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教育随想
2022-01-01刘华杰
◎刘华杰
前段时间,我网购了一盆发财树,树有三茎,结实粗壮。遗憾的是,运输过程中,一根细枝几乎折断。收到时残枝耷拉,残叶垂悬,一副奄奄一息、时日无多的样子。我有些心疼,估摸着再过一两日,这根枝叶便将渐渐发黄、凋零、死去。
带着这样的遗憾,此后我每隔三五天就给它浇一次水。几天后,残枝上最大的一片叶子由翠绿渐成枯黄,看来没几天活头了。我依照原先的节奏给它浇水,偶尔让它晒晒太阳。
又过了一周多,那片半绿半黄的残叶并没有如预想般死去,枯黄的范围也没有明显扩大,原本了无生气的枝叶不再是低头的姿态。这时我才赫然发现残枝的“腰杆”已经倾斜向上,原来它又活过来了!
我好奇地审视残枝的伤处,见其“伤口”处已经结痂,并长出了木色的疙瘩。
这顽强的小生命激起了我的遐想。我不知道它是否感受过绝望和命运的不公,是否曾充满对意外遭遇的怨艾……但我可以体会到,这小小枝叶的伤痛和对生命的不舍。
我可以想象得到,这一条接近凋零的枝叶,如何凭靠仅有的几丝粘连的纤维丝,竭力吸吮水分和养料,不放弃一丝一毫活下去的机会。
幸运的是,它终于挺过来了,重又恢复生气和活力。生命之神没有辜负它执着的求生意志。
这死而复生的过程,令人惊异,又似乎平常。生命常常是坚韧的。为了奔向大海、获得新生,生命的河流可以不惧飞沙走石、风霜雪雨。但在“坚韧”的背后,河流要独自承受山高路远、蜿蜒曲折,甚至干涸断流。
我想起那些正在生长的孩子们,他们也是坚韧的。面对同伴的竞争、学业的重担、老师家长的唠叨,他们更多时候只是选择了不声不响,默默承受难言之苦。他们何尝不期盼有人点燃他们向上的渴望,何尝不期待有人帮助他们抚平成长的伤痕。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的希望来自生命自身,也来自教育者。作为教育者,我们或许无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长成理想的模样,正如我们无法预知那根枝叶究竟有无“翻生”的可能。但我们至少可以去尝试探知孩子们发出的生命信号,以敬畏心和同理心,感受他们迷茫苦痛时的生命需求,尊重他们或疾或徐的生命节奏,欣赏他们沉静倔强的生命力量,等待他们散发生命绽放时的馨香。
发财树静静生长,新叶长出,旧叶凋落……