融入到)你的世界,是你带我认识了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中的他。对于我来讲,不仅是以我的身份在场,而是身边总伴有你和你身后的他。因此,我之所以是我,是因为有你、还有你身后的他。否认你的存在,即否认了他的存在,同时也否认了我自身的存在。
利益和功利的追逐一般来讲是因我而存在。如果我的眼中你就是我全部的世界,利益和功利的追逐就不再是为我,而是为你,为你追逐利益和功利对我来讲既是良心也是义务的使然,诚如梁漱溟所言:“伦理社会所贵者,一言以蔽之曰:尊重对方。何谓好父亲,常以儿子为重的,就是好父亲。何谓好儿子? 常以父亲为重的,就是好儿子。”[6]如果用西方的观点来做个对比,即柏拉图笔下的正义,正义的主要内涵始终是维护服务对象的利益。[7]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唯有学生成为教师眼中的全部世界,懂得教师与学生的“人伦”原则之贵,始终维护服务对象即学生的利益,才是一名新时代中国教师理应具有的最大德性,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在新时代中国教师身上最大地显现。
(三)人伦觉醒:“回首-品读-沉思”的伦理觉醒者
新冠疫情,迫使很多奔波者暂缓了脚步;静默管理,强使生命瞬间被局限于一个狭小的空间。原本属于的“自由”被褫夺了,“无序”的竞争似乎也消失了。闭环与静默管理模式的交替之下,家庭琐事引发的口角似乎也激不起任何兴趣了。百无聊赖致使每个人试图寻找着新的身份、新的角色。观影者们从影视中搜寻着快乐;读者们从为数不多的书本中品味着酸甜;贪食者们翻出珍藏已久的食谱……教师们再也不用披星戴月,只是安逸地躺在床上——充能,也偶有几个回首者,品读着经典,反思着过去,沉思着未来。在回首、品读、反思、沉思之中,才猛然觉悟到人伦(或人情)之贵的可贵胜于所有世俗的利益和功利。来自学生的一条短信、一句问候,一把青菜、几个土豆等,常常使老师们在狭小的“水泥盒”中欣喜若狂。疫情无情人有情,让人情味洋溢于师生之间,四溢于你、我、他(她)之间。
新时代中国的教师们理应回归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典籍的品读之中,回首反思、沉思探寻自身的文化特质,成为一名真正的“回首-品读-沉思”的伦理觉醒者。中国传统“人伦”观念中具有人情味的双向互惠的“贵者”之气质,理应成为新时代教师们的文化特质之一。这是回首过往的结果,也是品读经典典籍的结果,更是对未来沉思的结果。
在党的二十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为新时代的中国教师,如果不能对自身文化特质是什么进行深入的思考,必然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和中国社会对教师的期待渐行渐远。诚然,对于新时代中国教师文化特质的思考,绝不仅限于类似“人伦”的一个点上,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抓取经典典籍中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对教师自身进行观照。
教育实践好比开弓的箭,没有复验可言。在探寻新时代中国教师文化特质的路上,方向已明,弓已开,能否命中靶心,切中肯綮的必是自身从经典典籍中汲取并积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